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召开东北农业大学人才暨科技工作会议
会议现场
胡国良主持会议
为深入推进干部队伍管理改革、人事制度改革及优秀人才强校工程、重大科技创新工程及社会服务支撑工程,切实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大力促进科技成果推广及产业化,加快推进“五项改革”、“六大工程”建设,进一步提升高水平农业大学建设水平, 12月22日下午,东北农业大学人才暨科技工作会议在图书馆一楼报告厅举行。全体校领导,工程院院士蒋亦元,正、副处级干部、各级学科带头人及学科团队带头人、各级重点实验室负责人,组织部、人事处、科学技术处、学科建设处、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园区与产业办公室全体工作人员及其他党政机关正科级干部、各学院教职工代表参加会议。会议由校党委副书记胡国良主持。
会议包括五项内容,校党委副书记郭翔宇宣读《关于通报表彰“十二五”以来省部级以上重大人才项目及科技成果奖励获得者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校领导代表全校师生向受表彰人员敬献鲜花;校长包军作题为《人才强校,科技兴校,加快推进高水平农业大学建设》的工作报告,总结“十二五”以来学校在人才队伍建设、科技工作及社会服务方面取得的成绩,分析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部署今后一段时期的重点工作任务;各牵头部门负责人对“两项改革”和“三项工程”实施方案的总体思路和基本目标进行说明;校党委书记冯晓就如何做好有关工作作重要讲话,阐明了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促进成果推广转化的重要意义,强调了推进实施有关改革、工程的重点问题,提出了“抓落实”、“促落实”的工作要求。
郭翔宇在会上宣读《关于通报表彰“十二五”以来省部级以上重大人才项目及科技成果奖励获得者的决定》
《决定》指出,“十二五”以来,全校上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十八精神,紧紧围绕我省“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建设,切实按照学校第二次党代会提出的“建设高水平农业大学”的战略部署,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积极促进成果推广转化,有效增强了学校人才队伍实力,提升了学校科学研究水平,扩大了学校社会服务成效,特别是在省部级以上重大人才项目及科技成果奖励方面,取得了一系列优异成绩,这些重大人才项目及科技成果奖励的获得,以及有关成果技术的转让与大面积推广,有力地提升了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为学校“十二五”总体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坚实基础。经学校研究决定,对以下24名同志(按姓氏笔画为序):王宁、王相晶、王洪斌、王振华、孔保华、付强、任晓峰 、向文胜、刘元英、江连洲、许向阳、李辉、李文滨、李金龙、李景富、李德山、张颖、张淑珍、张森林、陈庆山、单安山、赵匀、姜毓君、霍贵成,给予全校通报表彰。希望受表彰人员在今后的工作中,总结经验,发扬成绩,戒骄戒躁,再创佳绩。同时,希望全校教职工以他们为榜样,牢记使命,立足本职,锐意进取,奋发有为,为加速推进“五项改革”、“六大工程”,早日实现高水平农业大学建设目标,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与会领导向受表彰的个人鲜花
在全场热烈的掌声中,校领导及蒋亦元院士向成功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的我校“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向文胜教授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者江连洲教授及其他获奖同志敬献了鲜花并表示祝贺。
校长包军作工作报告
会上,包军校长作了题为《人才强校,科技兴校,加快推进高水平农业大学建设》的工作报告。报告分为总结回顾和下一阶段重点工作任务两个部分。首先,报告从人才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方面,总结回顾了“十二五”以来学校的工作。 一 是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师资总量显著增加,队伍结构不断优化;引培并重多措并举,优秀人才不断涌现;学科引领平台助力,团队建设取得进展;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激发专业和管理队伍活力。 二是 在科学研究方面,超前谋划,攻坚克难,科研立项稳中求进;筹措资金,整合资源,平台条件明显改善;厚积薄发,重点培育,科技成果增产提速;认真谋划,扎实推进,“2011计划”稳步实施。 三是 在社会服务方面,搭建平台,组建队伍,完善科技服务模式;主动服务,深化合作,有力促进了区域农业经济发展;多路并进,拓宽渠道,切实提高了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水平;筹措资金,加大投入,有力保障了社会服务工作顺利开展。
