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伊始国内玉米市场行情稳中有降
6月伊台,国内玉米市场走势略显分化,具体来看,东北及华北两大主产区玉米价格相对平稳。而因沿海销区进口谷物到货冲击和有关政府拍卖补贴传闻影响,南北港口玉米市场再现弱势。据统计显示,上周北方港口玉米发运量再度下降至近年来低位,凸显内贸玉米消费需求的不堪。同时,令人无望的是6月份乌克兰玉米大举入境,进口谷物替代依旧保持高位。具体分析如下:
市场表现
表现一:东北产区玉米市场价格平稳。进入6月份,由于市场粮源见底,东北多地玉米收购有价无市,大多企业消耗库存等待临储拍卖。截止目前,黑龙江绥化地区14%水分二等玉米(下同)深加工企业收购价格为2210-2240元/吨,吉林长春地区饲料企业收购价格为2310-2350元/吨;辽宁沈阳地区饲料企业收购价格为2340-2360元/吨,内蒙古通辽地区深加工企业收购价格为2340-2360元/吨,均与上周持平。
表现二:华北产区玉米市场行情稳定。6月份,华北产区玉米市场行情相对稳定。截止目前,山东潍坊地区14%水分二等玉米(下同)深加工企业收购价为2360-2410元/吨,比上周上涨10-20元/吨;德州深加工企业收购价为2330-2350元/吨,河南开封地区贸易商玉米出库价格为2250-2270元/吨,河北衡水地区饲料企业收购价2280-2300元/吨,均与上周持平。贸易商为麦收腾库做准备,有回收资金需求,出货积极性较高,对玉米价格上涨有一定抑制。
表现三:南北港口玉米市场再现弱势。6月份以来,南北港口玉米价格结束5月涨势而转势下滑。截止目前,北方辽宁锦州港14.5%水分辽吉玉米收购价为2380-2390元/吨,比上周下降10元/吨,理论平仓价为2420-2440元/吨,与上周持平;广东深圳港口14.5%水分辽吉优质玉米成交价格为2520-2530元/吨;质量偏差的玉米价格为2470-2480元/吨,均比上周下降10-20元/吨。
影响因素
因素一:临储拍卖成交情况持续不佳。自5月初东北临储玉米拍卖启动以来,截止目前已连续举行四轮,且成交率持续欠佳,甚至出现不断下降的情况。5月28-29日东北三省临储玉米成交愈发惨淡,且维持底价成交。其中,内蒙古2012年粮源全部流拍,上周成交率达到34.45%,2013年粮源成交率9.57%,上周18.34%;辽宁2013年粮源成交率1.43%,上周13.6%;吉林2012年和2013年粮源总成交率低于10%。黑龙江玉米成交主力集中在价格相对低廉的二等至五等粮源。
东北地区临储成交数量同比明显偏低,去年同期东北临储玉米周度成交数量均在100万吨左右,与去年相比,今年东北地区临储拍卖提前了两周,投放量比去年明显增加,但周度成交数量仅在40-60万吨,成交均价提高30-70元/吨。一方面说明加工企业库存比上年更为充足,另一方面可能是加工企业采购心态有一定变化,抢粮心态减弱,采购节奏放稳。但玉米缺口仍存,后期成交数量有望增长。
同时,在临储玉米拍卖持续不给力,进口谷物到货预禁难禁,华北新麦上市在即或引发新一轮替代均影响内贸玉米消费的情况下,传闻有关部门可能进一步扩大拍卖补贴范围,但尚未得到确认。
因素二:港口玉米库存继续增加,发运量再度下降。据统计,截至5月29,北方四港玉米库存共计408.9万吨,比上周增加4.2万吨,为近年来最高水平。其中北良、大窑湾、锦州及鲅鱼圈港口库存分别为56.4万吨、12.5万吨、142万吨和198万吨。据了解,四港库存中临储库存和贸易库存比例相当。数据显示,截至6月1日,广东港口内贸玉米库存21.2万吨,比上周五增加2万吨,外贸库存16.2万吨,比上周五减少1.4万吨,合计37.4万吨,比上周增加0.6万吨。
另据统计显示,上周北方港口散船玉米发运量再度降至个位数,因南方需求量下滑。按照月度统计数据来看,今年3-5月份与前两年北方港口玉米南运数量已今非昔比,今年较去年每月玉米南运数量减少50万吨甚至超过100万吨。
因素三:南方港口进口谷物纷至沓来。 从海关统计数据可见,今年前四个月广东港口饲用高粱、大麦进口量较去年同期猛增,平均每月较上年同期新增进口量40-50万吨,与内贸玉米南运减少数量相呼应。
事实上,自去年下半年开始以美国高粱为代表的廉价谷物已开始涌入中国市场。截至目前,据业内调查显示,华南地区玉米用量已尽可能降至最低水平,猪料中高粱、大麦占比达到10%-15%,玉米添加比例降至30%左右,鸭料中玉米早已完全为高粱、大麦替代(后者占10%-15%,最高不能超过20%)。确实,按照目前广东玉米2500元/吨,高粱2200元/吨,能量饲料占比60%,两者用量各占50%粗略计算,每吨饲料成本可因此下降90元。
因素四:东北玉米谨防局部低温,华北夏收夏种陆续展开。进入6月份,我国东北主产区玉米已完成播种,前期降水过多地区补苗基本结束,各地陆续进入出苗阶段;华北产区小麦则进入收获高峰期,且麦收后又是夏玉米播种期,因此6月份天气变化对于国内新季玉米播种、生长开局尤为重要。具体来看:东北产区6月玉米主产区谨防局部低温,现阶段长势较好。虽然5月份东北产区局部地区低温影响玉米苗情、黑龙江个别地区出现粉籽需要补种,6月伊始,东北玉米补种已基本告一段落,现阶段整体长势较好,仅内蒙古东南部和辽宁等地降水偏少,部分地区土壤出现缺墒。气象预报显示,6月辽宁、吉林南部、内蒙古东部局部气温较常年偏低,降水偏多2~5成,可能出现阶段性低温天气,对作物生长发育不利;华北产区夏收夏种进行时,6月旱情对播种或存在影响。另从气象预报来看,6月份东北局部低温、华北可能出现干旱与厄尔尼诺天气对对中国玉米长势存在一定不利影响。最后,6月份小麦收获节后阶段天气对小麦品质的影响也将影响其未来在质量层面替代玉米的情况,我们将对此持续加以关注。
后市展望
当前国内玉米市场继续处于底部徘徊期,拍卖补贴以及其他相关政策的不确定性使得市场局部存在震荡风险,进口谷物二季度集中到货的阴影也持续笼罩消费市场,小麦替代虽难成规模,但区域性、阶段性替代犹存,预计后市国内玉米市场延续震荡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