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商所 让“五谷丰登”变为“金玉满堂” 第九届中国玉米产业大会发言集萃第九届中国玉米产业大会发言集萃
引言
中国是人口大国,更是农业大国。对于粮食生产,没有哪个国家提到“民以食为天”的高度。在计划经济年代,虽然多年坚持“以粮为纲”,但温饱问题还是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在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后,农业生产力得到大幅提高,粮食产量连上台阶,13亿人的吃饭问题迎刃而解。
在农业领域,有一个千年难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谷贱伤农和谷贵伤民交替出现。与此相对应的是,发达国家的农业基本上处于波动较小和稳定发展的阶段。现在,中国的农业、特别是粮食种植业,也逐步走上了价格波动较小、农业预期明朗、农民持续增收的良性发展轨道。形成这种局面的诸多因素中,期货交易功不可没,而大连商品交易所(以下简称大商所)则是期货交易(特别是农产品交易)的领头羊。
在大商所的努力下,中国农产品的价格形成机制更趋完善,农产品的“预期”更为明朗,农民增收的前景更为广阔,农业发展的持续稳定更有保障。在复杂的交易机制背后,在千变万化的电子数据背后,是对农业生产的促进,是对千家万户农民增加收入的支持,是对市场巨大波动的缓解或平抑,是对国际市场风云的应对和决策。在美国,人们会说没有芝加哥交易所就没有美国农业,在中国,人们也会谈及,没有大商所就没有中国粮食种植业的持续增产增收。大商所,这个全球第二大农产品期货市场和全球最大的油脂、塑料、煤炭、铁矿石期货市场,将在未来发展中展现更多风采。可以说,在市场经济中仅有“五谷丰登”是不够的,大商所和多个市场主体,正是形成“金玉满堂”的助推器。
日前,“第九届中国玉米产业大会”在大连隆重召开。全国各地的企业界人士、专家学者、政府官员等云集美丽的滨海城市。
在当日大会中,大商所党委书记、理事长李正强、大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洪登金、全国畜牧总站党委书记、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副秘书长何新天出席并致辞,来自相关行业协会、现货企业、投资机构等多方代表参加了本次大会。在国家临储制度市场化改革的背景下,大会聚焦临储政策市场化改革中的发展机遇。
会议演讲包括“收储制度市场化改革对玉米及相关市场的影响”、“国际玉米供需格局及价格运行情况分析”、“中国玉米淀粉行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场外期权创新助力玉米现货企业持续发展”等话题。同时,会议安排了“发展场外衍生工具服务实体经济”和“中国玉米市场价格走势及发展展望”两个专题论坛,针对当前行业热点进行解读。
■ 大商所党委书记、理事长李正强发言时指出:均衡的市场结构体系已初步建立
大商所党委书记、理事长李正强
在大会开幕式上,李正强发表了演讲。他表示,自2007年大商所在大连成功举办第一届玉米产业大会至今,会议规模不断扩大,产业企业参会比例不断提高,期现货融合不断深化,玉米产业大会已经成为玉米上下游企业、期货公司、投资机构、行业协会和政府部门等深入交流、深度合作、互利共赢的重要平台。
李正强说,多年来,大商所紧紧围绕服务实体经济,在期货品种创新、发挥市场功能、防范化解风险、探索服务产业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有益探索。
一是初步建立综合性期货品种体系,不断完善合约规则制度,持续拓展服务实体经济的广度和深度。截至目前,大商所已上市玉米、玉米淀粉、大豆、豆粕、聚乙烯、铁矿石等16个期货品种,涉及农林牧、化工、能源矿产等多个大宗商品领域,初步形成多个产业链品种体系。在品种研发、上市和维护过程中,大商所坚持面向市场、服务市场,积极适应产业发展变化,不断优化品种合约规则,持续完善业务管理制度,努力满足实体经济发展需求。
二是初步建立较为均衡的市场结构体系,不断提高市场运行质量,市场功能逐步显现。2015年大商所在全球衍生品交易所成交量排名中位居第8位,继续保持全球最大的油脂、塑料、煤炭、铁矿石期货市场和第二大农产品期货市场地位。