包军指出,过去四年,在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东农的人才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并代表学校党委和行政向在教学、科研、推广一线和管理岗位上的全体教职员工,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包军强调,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校的人才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工作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和不足,与建设高水平农业大学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影响和制约着我校人才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工作,也势必影响到高水平农业大学建设目标的实现。为解决这些问题,学校经过充分调研,认真谋划,在今年3月召开的六届三次教代会上,正式提出了启动实施“五项改革”和“六大工程”。其中,干部队伍管理改革、人事制度改革以及优秀人才强校工程、重大科技创新工程和社会服务支撑工程是“五项改革”、“六大工程”的重点内容。自3月至今,为做好上述两项改革三大工程,相关部门作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深入推进干部队伍管理改革、人事制度改革以及优秀人才强校工程、重大科技创新工程和社会服务支撑工程,是学校今后一段时期的重点工作。
随后,包军从八个方面对全校下一阶段重点工作任务进行了部署。 一是 要以完善制度、健全体系为着力点,强化干部队伍建设与管理。包括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健全完善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和考核办法,研究探索建立干部职务晋升与职级晋升的“双梯制”、 完善干部教育培训制度。 二是 要以实施岗位设置管理改革为契机,实现人事管理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 三是 要以推动学校发展为落脚点,深化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制度改革。 四是 要以引进培养高层次领军人才为核心,进一步提升人才队伍整体实力。 五是 要以营造良好人才工作环境为切入点,不断健全和完善人才工作的长效机制。 六是 要以实施“2011计划”为牵动,整合构建一批高端科研平台。 七是 要以实施创新团队计划为基础,重点培育、加强管理、努力产生一批重大科技成果。 八是 要以建立健全体制机制为核心,进一步增强我校高新技术成果转化能力。
包军在报告中强调,距离“十二五”结束还有一年的时间,回顾这四年,学校在人才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工作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但同时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学校提出了“五项改革”、“六大工程”这是学校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希望全校上下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以勤勉务实的工作态度、奋发进取的工作精神、昂扬向上的工作热情,投身到各项改革和建设之中,全面提升学校的各项工作水平,为努力实现高水平农业大学建设目标,助推龙江现代化农业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吴春丽作干部队伍管理改革实施方案的说明
孙树海作人事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说明
陈延良作优秀人才强校工程实施方案的说明
焦光纯作重大科技创新工程实施方案的说明
吴永清作社会服务支撑工程实施方案的说明
会上,吴春丽、孙树海、陈延良、焦光纯、吴永清分别对干部队伍管理改革、人事制度改革、优秀人才强校工程、重大科技创新工程及社会服务支撑工程实施方案的总体思路和基本目标进行了说明,解读了拟出台的举措和办法的核心内容及主要创新点。
冯晓在会上作重要讲话。
冯晓在会上讲话
首先,冯晓代表学校向我校“十二五”以来获得省部级以上重大人才项目及科技成果奖励的专家、学者表示热烈的祝贺和崇高的敬意并希望全校师生学习他们锐意进取、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一丝不苟、潜心研究的科学态度和执着勤勉、敬业奉献的崇高风尚。
冯晓指出,自今年年初六届三次教代会通过实施“五项改革”、“六大工程”以来,学校于9月全面启动了“教育质量提升工程”,目前按照工程的目标、方向和重点任务正在全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工程和民生质量保障工程也在稳步推进过程中不断丰富完善。“优秀人才强校”、“重大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支撑”是一个全面系统工程,涉及到学校办学主要职能的体现和资源的有效配置,直接影响高水平农业大学建设全局和进程。因此,这“两项改革”和“六大工程”必须要协调一致、统一推进,才能保证工程的完整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才能保证“六大工程”有序实施和系统推进,才能保证改革任务的完成和工程目标的实现。经过近一年的时间,在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调研论证和反复修改完善基础上,现已形成较为完备的实施方案。
