万顷稻花香殷殷支农情——五常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创新理念服务三农纪实
向百姓普及金融知识
高元林理事长(左)到八家子乡家庭农场调研
大堂经理为客户提供引导服务
美丽的张广才岭脚下、牤牛河畔的鱼米之乡五常市,素有“中国优质稻米之乡”的美誉。近年来,五常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一直秉承“面向三农、面向小微、面向社区”的市场定位,积极践行“普惠金融”理念,在三农市场精耕细作,服务最基层,普惠最广大群众,大力推动资金、渠道和服务广覆盖,深耕万顷沃野,一路挥汗如雨,成为稻乡名副其实的“农村金融主力军”,在经济新常态下扮好让“农业更强、农民更富、农村更美”这幅美丽画卷的坚强助力角色。
“稻时贷”四季“及时雨”稻花香里话丰年
作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五常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为了助推五常优势产业的发展,及时推出了“稻时贷”信贷产品,专为水稻生产量身定做。它以服务稻米产业为根本,贷款方式除传统担保方式外,还推出土地经营权抵押、农民互保、担保公司保证、小企业联保贷款和公司+农户等10余种授信方式,门槛低、手续简便快捷、总体利率水平较其它贷款品种降低1-2个百分点。
“稻时贷”推广以来,以其贴近市场需求和经济发展等特点,受到当地政府、广大农民和企业的一致好评和欢迎。信用社“稻时贷”贷出五常稻花香的美誉,有力地促进了“五常大米”为代表的五常市稻米产业发展,“长粒香”系列米业品牌目前已跨出国门,走向中亚市场。信用社“稻时贷”支持的知名米业加工厂、肥厂20余家,生产总值超过50亿元。
全辖信用社累计授信“稻时贷”10万笔,授信总额80亿元,实际用信7.6万笔,累放金额达到50亿元,支持水稻耕地面积180万亩,占五常市水稻总耕地面积的85.7%。有“稻时贷”做后盾,五常市连续3年实施“扩稻工程”,水稻面积大幅增加,2015年水稻种植面积达210.8万亩,总产达到近27亿斤,产值55亿元。
在购买生产资料大军中,五常农民不仅采购传统的尿素等肥料,采购单上又多了两样——混合肥和复合肥,而且购买数量不少。在距五常县城6公里的信用社扶持的黑龙江富沃佳肥业有限公司,厂长王文革介绍说,“无论是旱田或是水田,长期无限度地使用化肥提高产量会导致土地板结,而且影响农产品质量。近两年,农民们逐渐开始使用混合肥或复合肥,前两年我的化肥厂年平均销售额也就在万八吨左右,去年生产2万吨还供不应求,这说明农民对赖以生计的土地开始重视了。今年从初七到十五,有百十户农民在五常信用社领到贷款后,到我厂买肥,几天时间就卖出1800多吨,现在一天生产150吨混合肥都不够卖,我们的工人得加班加点,今年销售形势好啊。是信用社的‘稻时贷’让我的肥厂生意兴隆,愿我厂的‘富沃佳’混合肥让五常的土地更肥沃、大米更飘香。”
普惠金融 精耕三农市场服务好最广大农户
“十二五”期间,五常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通过政策、产品,服务“支农支小”,全力实施省联社以“十领域、百千万工程”为代表的信贷支农项目要求,推动资源向“三农”倾斜,累计投放传统农业、生态农业、设施农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龙头企业、小微企业、土地经营权抵押、农村消费和农民进城务工创业定居等项目贷款180亿元,助推现代农业政策配套、“两大平原”项目落地,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产增效和农民增收。
“十二五”时期,是五常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发展最快、面貌变化最大、干部职工得实惠最多的五年。五年来,在省、市联社的正确领导下,各级班子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奋发有为、开拓进取,经营发展取得重大成就。
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存款、贷款、利润等经营性指标实现翻番,资产总额、贷款余额、存款余额、利润水平2010年末分别为19.8亿元、12.1亿元、17亿元、4985万元,到2015年末分别为52.3亿元、28.5亿元、45.1亿元、10125万元,实现了翻倍增长。各项贷款余额中涉农贷款达到19.3亿元,实现占比最高、增幅力度最大,实现了历史跨越。综合实力在哈辖、省排位分列上游。
发展基础更加坚实。“十二五”时期,五常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一直保持各项经营指标大踏步增长的迅猛势头,等级社评定自2012年提升至一级社后,始终稳定保持等级联社一级标准,令人鼓舞,振奋人心。经过全辖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五常联社领导班子2014年、2015年连续两年被评为一级班子,受到省联社的高度肯定。
经营环境明显改善。“十二五”时期,五常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按照省联社网点形象视觉工程的指引,对辖内所有网点进行了升级改造,配齐了适应现代金融发展的硬件设施,改造网点,增设24小时网点机构,为客户提供了优质的服务环境,使信用社的阳光形象更加深入人心。全辖共发行银行卡24.1万张,卡内存款余额11.18亿元,去年新增鹤卡4.39万张,较年初增加存款2.2亿元。
