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百年老旅店仍运营 曾是孙中山发动革命据点

11.12.2014  17:03

  百年前曾是孙中山发动革命的据点如今因保持“原汁原味”受王家卫等名导青睐

  深对话

  澳门回归15周年系列报道⑤

  2006年,一个澳门女孩因为一部电影一炮而红,后来,这个女孩因为跟华人首富之子的爱恋情缘名扬天下,这个女孩就是梁洛施,而那部让她一举成名的电影《伊莎贝拉》,就是在澳门一间有百年历史的旅店新华大旅店取景。

  100多年过去了,物是人非,但是这间百年老店却依然正常营业,成为澳门历史文化的活标本,也成为不少华语影片的取景地。绿色的木隔间曾让章子怡心如刀割,悠长的窄楼梯留下梁洛施蓦然回首。年轻的第五代继承人叶崇茵曾留学海外,并获得香港理工大学酒店管理学硕士,却没有选择遍布澳门的顶级酒店,把自己的青春留给了这间小小的百年旅馆,没有金碧辉煌,但有人情冷暖;没有灯红酒绿,但有岁月悠悠,“我希望这个传奇可以继续,那个开埠百年的繁华旧景不应全部被钢筋水泥取代。”

  叶崇茵,一个普通人的澳门梦。

  文、图/广州日报记者胡亚平、王丹阳、蚁畅

  从澳门市中心的议事亭出发,沿着新马路往西北方向走,在内街有一条名为福隆新街的小巷,可算是澳门最具风情的地方,小巷两边都是两层旧式洋楼,临街的小阳台或红或绿,依然保持着19世纪澳门开埠式的葡式风格。在这条小巷的尽头,有一个小小的门面,门口挂着黄底红字的招牌“新华大旅馆”,走进这个窄窄的小门,紧接着一条长长的绿色楼梯,宛若时光隧道,穿出楼梯展现在眼前的就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风格的绿色木隔间,狭小的柜台边,供奉着关公土地,白发斑斑的老伙计从挡板抽出用线装订的登记簿记录入住客人的信息。

  恍惚间,好像回到从前,时光流逝与这里无关,外面的世界白驹过隙,这里依旧沧海桑田。这间始于1875年的旅馆曾经是隐身澳门内港码头最繁华街道的私人会所,也曾经是孙中山革命时的秘密活动据点,100多年过去,过往的人物已经湮没在历史长河,无法寻觅,但新华大旅店仍是一家旅店,时间好似没有留下什么痕迹。

  “伺候”王家卫真心不容易

  叶崇茵是新华大旅店的第五代传人,她从母亲手里接过这间旅馆是2006年,当时这家百年旅馆刚刚经历一场浩劫,在一场莫名的火灾后,它变成了一座危楼,年轻的叶崇茵临危受命,辞去了在大酒店的工作,全力投入到抢救自家的这间百年旅馆中来。

  叶崇茵也不记得新华大旅店所在的这排旧楼到底是何时修建的,但在可以查到的历史中,她的曾外祖父在1930年左右第一次把这套两层小楼作为旅馆开放。

  虽然有百年历史,但是了解新华大旅店的人都知道,这家旅馆真正出名是因为几部大导演的电影,虽然经过数次翻新,但大旅馆仍保留着开业时的风韵,《伊莎贝拉》、《2046》、《蝴蝶》等电影都选了这里作场景,正如电影里看到的那样,“推开旅馆大门铁栅,映入眼帘便是陡峭而狭窄的绿色楼梯,这就是伊莎贝拉每次回家的必经之路。”

  叶崇茵回忆起王家卫在新华大旅馆拍摄《2046》的情景,依然记忆犹新,“那真是个难伺候的大导演”。

  因为一边拍片一边还要开门做生意,大量的拍摄器材堆到狭小的旅馆里到处都是,而王家卫一边拍片一边写剧本的特殊习惯,要求现场绝对安静,而旅馆正常经营难免有咨询订房的电话打进来,“每次电话响起,王导演就会眼神很复杂地看着我,我都好难做呀,还要做生意!”叶崇茵每次都像做错事的小孩匆匆答复电话,但是《2046》之后,随着新华大旅馆被越来越多人认识,电影给这家老旅馆带来了新的机会。尽管现实中,新华大旅店没有2046号房间,但沿着那片绿色的木隔板,也恍若遇见迷茫的伊莎贝拉、碰到牵着白玲流连于此的周慕云,人生百味尽在心头。

  修旧要如旧建材苦难寻

  1996年,澳门政府实行了“改善市容计划”,将此一带旧建筑物列为重点文物,并拨出巨款重修。如今的“福隆新街”已是澳门最整洁的街道之一,全街一式鲜红的檐篷、趟栊、通花窗门等旧有风采得以保留。但因为年代久远,建筑的安全性一直是叶崇茵担心的问题,这次大修虽然美化了外观,却没有加固房屋的内部结构。

