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东林”人讲述塞罕坝如何荒原变林海
如今的塞罕坝万亩林海郁郁葱葱。李桂生提供
昔日的塞罕坝一片荒凉。据新华社
李桂生(左二)重回塞罕坝。
从水草丰美的皇家猎场,恶化成一片沙地荒原;再从沙地荒原,变成万亩林海。最近,网红“塞罕坝”的故事一度霸屏。据人民日报、央视等报道,塞罕坝的环境恶化始于清朝同治年间,到上世纪六十年代,沙化已相当严重。为阻断风沙,改善环境,1962年,我国决定建立塞罕坝林场,从全国抽调127名大中专毕业生,作为塞罕坝林场建设的技术力量。其中47名林学专业人员全部来自东北林学院(东北林业大学前身),今年83岁的李桂生就是其中之一。昨天,李桂生老人向记者讲述了当年建设塞罕坝的故事。
塞罕坝要建林场
东林党员带头报名
55年前,李桂生从东北林学院毕业,当时的大学毕业生由国家统一分配,如果不是塞罕坝要建林场,李桂生应该会分到北京农业部。后来塞罕坝要建林场,召开了动员会,李桂生依然记得动员会上的情形,“党团员带头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当时我们这47个人里党员非常少,我们三个党员就带头报名去了塞罕坝。”
从哈尔滨坐一天半的火车到承德,到了承德还要坐4小时汽车去木兰围场。上到海拔1500米的塞罕坝,还要再坐4小时的车。路程远还是其次,真正的困难是吃喝。李桂生他们去塞罕坝是8月份,但因为海拔高,当地已经下了一场雪。天冷、交通不便,意味着没有新鲜蔬菜可吃,河洛面、莜麦面,成了李桂生他们的家常菜。人工磨出的面里经常有土渣滓,“那个面黑得跟鞋底差不多,吃一口得吐两口沙子。”而由于人工打井力量有限,很长一段时间李桂生他们喝的水比茶水还黄。
攻克两大难关
成就一片林海
什么样的种子适合种在这里?如何让外来的种子适应这里的气候?李桂生他们这47名林学专业的技术人员责任很重。树能不能种活,直接关系到林场能不能建起来。资料显示,塞罕坝初期种植的树木成活率不足5%,后来达到了95%。用种子培养出树苗,确保机械栽种树苗可成活,这是两个最大的难题。
“育苗和机械种植同样重要,没有机械种植,就不会有这大片的林子。”李桂生说,树苗插的深浅,直接影响了树苗的成活率。于是,他们从山西省静乐县调拨了大批华北落叶松的种子,天气寒冷时用塑料布扣小棚给种子保温,长成树苗后也要注意扣棚保温。塞罕坝的土壤情况复杂,石头沙砾多的地方不能用机械,看图纸得不到确切信息时,就骑马去实地查看,“马就是交通工具,而且是蒙古马烈,不知摔了多少回……”
如今的塞罕坝已有112万亩林场,近4.8亿棵树。不仅阻断了京津冀地区的沙源,每年还为京津冀地区输送净水1.37亿立方米、释放氧气55万吨。
2002年塞罕坝林场40周年场庆时邀请了李桂生。重回塞罕坝,当年折腾了8小时的路程,如今只用了1小时。当年的村庄也变成了城镇。“林子都起来了,真是改天换地。”李桂生说。
链接
塞罕坝
位于内蒙古高原的东南缘,地处内蒙古高原与冀北山地的交接处,主要是高原台地。东西长51.46千米,南北宽17.84千米,区域海拔1500-1939米,面积2万余公顷。历史上的塞罕坝水草丰沛、森林茂密、禽兽繁集,在辽、金时期称作“千里松林”,曾作为皇帝狩猎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