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细难查老人自制账单

12.10.2015  17:27

  9日,本报刊发了《养老助残“券变卡”存漏洞》的报道。北京养老助残“券变卡”后,由于“看不见、摸不着”,不少老人都存在担心金额出错的忧虑,而为了记住消费金额与卡内余额,有些老人需要保留每一笔消费的存根,更有不识字的老人自制消费账单,累加后核对余额。还有一部分高龄老人,干脆把养老卡交给子女保管消费。

  不少老人金额存疑

  对思维比较清楚、可以独立使用养老助残卡的老人来说,即使遇到金额存疑的情况,一般也不会去核对明细,往往都是“只要大数目对上就行,小数目差不了多少”。

  今年83岁、家住北京阜外大街的董奶奶说,她曾觉得卡内的钱对不上,当时也怀疑“是不是刷错了”,但因为儿媳有时也会拿卡去买东西,想着是不是她用了,最后也就算了。

  自制消费账单

  在用卡消费的过程中,多数老人用于核对金额的依据仅是“购物存根”。很多老人基本不会操作智能手机,无法通过下载“北京通e个人”APP的方式查询交易记录。朝阳区团结湖街道的黄奶奶说,“太麻烦,没有下载使用过”。黄奶奶也承认,自领卡以来,她保留着每一笔消费的小票。

  相较而言,那些不识字的老人用卡更加麻烦。82岁的张奶奶因为没有文化,便自制自己能“看懂”的消费账单,将每次消费的金额都记录在一张纸上,“我不识字,只把数字记下来,买一次东西就在下面记一下。”

  养老卡交子女保管

  除此之外,很多老人的养老助残卡已经完全交给家属支配。家住密云县的李奶奶连姓名都不会写,而许多服务单位又要求消费必须签字,她已经把卡交给儿子,每次需要什么都让儿子去买。阜外大街的韩奶奶每次也都是女儿带着出门消费,至于卡内的余额,“我从来都不知道。”

  家属建议提供消费明细

  有家属提出建议,除了养老助残卡之外,能不能提供类似存折的东西,这样每一笔消费的明细与余额都可以白纸黑字地记录下来,可以消除老人用卡时的疑虑。家属刘先生说:“养老助残卡面对的是一个特殊群体,甚至他们的子女都很少接触网络,实现完全信息化一时难以接受。此外,如果存在消费疑虑,还需要通过各种查询渠道,这也会增加各方面的工作量。”

  郑林

编辑:王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