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们沐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阳光——黑龙江省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纪实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是人民群众的期盼,新时期教育的追求,各级政府的历史责任。近年来,以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北大荒精神等闻名于世,以吃苦耐劳、敢于战天斗地、顾全大局、乐于奉献作为性格本色的龙江人,在探求和追寻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路上,付出了艰辛努力,且从未停歇奋进的脚步。
黑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义务教育,黑龙江省早在2007年便通过了国家“两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验收,全面完成了“普九”攻坚任务,义务教育普及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适龄儿童、少年“有学上”的问题基本解决,“上好学”成为主要矛盾,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就是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此后,黑龙江省义务教育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2008年,省政府印发了《关于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的意见》,决定在全省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2011年,省政府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省发改委、省教育厅等五部门联合印发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的总体规划;当年7月11日,省政府与教育部签署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并于当年召开了大兴安岭现场会,与市(地)政府签署了责任书,明确了进一步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和政策措施,确定了全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时间表和路线图,即到2020年全省100%的学校实现标准化,144个县级单位全部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验收,届时,县域内每一所学校都符合国家办学标准,学校之间资源配置方面的差距明显缩小,每个学生都能享受有质量的义务教育。这是黑龙江省义务教育发展中的一件大事,也是省政府向3800万龙江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
迎难而上强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作为经济欠发达的边疆省份,黑龙江省义务教育城乡、区域、学校间不均衡现象依然存在,均衡发展进展暂时相对缓慢。截至2015年底,全省有14个县(区)完成了基本均衡县建设任务,距离2011年省政府与教育部签订备忘录规划目标尚有差距。面对严峻挑战,省委、省政府要求各地重新调整目标,强化政府责任,全面统筹、全力推进、全程督办,最终用成果说话,在工作落实上见成效,不折不扣完成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标任务。
——高规格推进。2015年10月20日,省政府主要领导专门听取了全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汇报,并作出重要指示。10月28日、29日,省政府分管教育副省长约谈了各地(市)政府分管教育领导和教育局长,提出了工作要求和完成时限。11月24日,省政府主要领导主持召开省政府第84次专题会议(专题研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从深刻认识本质要求、不折不扣完成目标任务等方面,全面部署落实此项工作。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调整推进时间表,并从省级层面加快建立相关考核、督查、奖补和问责机制,其中,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纳入省委对市(地)经济社会发展指标考核,2016年省级财政拿出至少2亿元,按照以奖代补、精准有效的原则,对完成任务的县区给予一定奖励,同时,将农村教师“特岗计划”重点用于2016年有均衡发展建设、验收任务的县(市)。
——强力度督办。2015年12月2日,省政府督办检查室印发了省政府第84次专题会议确立事项的督查通知,明确了各级政府的目标任务和主体责任,要求教育部门加强工作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检查、及时报告情况。2016年3月21日,省政府教育督导委、省教育厅印发了《关于建立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督查通报制度及网络台账的通知》,3月至4月,省政府分管副省长率领省教育厅、文化厅等主要负责同志,先后深入齐齐哈尔市、牡丹江市、佳木斯市、绥化市,共涉及61个县市,分片召开了部分县市文教卫生食品药品监管等有关工作推进座谈会,与各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面对面“对标”、“对表”。方正县县长杨爱国说:“座谈会前,总觉得我们县在义务教育等方面工作做的还不错,通过今天的座谈会,我实实在在地感到我们工作还有很大的差距,清楚地看到了不足。对以往认识含糊、不到位的问题我们要立即纠正,做到面对矛盾不回避,一个一个梳理;解决问题不拖延,按时间节点完成任务;攻坚克难不退缩,千方百计加以克服;保障有力求必胜,确保人财物保障到位。总之,坚决完成好以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重点的各方面指标和任务”。
