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召开本科人才大类培养研讨会
11月28日上午,我校本科人才大类培养专题研讨会在主楼831会议室召开。校党委副书记郭翔宇出席会议并讲话。我校教务处、学生工作部、招生与就业指导处、高等教育研究所等部门代表以及各学院分管教学副院长参加研讨会。
教务处处长王杜春简要介绍大类培养的涵义、意义、分类、我校大类招生的历史沿革、面临的主要问题及方案对策等情况。
会上,各与会代表就本科人才大类培养的大类划分、招生、课程平台搭建、专业分流、学生管理等相关问题展开讨论。
郭翔宇在讲话中指出,要首先探讨学校本科人才大类培养的意义和必要性,然后进一步探讨如何做好按大类培养问题。郭翔宇针对各学院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从招生批次、课程平台搭建、分流的时间和依据等方面剖析了专业大类的划分、专业分流等关键性问题。郭翔宇强调,由于学院建制原因难以实行的大类培养的专业,可尝试搭建跨学院基础课程平台。
本次会议通过对本科生大类培养工作的交流研讨,对我校实行本科生大类培养达成共识。
会议现场
郭翔宇在会上讲话
王杜春介绍本科人才大类培养相关情况
与会代表就相关问题进行讨论
延伸阅读:
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函【2012】4号)等文件精神,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适应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形式,满足知识创新对知识交叉及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要求,许多高校本科专业已经按专业大类招生培养。此项招生培养模式,可以较好的满足知识经济时代人们对知识的追求,可以帮助解决知识交叉及创新精神培养问题。扎实的知识、灵活的培养也使得学生更有创造性,更能适应市场经济瞬息变化发展及社会生活多元化对人才的需要,从而促进社会进步。
所谓大类招生就是:将相同或相近学科门类合并按一个专业大类招生,考生在填报志愿时,直接填报该大类名称即可。学生在本科阶段用前1年半到2年的时间统一学习基础课,然后再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双向选择的原则进行专业分流。考生在报考的时候只需要选择大的类别,不需要选择专业,进入学校后,再根据学生的意愿来选择专业。按大类招生培养,将培养更多宽口径人才。
(摄影、报道/霍晨光 供稿/教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