  在不少房间里记者都可以看到一段两三米高的钢柱顶着横梁,“这是木质结构的房子,要保持原貌就要大修,但是先不说原来的老材料难寻,就是老师傅也无处寻找。”

  叶崇茵告诉记者,2006年发生火灾让她伤透了脑筋,因为在澳门根本找不到会维修这种旧式房屋的团队,最后还是在内地找了一些老师傅才帮他们重新加固结构,确保可以继续经营。

  白头老伙计一生驻老店

  目前这家老旅馆包括叶崇茵在内有7名员工,除了老板,几乎都是五六十岁的老人,60岁的金伯是叶崇茵外祖父当时收留的伙计,“那个时代的雇佣关系充满人情味,金伯来到澳门没有生路,外祖父看他可怜就收留了他,就这样在澳门扎根,结婚生子,一转眼40年。”叶崇茵手下的大部分伙计都有这样的故事,因为无处安身立命,于是寄身新华大旅店,一干就是一辈子,“这些伙计都是看着我长大的叔伯,只要他们愿意就会留着他们一直做下去。”

  然而,叶崇茵并非不想吸引年轻人,外面的世界早已网络化,新华大旅店虽然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订房,但至今仍靠手工记账,因为老伙计们不会用电脑,“我们这里是小本经营,说实话我请不起年轻人,我也希望有人帮我分担一些可以用电脑做的工作,但是年轻人谁会在这里奉献青春,会耐不住寂寞的。”

  其实,叶崇茵接手新华大旅店时也是个年轻人,“我不一样,我对这里有感情,这里有家族的感情在里面,外人无法感受。”

  旅店大修陷“血统”难题

  叶崇茵一直希望能够对房屋进行大修,“但是即便解决了材料工匠和资金,我还是修不了。因为这间房子的‘血统’太复杂了。”澳门老房子的问题,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解释清楚,叶崇茵说,新华大旅店现在的地址,光是登记的财产权所有人就有40多人,人人都说自己是这家旅店的主人,若想改动内部结构大修,就要所有人同意,谈何容易。

  2005年,自福隆新街正式被政府评定为澳门历史建筑群,成为世界遗产,想要整修改建,都要经过层层审核,这些年也有住客抱怨太过简陋,不够舒适,但叶崇茵却无可奈何:“至今没法装冷气怎么做旅店生意。夏天恐怕是新华大旅店最难过的日子。”产权纠纷、修整艰难加上经营压力,叶崇茵坦言该她担当的时候也只能“顶硬上”。

  对话叶崇茵

  愿把青春留给一段传奇

  广州日报:你是酒店管理学的硕士,为什么选择在这家老旅店工作?

  叶崇茵:我也在别的酒店工作过,但是说实话,出来打工有什么意思呢?那些大酒店,你干得再好也不过如此,但是一旦你干不好,今天你走人,明天就会有人取代你,付出青春也留不下任何痕迹,我为什么不把自己的青春留给一段传奇。

  广州日报:你觉得这家老旅店是一段传奇?

  叶崇茵:这就是我们家族的传奇,是属于澳门的具体回忆。这里曾经在19世纪作为私人会所接待过来自葡国的使节和清朝的朝廷高官,也曾经在上世纪初作为革命党人的活动据点,上世纪30年代成为旅店后,招待过很多粤剧红伶、情报人员和港澳联络员。在这个老房子里曾经发生过许多故事,它能保存至今当然是传奇。我希望能保留这间老房子的优雅姿态,不想看到它被拆掉成为废墟。我希望今天的人们来到澳门不仅仅是看到纸醉金迷,关于澳门的传说应该还有这些遗址故居,这些老房子所保存的文化记忆。最近装修时,我们在建筑物深处发现了多个被密封的门口及内里纵横交错的通道,互相连贯,以前家里的老人说,孙中山在澳门搞革命的时候曾经把这里作为据点。这条通道也证实了家族中老人经常说的这所旅馆是一个“天文台”(哨站)的事实。

  广州日报:你觉得现在的工作有意义吗?

  叶崇茵:澳门决不能全盘指望博彩业,必须多元发展旅游,所以我觉得我现在的工作有意义,这里面不但有家族事业的荣耀与梦想,虽然它很小很简陋,但是家族传承的一部分,是关于澳门的具体的记忆。也只有属于澳门本土的文化和风情,历史和故事才是澳门永恒的财富和传奇。

编辑:陈丹彤
张献忠沉银遗址被确定在四川彭山
  据新华社成都12月27日电(记者童方)记者27Hljnews.Cn
“莱茵”杯钢琴比赛黑龙江赛区选拔赛举行
  黑龙江日报讯(记者潘宏宇)由德国杜塞尔多夫音乐Hljnews.Cn
2015西泠秋拍开槌莫奈作品成交价逾2000万元
  据新华社杭州12月27日电(记者冯源)西泠印社Hljnews.Cn
外媒盘点2015年度最佳航拍图 包括中国北京大堵车
  黄金周假期结束时,中国北京规模庞大的交通堵塞。Hljnew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