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水“县长热线”架起“连心桥”

17.06.2014  12:00

  有急难事儿拨打“县长热线”,已经成为明水百姓家喻户晓的事情。

    “您好,我会立即把您反映的问题做记录,尽快帮助您联系解决。”6月6日上午,当记者走进“县长热线”管理办公室,接线员正在受理百姓来电诉求。

    “县长热线”管理办公室督办秘书滕岩向记者介绍:开通“县长热线”,是明水县委、县政府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加快便民服务体系建设,畅通民意表达渠道,让群众真正享受到方便快捷、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切实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务实之举。

    6212345 ——“县长热线”于3月6日正式开通,其整合各类涉民服务电话,集中受理群众咨询、求助、建议、投诉等事项,为百姓维权提供平台。截至6月3日,“县长热线”管理办公室共受理来电453件,在规定的时限内办结413件。对于受客观条件限制,在短期内不能解决的,创造条件逐步解决15件。确因现行法律、法规和政策不许可或受其他条件限制,目前不能解决的,实事求是向群众解释原因3件。还有22件正在办理中,办结率95%。

    今年2月,明水县委、县政府按照教育实践活动的总体要求,超前谋划,把百姓身边切实急需解决的问题作为工作重点扎实推进。2月10日,县委、县政府下发第二轮万余张问政、问需、问计调查表。此次万人大问卷,涉及人口3万多人,并将有代表性的意见或建议进行了分类和归纳。

    “就是在这次大问卷活动后,县政府根据此次调查结果,本着转作风、提效率、惠民生的原则,决定开通‘县长热线’,使之成为了解社情民意,解决民声诉求,为民排忧解难的重要平台和塑造高效廉洁、亲民为民形象的有效服务窗口。”明水县政府党组成员、政府办主任、“县长热线”管理办公室主任潘立成介绍。

    在“县长热线”管理办公室的桌子上,记者看到了居民徐凤国写来的信,信中讲述了通过“县长热线”管理办公室人员的帮助,他所在的小区顺利地解决了物业停水等一系列问题,使居民利益得到了维护。

    “土地纠纷问题、拖欠物业费停水问题、供水问题等等,这些百姓身边生活急需解决的事儿,通过‘县长热线’被一件件解决了。这充分体现了明水县委、县政府为民解忧的决心和态度。”常务副县长、“县长热线”领导小组副组长敖丙千告诉记者。

    为确保“县长热线”一直“”下去,让百姓的合理诉求得到及时有效解决,明水县制定了首问负责、归纳检查、跟踪反馈、限时办结等一系列规范制度,要求每个环节、每个工作人员、每个承办单位都必须严格按制度办事,实行制度、流程、办法“三位一体”管理机制。

    “我们接线员在接到诉求后,经请示主管领导拟办意见后,快速填写受理单的登记内容,全文通过公共邮箱平台转发至承办单位公共邮箱,并电话告知承办单位具体负责人,承办单位必须在30分钟内迅速与诉访人对接。”接线员王建边登记边介绍。

    记者翻看“县长热线”实施方案,其中限时办结制度第六条规定:普通接办诉求件线索清晰、简单可行的应该马上当天办结。问题较复杂的理顺问题后3天时间内办结。对需要现场勘察和认证责任的问题在7个工作日内办结。情况特殊的视复杂程度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

    潘立成说,按照规定,承办单位对百姓诉求按照限时办结期限不予办结的,我们会通知主管副县长,最后到县长那里还得不到解决的,我们就会移交县纪委。目前,只有两个部门由于办事拖拉,受到通报。 “县长热线”的开通,不但顺应了民意,还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这正是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宗旨所在。(编辑:石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