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追寻英烈的足迹
去年至今,全省共20名公安民警及现役官兵因公牺牲
张放 刘继滨 黑龙江日报记者米娜
“总有一个故事让我们缅怀于心,总有一种敬意让我们涌上心头,英雄的脚步虽然停了,但你们的足迹却依然被后人追忆……”这是一名市民在祭奠已逝的公安民警时,写下的一段话。
省公安厅有一组让人沉重的数字:仅2015年以来,全省就有20名公安民警及现役官兵因公牺牲。清明时节,当我们再次翻开那些英雄谱写的日记,回顾每一个用忠诚画上的句点,一个个感人的瞬间里,催生出的是奋进的力量。
去年6月1日,齐齐哈尔市公安局龙沙分局刑侦大队民警杨文峰与战友在抓捕两名持枪杀人犯罪嫌疑人时,犯罪嫌疑人持枪拒捕,双方形成短暂剧烈对射,一名犯罪嫌疑人被当场击毙,另一名犯罪嫌疑人被抓获。杨文峰不幸头部中弹,经多方医治无效,于6月9日7时40分与世长辞,终年47岁。去年5月1日,鹤岗市一居民区附近发生一起持枪伤人事件,抓捕过程中,持枪男子试图挟持人质,民警陈首杰在解救人质时被该男子用枪击中头部,5月14日不幸殉职。
杨文峰、陈首杰、姚欣、王克文、殷呈炜、艾宏宇、赵子龙、傅仁超、张晓凯、杨小伟、侯宝森、刘锦龙、宋晓辉、赵宇、孙志刚、刘国群、梁传军、付立安、都建军、曹旭……这些带着温度的名字,也正是每个英雄故事背后的缩影。他们或壮丽或平凡的感人故事,感动和激励着我们,唤醒我们对生命的尊重和爱,传递永恒的价值。
随着公共安全形势的日益严峻和自然灾害频发,公安机关抢险救灾任务逐渐增多。在抢险救灾战斗中,由于现场很多的不确定因素,极易造成伤亡。2015年,我省就有5名公安消防战士牺牲在火场中。此外,随着公安机关的职责任务不断拓展,公安民警的工作量呈数倍增长。除因战流血牺牲外,长期的高压力、高强度、高风险、超负荷工作,加之较高的职业病患病率,大大增加了民警猝死的风险。2015年全省公安民警因公牺牲17人,其中抢险救灾牺牲5人,交通事故牺牲4人,因战牺牲3人,积劳成疾猝死3人,被报复伤害牺牲1人,旧伤复发牺牲1人。这些牺牲的人员中,最大的54岁,最小的19岁。
警察是和平年代流血、牺牲最多的群体,保障人民警察的身心健康也一直是我省公安机关的重点工作。2015年,省公安厅大力实施惠警工程,全面落实公安优抚制度,强化警务实战训练,全省公安民警职业保障机制不断健全,有效地预防和减少了公安民警因公伤亡。2015年1月1日,省公安厅与中国人寿黑龙江分公司签订了全省公安民警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协议,启动了理赔工作。截至去年12月末,我省年初以来发生的公安民警保险案件共获得赔偿1296.5万元,同时为15名因公牺牲民警家庭发放资助金150万元。不仅关注身体健康,还积极了解民警的心理健康程度。去年,省公安厅选派专家组成心理危机干预小组,赴哈尔滨、齐齐哈尔、大庆、鸡西四地为我省赴新疆执行维稳任务的50名巡特警进行团体心理辅导和危机干预。今年年初又投入65万元,为各地心理行为训练基地配备相关软件和器材。从去年开始,我省下大力气推动新修改的《人民警察抚恤优待办法》的落实,规范了因公负伤民警评残工作,推动各地民警救助基金会建设,目前全省已有9个市地建立了公安民警救助基金会,资金规模达到1.2亿元。同时,省公安厅与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联合下发了《黑龙江省公安民警因公负伤紧急救治暂行办法》,在开通伤亡民警“绿色通道”的基础上,建立了公安民警因公负伤紧急救治制度,组建了医疗专家库。
那些长眠于地下的英烈,他们的生命不会因为逝去而虚无。他们曾经发出的光亮和热能,会绵延传递到百姓之中,传递到更广阔的时空,生生不息。
(据黑龙江日报)
编辑:孙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