——全过程指导。按照省政府的安排部署,2016年1月中旬,省教育厅组织召开了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暨培训工作(视频)会议;3月初,省教育厅组成七个检查组,由厅领导带队深入各地重点就均衡发展推进等情况进行了专项督导检查和指导。3月25日,组织召开了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网络台账专题培训会议,启动黑龙江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网络台账系统(1.0版本)并于3月28日上线运行,通过电子台账系统全面监控全省各地中小学差异系数、“小规模学校”、大班额等多个影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核心指标,从而发现问题、监督整改,用大数据手段精准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以此为标志,黑龙江省以网络台账为载体的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查通报制度正式建立运行,前期编发了三期《情况通报》已印发各地政府及相关部门。新华社、光明日报等十余家媒体对黑龙江省经验进行了宣传报道。
与此同时,各地市政府普遍行动迅速,切实把均衡发展作为当前最重要的政治任务,在工作落实上呈现出可喜变化。哈尔滨市、齐齐哈尔市、佳木斯市、七台河市、大兴安岭行署等政府主要领导亲自主持召开常务会议、市长办公会议或联席会议,专门听取有关情况汇报;牡丹江市、鸡西市等地成立了以政府市长任组长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各地还普遍制发了工作方案,并将此项工作列为市政府重点督办事项。齐齐哈尔市将均衡发展作为“天字号”工程,列为全市20件民生实事的首位,举全市之力大力实施“六大”工程,将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纳入《2016年度县(市)区目标考核评价办法》,列为扣分项目,对县委、政府年度工作进行目标考核。哈尔滨市政府召开了专题会议,2016年拟在完成4个既定目标基础上,提速呼兰区、通河县、宾县、方正县、五常市等均衡发展进程。大庆市主管领导分区包片,对口指导督促各县区,进一步加大对县区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各学校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督查力度。黑河市政府派出若干调研组,对照关键指标逐一核查,掌握基本情况,有针对性地重点推进;绥化市教育局组织召开了各县(市、区)教育局长会议,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进行再部署、再要求,市政府副市长带队到北林区、庆安县、安达市进行专项调研、督导;鹤岗市重点强化政府主体责任,一县一策明确重点任务,形成了调研报告。佳木斯市、双鸭山市、伊春市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标准逐条列出清单,落实到市直各部门、各级政府,明确责任领导、责任单位及相应职责,拿出最严厉的措施完成均衡发展的各项指标任务。省森工总局、农垦总局等全面开展督导检查,梳理存在问题,加强过程管理和指导。鸡西市8个县(市)区召开了不同层面的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推进会、培训会,集中开展了标准化学校建设“回头看”活动。截止目前,各地已完成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市级复评工作。6月14日,省政府教育督导委和省教育厅召开了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暨评估验收工作部署会议,专题部署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和“迎国检”准备工作。如今,在“迎国检”各县区中,不管你走进城镇学校,还是农村学校,一座座漂亮的教学楼、优美整洁的校园、快乐学习成长的师生们,都成为龙江教育一道亮丽的风景。
精准施策打好教育公平的“组合拳”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共享发展理念,而教育的共享发展,要解决的其实就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问题。必须着力健全教育公平保障体系,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必须遵循的原则和最终实现的目标,打好教育公平的“组合拳”,努力让龙江学子享受更好更平等的教育。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归根结底是质量的相对均衡。而学校的差距主要是教育质量的差距。均衡发展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深化改革,全面提高每所学校综合办学水平。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为主线,以德育队伍建设为关键,以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目标,充分发挥学校主阵地、主课堂、主渠道的作用,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这一关键,突出“全过程”的要求,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育人机制,加强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突出课程育人、环境育人、实践育人和管理育人功能,切实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学生健康发展提供了优良环境。构建起学校、家庭与社会相结合的育人网络与体系。