各项贷款稳步增长,领域不断拓宽。到2015年末,各项贷款规模近30亿元,支持现代化大农业领域贷款持续增长,去年发放各类合作社贷款余额2.8亿元,米业加工类贷款余额1.3亿元,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1.5亿元,互保+抵押贷款余额1.5亿元。极大满足了各类客户群体的信贷资金需求,有力地支持了地方经济发展,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真正成为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五常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全辖干部职工敢于担当、忘我工作,在岗位上付出了艰辛和汗水,在压力中重负并肩前行,在田间地头不辞辛苦艰难跋涉。五常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十二五”完美收官,经营管理再上新台阶,社会地位大幅提升,社会认知度、美誉度明显加强,打牢了转型发展的坚实基础。
转型新跨越 城乡统筹助发展农民进城变市民
正月,乍暖还寒。五常市八家子乡岳家村村民马英吉在县城未完全竣工二楼后院的老屋招待老屯的亲戚,亲戚们对即将建成的新居很是羡慕。
马英吉是头脑活泛的农民,从最早的5000元开始,至今他已累计获贷款600多万元,这些从小额到大额的贷款见证了一个普通农民从干木匠活、打零工,到从事粮食经营的打拼历程。2010年,他盖了300多平方米的平房在县城定居了。2015年,建筑材料降价,他又建了800多平方米的楼房,准备今年加入餐饮行业。谈起这事他一脸兴奋,给乡下人做城里菜,感受城里人品位,让城里人吃粗粮,体验农村生活,生意肯定能红火。
鼓励农民进城创业定居是政府城乡发展的破题之举。如何促使更多农民进城务工创业定居,尽快实现农民向市民转变,减少农民,富裕农民,进而推动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需要社会各方面的重视和支持。
五常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理事长高元林说,五常市有百万人口,三分之二是农民,全市近30亿元的贷款规模,每年支持农民进城创业贷款不少于2亿元。但以往农民外出务工,在行业信贷管理上属于“户在人不在”,基层单位在支持时苦于外出务工人员流动性大,风险难于掌控,对此类贷款投放慎之又慎,使不少有进城创业意愿的农民因没有及时得到贷款扶持,失去了一定的发展机会。在谋划“十三五”工作中,五常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已经把支持农民进城务工创业定居作为信贷支持的又一重点,计划2016年投放农民创业贷款3亿元,力争“十三五”末达到10亿元。真正俯下身子把农民的需求作为金融支持的前提,切实把这个贷款项目推广开来,助力城乡统筹发展,让农民生活得更充实、更富裕。
展望“十三五”,高元林理事长坚定而自信地说,五常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将打好“三年发展规划”的决胜之战,组建农商行,敢于担当,奋发作为,以全新的状态、崭新的面貌进入“十三五”。奋力实现三个目标:一个是实现转型发展,2016年改制农商行,强筋壮骨;一个是夯实现代金融基础,主营业务要有长足进步;另一个是坚持创新发展,服务现代农业要做强。下一个五年计划力争实现存款、贷款、利润翻一番,即存款达90亿元,力争超百亿;贷款达到70亿元;盈利能力达到2亿元,达到现代化金融机构标准。
2016年,五常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将大力优化网点布局、延伸服务触角,提升存款增量和质量。优化网点布局,打亮环境服务品牌。根据哈尔滨“网点优化三年规划”要求,力争与组建农商行同步,以崭新的姿态向社会予以展示,努力实现营业网点由“被动交易型”向“服务营销型”转变;延伸服务领域,打造社区银行。计划在山河屯林业局开辟林区市场,服务森工;在牛家设立工业园开办业务,有计划地调整信贷结构,服务中小企业;积极拓展城区金融业务,在市区中打造社区银行,服务民生,抢占社区金融市场服务盲区。
调整优化信贷结构,优先支持现代农业发展,做大做强信贷规模。坚持服务“三农”宗旨,在支持传统农业满足农业生产资金需求的前提下,深入推进“十领域、百千万工程”,引导信贷资金向更有利于推动现代化大农业发展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倾斜,扩大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支持覆盖面,全力支持五常市现代农业发展,助推“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
推进金融产品创新,积极搭建信息服务平台。实施品牌战略,加快现代金融服务建设,满足日益增长的金融服务需求。在探索新的贷款空间、新的贷款方式、培育新的客户群体方面做有益的尝试,叫响农信社品牌,创造信贷服务广覆盖、多领域、遍地开花的新局面。 石彦林 王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