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梦人】追忆我们难忘的学生时代——访美国底特律杰耐瑞公司董事长刘胜栋校友
哈工大报讯(学生记者 韩春/文)西苑宾馆的咖啡厅,6位老校友围坐在一起,一边品茶,一边叙往日旧情。他们是参加哈工大组织的30年同学聚会的78942班的学长。
这次同学聚会,距离大学毕业已经整整30年了。虽然2002年他们曾有过20年聚会,但这一次更显隆重,每个人都在各自领域闯出了一番天地,大多也到了知天命的年纪,同学之情越发珍贵。美国底特律杰耐瑞公司董事长刘胜栋校友听说有校报记者要采访他,特意叫来几位其他同学。他说:“同学们在一起很好,可以一边聊天,一边补充采访内容。”“我们学校78级开学是在国庆之后,时间是10月28日,所以我们都是国庆节过后才来到哈工大的。当时我拿到录取通知书,心情很激动,不知道哈尔滨是一个怎样的城市,只想着上大学,会成为一个有知识的工程师,会造飞机、火车、轮船、坦克和导弹。”刘胜栋说,“来到哈工大之后,发现哈工大是闹市之中的一片小天地,这样的环境能让人专心。大学4年我很少走出校园,哈尔滨很多地方都是毕业以后才去玩的。”
回忆起大学生活,大家不约而同地谈起哈工大的伙食,那时候吃饭用粮票,每个月仅有35斤粮,除了2斤大米、9斤面,剩下的都是粗粮。每种粮票的颜色还不一样,米是白票、面是黄票、粗粮是黑票。
“我们上课的时候,大家学习积极性都很高,早上上课都抢着坐第一排,学习氛围很好。那时各类参考书非常少,现成的教材也少。很多教材都是老师们自己编写,校办印刷厂印刷的简装本。每次新华书店来新的参考书,很多同学都冒着严寒一大早在书店门口排队买书。
刘胜栋至今还记得一位老师说过的一句话:“哈工大的牌子是真的,如果是假的,拿不出手,你们以后回来砸我这块牌子。”临近毕业时,一位老师说,将来你们要考其他学校的研究生,如果因为哈工大没有教过的知识而没有被录取, 回来找我算账。他对其他校友提出的观点表示赞成:“一所大学,教师是根,学生是本,教师要言传身教,业务精干,根深才能叶茂,同时也要让学生自然成长,适当加以引导,这样的大学才有生机活力。”
刘胜栋回忆说,当时的老师讲课有一个特点,不是按照书本,而是按照自己的思想来教学,非常注重提问学生,并总结每一堂课的重点。对学生来说,学习首先要有目的,还要掌握方法,边做边思考。他也非常注重锻炼身体,每天早起跑步。大学4年的锻炼为他以后的工作打下了一个非常好的身体基础。
虽然当时学习的专业是锻压,但刘胜栋对计算机很有兴趣,经常学习用计算机来解决一些锻压上的问题。他说:“学习上不能目光短浅,要学会拓宽自己的学习范围。”对于从事技术研究,他觉得应该有严谨的态度、责任心以及扎实深厚的专业功底,还要有高效的执行力。正是这样的思想和理念,让刘胜栋在后来的研究道路上取得累累硕果。
1982年毕业后,刘胜栋前往日本东京大学学习,并于1989年获得东京大学精密机械工学博士学位。1989年博士毕业后,他在加拿大冲压技术公司担任首席科学家,带领一个研究小组进行金属板材冲压和模具设计软件的研制和开发,成功开发出了世界上第一套冲压成形一步法有限元FASTFORM(钣金成形性分析和钣金设计软件)。之后他于1996年加入美国国家钢铁公司担任先进冲压技术与汽车结构设计部门经理,负责开发汽车冲压模具和整车结构的尖端技术。2003年,刘胜栋不甘于一帆风顺的职业经历,开始了人生的新阶段,创建了美国杰耐瑞汽车技术公司,并于2006年之后在国内北京、苏州、长春等地陆续设立了数家技术咨询公司。经过近10年的打拼,刘胜栋在汽车结构设计和生产制造领域闯出了一片天地。
刘胜栋在工作中不断钻研,发表了70多篇学术论文。由于在汽车和钢铁业界的杰出贡献,他于2002年、2003年连续两年获得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SAE) 悉尼墨尔本年度奖,他也是美国钢铁协会(AISI) 2003年度协会奖章的获得者。刘胜栋曾经担任大底特律地区中国工程师协会主席。他热心服务于华人工程师的职业发展和中美汽车技术的交流,多次参与主办哈工大美国五大湖校友会的活动和欢迎母校领导的访美活动。在我校承办的2011年全国博士后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术论坛上,他还专程 回母校作了关于汽车轻量化材料方面的特邀报告。
“非常感谢老师们对我的关心和鼓励。我们今天所取得的成绩与老师的付出及整个班级的氛围是密不可分的。”刘胜栋说,他们班级的特色是具有互补性,年龄相差十五六岁。年龄大的、经验丰富的同学像大哥哥一样带领年龄小的同学,同学们不仅在学习上互相帮助,在生活也互相关心。
校友们在回忆大学生活的同时,还积极为母校发展建言献策:“要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离不开创新人才的培养。老师们要多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以培养科学家、发明家的方式引导学生跳到边界外去思考。”“让学生多些自由发挥的空间,多提倡一些奇思妙想,才能让学生具有创造精神。”刘胜栋和他的同学们说。
(原载于《哈工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