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鲜花”中的形式和无奈
新华网黑龙江频道9月10日电(记者 程子龙 )今年9月10日,是我国第30个教师节。每逢这个节日,人们都用各种方式表达对教师的尊敬和爱戴。但教师节里一些形式主义和不正之风不仅让这个纯洁可亲的节日褪了色,也浸染了学生们本该纯净的心灵。
在哈尔滨市,虽然少见了以往节日的送钱和礼品券行为,但教师节给老师送花风潮却越刮越猛。送一枝小花表达对老师的喜欢和爱戴本无可厚非,但“多送花、送贵花”以及由此衍生出的送花攀比行为,着实让“尊师”一词变了味。
10日一大早,哈尔滨市松北区某小学门口,就有不少小学生拿着一捧捧鲜花进入校园,不少花束比书包还大。这些花价钱不匪,少的30元一束,多的要80元一束。校门口排满了卖花的商家,这些商家不卖单枝的,只卖一束。记者问能否买个单枝的,一商家说“人家都送老师一大捆,你送一枝,老师能瞧得起你么?”在这家小学旁的一个文具商店里,早7点时鲜花就被抢购一空。在香坊区一家重点小学门口,几个卖花的商家将花篮、花束成片铺开。记者寻价,多为四五十元一束,不少学生家长纷纷掏钱购买。还有不少家长在送孩子上学的路上就捧着花束或提着花篮。
谈起送花原因,一位小学生给出的答案是:“不送花怕让老师觉得不听话。”而一位家长则表示:“别的家长都送,我不送,孩子不吃亏么?”面对大捆大捆的鲜花,教师也表现出无奈,不收吧,怕伤了孩子自尊心,收了吧,又觉得没地方放,重要的是不能让家长多花钱。
送不送花,收不收花,家长纠结,教师也纠结。最可怕的是,学生心理也纠结。
学生的心灵是一块白纸,不应该承受那些形式主义和人情浪费等内容的肆意涂抹,也不应该成为商家用不当噱头来营销赚钱的目标。攀比送花等不良风气带来的损害,不仅仅是家长经济上的负担,最严重的后果,恐怕会毁了孩子的“三观”,那才是真正的“学生劫”。
教师值得尊敬。教师节里,学生除了用送一枝小花来表达敬意之外,还有很多种方式。唱一首歌,在黑板上画一个笑脸,写一句“老师我们爱您”,甚或上课时齐齐刷刷地喊一声“老师您辛苦了!”都会让老师感受到欣慰与感动。最关键的,还是要用平常的认真听课、努力学习来表达对教师劳动的尊敬。
教师节,该带给孩子们积极向上的精神与动力。在这方面,学校、家庭、社会都有责任。(完)(编辑:李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