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香坊区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司法公开工作运行情况
近日,哈尔滨市香坊区人民法院召开了关于司法公开情况的新闻发布会。
会议通报了香坊区法院以努力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为主线,紧紧围绕司法改革的目标和任务,准确把握总体要求,狠抓组织领导、完善制度、明确责任、落实载体。
开展“一把手”工程,院长为司法公开领导小组组长,形成了由审管办牵头,研究室、信息办和各业务庭室分工负责、管理部门与业务部门沟通配合的责任体系。开通“院长直通车”,设立了投诉电话、网上举报邮箱,多方收集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
不断提高信息化水平。投入资金,装备了庭审视频直播设备,对公开审判案件进行直播和录播,今年已录制庭审45期,上传至省法院《黑龙江庭审视频台》;积极与市法院和北京华宇电子公司联系,装备了从立案到司法文书公开全流程的应用软件。截止目前,95%档案实现数字化管理,保证了即查、即取,基本满足了档案查询需求;建设成15个高清数字法庭,每个法庭安装2个摄像头及庭审录播机、证据展示仪、高清电视、音响系统等,实现了庭审全程录播并同步上传至数字法院应用系统。
推行“一站式”一条龙办公模式,提供全方位、多元化司法服务。设置“导诉台”和便民服务台,通过LED电子显示屏、触摸屏向当事人公开立案条件、案件审理流程、诉讼风险提示等信息,滚动播出各类案件开庭时间、审判法庭、主审法官、合议庭成员等信息,公示案件审理流程图;告知公众和当事人审判流程、裁判文书和执行信息的公开范围和查询方法,满足当事人对相关信息的知情权。
依托网络,向公众发布包括法院地址、组织机构、职能职责、干警名册等静态信息;通过数字法院业务应用系统向当事人公开包括案件的审判流程和执行信息等动态信息,借助执行信息公开平台,当事人可获取立案、启动和变更程序、执行措施、财产处置及裁决等信息;通过“全国法院被执行人信息查询平台”公布失信被执行人信息,共发布失信执行人信息646条。
依托数字法院应用系统,坚持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在裁判文书生效后七日内将其传送至“诉讼无忧网”并链接“中国裁判文书网”。裁判文书上传前,要经过文书校核、审查把关、信息处理、签批上网等流程。今年以来,已公开裁判文书975份。
依托“主题开放日”,增进与社会的沟通。以不同主题推进审判公开,满足不同社会群体的需要。先后5次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邀请党政代表、律师代表及大学生参观立案大厅和观摩庭审。社会反响良好。
据悉,2013年以来,香坊区法院按照最高法院关于司法公开三大平台建设的总体部署和具体要求,在哈市法院的指导下充分依托载体,以实效为重,坚持依法、有序、有度公开,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审判流程、裁判文书和执行信息公开,经过一段时间的推进,使司法公开工作逐步走上日常化、制度化、规范化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