随后,冯晓就“两项改革”和“三项工程”如何深化理解、统一思想和贯彻落实提出了三方面意见。
一是 要充分认识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这既是适应人才强国战略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迫切需要,又是落实高教强省战略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和加速高水平农业大学建设的必然选择。
二是 强调了推进实施相关改革、工程中的重点问题。关于优秀人才强校工程,冯晓指出,“优秀人才强校工程”,主要是针对如何提升学校人才队伍实力提出的。该工程以实施“东农学者计划”为重大核心举措, 这一计划包括了特聘教授、首席教授、学术骨干和青年才俊四个层次的培养计划,主要是基于人才的成长规律和学校对不同层次人才的实际需求考虑设计的,力争与国家不同层次人才对接,进行有目标的阶梯式培养,打造学校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层次清晰、富有活力的创新型人才梯队,根本目的是为了改善我校优秀人才特别是领军人才长期匮乏的不利局面。当前,深入实施“优秀人才强校”工程已经成为全校上下坚定不移的思想共识,在这一工作中要着重处理好四种关系。第一是要理解好学校、部门和学院在人才工作中的关系;第二是要协调好人才培养和引进的关系;第三是要协调好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和管理人才队伍的关系;第四是要协调好“硬环境”和“软环境”的关系;关于重大科技创新工程,冯晓指出,“重大科技创新工程”,主要是针对如何提升学校科学研究水平提出的,旨在促进学校科学研究水平提质增效。该工程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为核心,目标是力争建立完善的协同创新中心新模式,建成一批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培育一批高层次科技人才队伍和培育一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为区域、行业及国家经济社会提供强有力的科技和人才支撑。为更好地推进此项工程,第一要充分认识当前科技工作形势,主动适应科技政策的深刻变化;第二要明确发展目标,促进科研水平提质增效;第三要突出团队、平台建设,切实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关于社会服务支撑工程,冯晓指出,“社会服务支撑工程”,主要是针对如何提升学校社会服务能力提出的,旨在推进学校社会服务水平提档升级。该工程以推进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为主线,以实施科技服务载体、科技服务队伍、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服务模式四个方面重点任务,力争创新完善科技服务机制与模式,充分释放学校科技、人才、成果等资源潜力,发挥科技创新的带动和引领作用,全面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及现代大农业和新农村建设,不断提升学校社会影响力、美誉度和贡献度。为更好地推进此项工程,第一要突出特色、准确定位,推进社会服务水平提档升级;第二要把握机遇、突出重点,加快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第三要创新模式、完善机制,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和水平。
三是 要全面提升各级领导干部抓落实的能力和水平。冯晓指出,落实是决策的生命,是学校推进改革和加快发展的关健。任何一项决策的实施、工作的推进和任务的完成,都是抓落实的结果。如果我们每个级别的干部都这样认真负责地抓好落实,我们的工作整体效果、质量、认同就会有明显提升。关于如何贯彻落实“两项改革”和“三项工程”和即将出台的配套举措和办法,提高抓落实的能力和水平,冯晓重点强调了四点。一是抓落实必须要统一思想、集中精力;二是抓落实必须形成强大合力、建立长效机制;三是抓落实必须有敢于担当的精神、锲而不舍的作风;四是抓落实必须突出提高效率、改进方式方法。
冯晓表示,今年学校紧紧围绕 “五项改革、六大工程”战略部署,着力提高学校的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增强学校的发展活力,提升学校的内涵实力,提出了新任务、新目标和新要求。2015年将是学校“五项改革”、“六大工程”落实的关键一年,也是“十二五”计划实施的收官之年,任务艰巨、充满挑战、时不我待,全校上下务必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目标、振奋精神,狠抓落实、务求实效,以创新奋进的新面貌和改革发展的新成就,促进学校又好又快发展,为把我校早日建成富有生机与活力、具有明显特色和优势的高水平农业大学而努力奋斗。
胡国良对会议进行总结,并就如何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好本次会议精神,提出两点要求。一是要认真学习宣传好本次会议精神。二是要切实贯彻落实好各项重点任务。胡国良强调,希望大家以此次会议为契机,进一步振奋精神,开拓创新,真抓实干,为切实提升学校人才队伍实力、科技创新能力及成果产业化水平,为深入推进“五项改革”、“六大工程”,为加快建设高水平农业大学,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报道/冯丹 摄影/学生记者:高冕 编辑/冯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