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靖宇身中11枪, 有几枪还是叛徒打的

23.07.2015  10:46

采访团拜谒靖宇县杨靖宇将军殉国地纪念碑亭。

本版照片均由《长春日报》记者贾春文摄

  长白山下,松花江畔,一座美丽的小县城,在69年前将名字从“濛江”改为“靖宇”。1940年的寒冬二月,在这里一片叫三道崴子的密林中,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杨靖宇将军只身一人和敌人殊死搏斗,壮烈殉国。这片密林,也因为这个悲壮的瞬间,成为白山黑水之中的一片“圣地”。日前,东北四市党报“重走抗联路铭史看振兴”采访团来到在吉林省境内采访的最后一站——靖宇县杨靖宇将军殉国地,在杨靖宇将军孙子马继民的陪同下,重走将军抗战征程的最后一公里,还原他生命中最后118个小时。

   铭记英雄,靖宇人捐资建起纪念公园

   历史回放

  1940年2月,身边最后两名战士在下山买粮时遇敌牺牲,被围困在深山中数月的杨靖宇,只身一人踏着没膝的白雪,辗转在山林之中,最终来到了濛江县保安村三道崴子的密林里 ……

  三道崴子位于靖宇县城西南6公里处。从1962年开始,几代靖宇县人用50年的努力,日积月累将这里建成一座园林公园永远纪念杨靖宇。

  走到公园大门口,黄色琉璃瓦的牌楼上面,陈云亲笔题书的“杨靖宇将军殉国地”8个大字映入眼帘,牌匾背面是郭沫若题写的“浩气长存”4个金色大字。松柏环抱的中心广场中央矗立着高大的杨靖宇塑像——14块浅褐色花岗岩石雕刻出身姿伟岸的杨靖宇将军,他头戴皮棉帽、身穿军大衣、裹着绑腿、手持望远镜,目光如炬。塑像高11米,象征着他在东北的11年抗战生活。据马继民介绍,这座塑像是鲁迅美术学院在1989年设计的,建造时县政府资金不足,就发动全县群众捐资。雕像和广场地面的每一块石头都是靖宇县人民捐献的,包括这四周的大树,都是他们一棵棵种下的。

  再往前走,一座四角形的亭子出现在眼前,“正气亭”三个大字是抗联老战士陈雷于1989年题写的。站在亭子中央,可以看到园区的全貌。亭子前方的台阶为118级,象征着杨靖宇将军牺牲前在这里度过的最后的118个小时。石阶直接通往将军的牺牲地,但采访团决定不从石阶走下直达,而是沿着将军的足迹,重走他生命中的最后一公里路程。

   正月十五,山里窝棚度过最后一夜

   历史回放

  2月22日是那年的正月十五,已经5天没有吃饭又得了重感冒的杨靖宇,走到这里发现了一个窝棚,他立刻躲进去避寒。第二天上午11点,村民赵廷喜等4人砍柴时发现了他。杨靖宇耐心地给几个人讲抗日救国的道理,并给赵廷喜一些钱,让他下山帮着买些粮食和衣服。可赵廷喜回村后却向特务李正新告密,日伪讨伐队接到李正新的报告后,立刻进山围剿杨靖宇。

  从“正气亭”出发,沿着土路向西走到山脚下,一条水流湍急的小河穿过山谷。陪同的靖宇县抗联研究会会长李立斌介绍,这条河叫恶河,冬天大雪封山,山上的雪深到胯部,很难走,所以沿着河水走是最快的。他指着河对面一片苞米地说:“那儿就是杨靖宇在窝棚里度过最后一夜的地方。

  这片苞米地如今属于67岁的村民宋晓阳,他在这里已经种了40年地。采访团走进苞米地,他将大家领到一棵核桃树下。“当年的窝棚就搭在这儿,后来木头烂了拆除了,我就在3年前种了这棵树做记号。”宋晓阳说,小时候就知道这是杨靖宇将军最后来过的地方,没想到后来自己成了守护这里的人。“这周围山上的树我都守着不准人乱砍,我觉得将军的英灵也在守护着这片山!

  据李立斌介绍,解放后赵廷喜交代,当时他想在窝棚外面小解,突然从里面伸出一支枪,他吓了一跳。杨靖宇让他们进去说话。他看到杨靖宇虽然虚弱地躺在窝棚里,脸上、脚上、手上都是冻疮,但是看模样和装备就知道是日军要找的大人物,就劝杨靖宇说:“我看还是投降吧,如今满洲国不杀投降的人。”杨靖宇沉默了一会儿叹道:“老乡,我们中国人都投降了,还有中国吗?”并耐心地给他们讲抗日救国的道理,几个人都觉得很有道理,也更觉得这人不简单。“其实,赵廷喜他们哪里知道,杨靖宇如果投降了,日本人还打算让他当伪满洲国军政部长呢。”李立斌说。

  马继民上前和宋晓阳握手致谢,动容地说:“我很佩服我爷爷,他不是东北人,却能在这么艰苦的环境里领导对日作战,成为一名英雄。爷爷在这儿度过的最后一晚想必心情很复杂,他会想起家乡的父母和妻儿。

  2005年的2月22日,也是正月十五。马继民应邀参加了在靖宇县举办的杨靖宇诞辰100周年、殉国65周年纪念大会。“正是那次大会后,我决定留在靖宇县宣传抗联历史,弘扬靖宇精神,也为发展靖宇县的红色旅游做些事情。”马继民说。

   那一天我在!我看见了杨靖宇!