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全面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严格落实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政策,开齐、开全、开满国家课程,组织实施黑龙江省的《技术》、《生命教育》和《黑龙江人文与社会》地方课程以及适合学生发展需求的丰富多样的系列校本课程,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5〕71号)和《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6〕27号),推进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深入推进考试评价改革,发挥其对教育教学的导向作用,降低中考难度,有效减轻学生负担。继续推进优质普通高中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加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在高中录取中的权重,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创造了宽松环境。鸡西、黑河、七台河等地已实现了100%全配额,全省中考配额平均比例已接近70%。
——切实规范办学行为。巩固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成果,推动各地合理划片、有序入学、阳光招生,加大办学行为的规范查处力度,有效缓解家长们的“择校”焦虑。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规范普通中小学办学行为若干意见》,集中整治教师违规有偿补课行为,让教育回归本源。
——关注弱势群体全覆盖。建立了留守儿童入学保障机制,入学率达到100%。全省城镇1132所初中和小学,共计接收15.25万名随迁子女就学,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和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政策全面落实,就学率达到100%。营养改善计划实施范围扩至20个贫困县全部义务教育学生。中小学宽带接入率达81%,多媒体教室占比达76%,40%的中小学实现全部班级应用数字资源开展课堂教学。各级财政共投入资助资金75亿元,资助学生近1200万人,兑现了“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困失学的承诺”。
问题导向解决制约“均衡”的突出问题
——补齐义务教育短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首先是硬件的均衡,而硬件,重要的又是投入。近年来,黑龙江省累计投入37.3亿元改善农村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开工建设校舍193万平方米,且已完工160万平方米,覆盖学校2155所,建成标准化学校2788所,城乡、区域、校际的差距逐步缩小。各地、各县区全面落实“以县为主”管理体制,不等不靠,加大“三个增长”等专项经费投入。如齐齐哈尔市建华区2016年累计投入4500万元,用于补充教学仪器设备、校园地面硬化和运动场馆维修、教育信息化“两平台”等硬件建设;龙沙区及时补齐3500万元“三个增长”资金缺口,对部分学校、操场进行维修改造及计算机等相关教育设备采购。大庆市2016年为理顺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化解县域均衡发展的“瓶颈”问题,撤销了油田教育中心和石化教育中心两个机构,所属义务教育学校按照属地原则划归相应区政府管理,同时研究专项奖补资金,为均衡发展提供了体制保障和资金支持。
——优化教师队伍。均衡发展的关键是教师队伍,“择校”实际上就是择老师,老百姓最看重的就是教师的配备。2015年12月,省政府正式出台了《黑龙江省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实施办法》,今后五年省级层面每年安排不少于1000名编制用于“特岗计划”,作为农村教师队伍补充的主渠道,重点解决专业教师不足等问题。同时,坚持“补充新鲜血液”与教师培养培训相结合,提高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比例,引导县域优秀校长和骨干教师向农村和薄弱学校流动,提高农村和薄弱学校教育和管理水平;“国培”和“省培”计划实施也重点向乡村教师倾斜,通过顶岗置换、网络研修、送教下乡、专家指导、校本研修等培训研修方式,力争用5年时间完成新一轮全省乡村教师校长360学时的培训。如:佳木斯市启动实施了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在全市范围内推行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县管校聘”管理制度;哈尔滨市香坊区实施的“名校引领集团化办学”战略,在“名校+新校”、“名校+民校”、“名校+弱校”、“名校+村小”等基础上,积极探索“教育联盟”式运作机制、“名校托管”式运作机制、优质资源再生发展机制等新模式。目前,已组建8个教育集团,使名校引领集团化办学覆盖全区100%的农村及薄弱学校,初步形成了城乡间、校际间的优质均衡发展的格局。
——缓解大班额问题。省政府明确要求,各地要通过新建、扩建校区、校舍,充分利用高中和非热点校闲置校舍,以及学生合理分流、电子学籍系统严控班额等方式,首先消除66人以上的超大班额。积极推广学区制管理、学校联盟等管理模式改革,推进“互联网+教育”加快建设和实施“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三通工程”,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范围。如,佳木斯市前进区扩建十二小学操场11000平方米、教学楼9060平方米,由六小托管,六小新建实验楼3500平方米;齐齐哈尔市克东县在县城通过新建小学、扩建校舍等方式,缓解大校型,解决大班额问题。
风来潮起,自当扬帆破浪;任重道远,更需策马加鞭。深化改革、促进公平、提高质量,让改革的成果真正能够被人民群众分享,让每个孩子沐浴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阳光下,是3800万龙江人民的心声。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教育规划纲要的指引下,不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路上,我们一定会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取得更加令世人瞩目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