  历史回放

  当天下午3点,接到报告的通化省日伪警务厅长岸谷隆一郎带领讨伐队上山,队伍里还有曾在杨靖宇身边战斗过的程斌、张奚若、王佐华、白万仁等叛变者。杨靖宇见敌人分两路包抄上来,立刻开枪射击。敌人包围了他,向他喊话劝降。可是他厉声拒绝,并怒斥:“谁是抗联投降的,滚出来我有话说。”继续对准敌人猛烈射击。交战20分钟后,一颗子弹打中他的左腕,手枪落地。他用右手继续射击,又一颗子弹射中了他的胸膛,他高大的身躯仰倒在身后的一棵大树旁,鲜血染红了皑皑白雪,时间定格在1940年2月23日16时30分,杨靖宇壮烈殉国,时年35岁。

  离开苞米地,采访团一行人向西走。李立斌指着远处的一座高山说:“杨靖宇在窝棚里等到中午时就感觉不对,就顺着三道崴子走到了雄风岭。爬到山顶能看到整个保安村的全貌,他肯定是看出村里动静不对,所以开始转移。

  马继民告诉采访团:“关于我爷爷的故事,靖宇县的男女老幼都能说出几段。”果然,当路过河边的一户农家时,记者向正在屋外散步的老奶奶询问“是否知道杨靖宇”,老奶奶立刻说:“咋不知道呢,他牺牲那天我家老头就在村里。”记者们立刻进屋寻找这位老人——根据时间推算,能见证那段历史的在世者一定非常少了。

  走进屋,老人躺在床上,十分瘦弱。他叫刘景山,今年85岁。当记者在他耳边大声提起杨靖宇将军时,老人灰暗的眼睛马上亮了起来,努力侧起身来说:“知道!知道!那天我都看见了。”老人说:1940年他只有10岁。2月23日马上就要天黑的时候,日本人叫全村人到山下集合。当时,他看见一群日伪军让上山砍柴的村民老蔺头用爬犁把将军拉下来。“我记得杨靖宇个子很高,穿着大棉袄、棉鞋,戴着棉帽子,身上有很多血。我那时候太小,就记着有些大人哭着说‘完了,完了,这人没了!’

  离开老人的家,沿着河水继续走,不时可见一块块巨大的石头,石头上有许多似乎被子弹打穿的小洞。李立斌指着一块刻着“将军石”红字的大石头说:“这些大石头是抗联战士在山里躲避敌人袭击的天然屏障,杨靖宇在最后的战斗中凭借这些石头边打边跑,又和敌人周旋了一段时间。”李立斌感叹:“其实杨靖宇身材高大,跑得快,枪法准,日本人在文献里曾经描述他跑起来像鸵鸟一样。如果不是饥寒交迫,又被程斌等几个叛徒出卖,不会到此绝境。最后他身上一共中了11枪,其中还有几枪是叛徒们打的。

  走出几百米后,终于来到公园的纪念广场。广场最前方坐落着3个琉璃瓦铺顶的方亭。两侧分别是碧水亭和丹心亭,当中便是矗立着杨靖宇将军殉国地纪念碑的护碑亭。整个墓碑用青石精心打磨,碑首起脊成瓦楞形,碑文上记录了将军的戎马一生。

  马继民站在亭子旁,抚摸着一棵青松仰望树冠说:“我爷爷就是在这棵树下牺牲的,当时他背靠的是一棵扭筋树,后来干枯了。1965年,靖宇县百姓在此栽了这棵针叶松,起名叫常青树,寓意将军壮志如松柏常青,永留人间。

  石碑、文物、人,讲述可歌可泣的历史

  历史回放

  杨靖宇牺牲后,敌人在他身上搜出毛瑟手枪一支和子弹160发;匣枪二号一支和子弹30发;匣枪三号一支和子弹40发;现金6660元,手表一块,钢笔一支,印章一枚。最重要的抗联部队机密文件已被他在最后关头焚毁。敌人将他的头颅割下,又剖开他的腹部。他的胃里最多的是从棉袄上掏下来的棉絮。据说岸谷隆一郎杀害杨靖宇后经常在夜里梦见他,对这位民族英雄又畏又敬。随后的3月5日,他让全县官吏参加,亲自主持为杨靖宇举行了“慰灵祭”。1945年日本投降前夕,岸谷隆一郎在毒死家人后剖腹自杀。叛徒程斌等人则在解放后被处决。

  一座三层楼高、占地2785平方米的杨靖宇将军纪念馆,坐落在纪念广场的西侧。采访团一行人随着公园里熙熙攘攘的游人走进纪念馆。解说员邓欣开始用低沉响亮的声音讲述将军的一生……

  纪念馆馆藏文物819件,文字、图片等珍贵资料350余幅,真实反映了杨靖宇在长期恶劣的抗日环境中领导第一路军英勇奋战直到壮烈殉国的场景。参观完纪念馆,游客们也重温了杨靖宇的一生。在邓欣动情的讲述中,很多人唏嘘不已,有人潸然泪下。邓欣告诉采访团的记者们:“其实之前我和大家一样,只在小学课本中认识了杨靖宇,直到我成为这里的讲解员,才开始仔细研读相关史料。越是了解他,就越被他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感动,所以更想把我的感动传递给更多人,让人们铭记这位英雄、这段历史。

  走出纪念馆,耀眼的阳光里,15米高的钢筋水泥纪念塔矗立在眼前,上面镌刻着朱德亲笔题写的“人民英雄杨靖宇同志永垂不朽”。在背后青山的映衬下,塔身更显得挺拔,金色的大字熠熠生辉。

  硝烟已散,石碑无言,但人们不会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