三是初步建立比较完善的风险防控体系,风险化解能力不断增强,实现连续多年安全平稳运行。目前大商所已形成一整套有关交易、清算、交割、监察、技术、楼宇设施等风险防控体系,实现了对风险的实时监测、预研预判、持续跟踪和及时处置。经受住了2016年上半年黑色系列商品交易过热的考验。四是初步建立多元化市场服务体系,不断探索产业服务新模式,持续加强和改善行业服务。近年大商所持续大幅降低期货交易成本,对产业企业套期保值实行手续费减免,今年1-8月,大商所通过减收等措施反哺市场12.8亿元。大商所倡导和推动“银期合作”、“保期合作”,支持产业企业、期货公司、保险公司等利用期货平台和工具深化合作,探索推出场外期权试点和“保险+期货”试点模式,其中“保险+期货”被写入了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为了落实中央一号文件,今年大商所进一步加大了“保险+期货”试点工作力度。
他表示,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不断增强,实体企业风险管理需求大幅提高,这也为商品期货市场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2016年国家正式将玉米临储政策调整为“市场定价、价补分离”新机制后,玉米和玉米淀粉期货交投活跃、交易规模达到历史新高;目前参与玉米和玉米淀粉期货交易的生产、贸易、加工、饲料养殖等大型企业超过50家,参与玉米交易的饲料企业生产规模占到全国的15%以上,参与玉米淀粉交易的淀粉企业生产规模占到全国的70%左右;一些玉米企业已开始使用期货点价方式开展现货贸易活动,玉米期货市场功能逐步强化。
李正强指出,国家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一带一路”等重大战略,对国内商品期货交易所提出了转型发展的历史要求。2015年以来,大商所提出以上市豆粕期权、铁矿石期货国际化、场外市场建设等重点工作为抓手,加快向多元、开放的综合性衍生品交易所转型。在中国证监会指导下,在市场和社会各方支持下,目前上述各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下一步,在加快实施转型过程中,大商所将始终坚持服务实体经济根本宗旨,持续建设公开透明的价格体系,支持产业企业更好地利用期货市场,加快建设国际化的大宗商品价格发现和风险管理中心;始终坚持市场“三公”原则,坚决维护市场正常秩序,坚决防范过度投机等市场风险,严肃查处违规交易行为;始终坚持市场创新与市场优化“两手抓”方针,加大生猪等新品种、期权等新工具的研发创新力度,深入推进集团交割等业务管理创新,持续提升市场运行质量和效率;始终坚持共享发展理念,以交易所安全、平稳、高效运行取信于市场各方,努力实现交易所与市场各方的和谐发展。
他强调,当前我国商品期货市场发展既面临重要机遇,同时也存在不少挑战。大商所愿意继续深化与各方合作,通过利用期货价格信号,更好地服务政府决策部门,加强经济预研预判,进一步完善宏观调控;支持产业企业充分利用期货工具,加强风险管理,改善生产经营,坚决防止过度投机。推动会员单位合规诚信经营,创新完善产业服务模式,做好风险管理服务。
■ 大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洪登金认为:大商所有效支持了区域金融中心建设
大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洪登金
洪登金表示,经过二十多年的稳步发展,大商所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油脂、塑料、煤炭、铁矿石期货市场和第二大农产品期货市场。交易所的发展为大连经济发展起到了带头作用,带动、汇集了资金流、人才流,有效支持了大连区域金融中心建设和地方经济发展。
他指出,大连市委市政府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大连期货市场的发展,按照国家“建设亚洲重要期货交易中心”的战略来布局。大连依托背靠东北玉米主产区的优势和东北亚航运中心的地位,已经成为我国玉米最重要的集散地和外贸口岸。大商所玉米期货市场功能的不断提升,市场主体利用的愈发积极,市场参与结构的更趋合理,都为玉米主产区农民种植、销售玉米以及玉米加工、贸易企业开展经营提供了重要参考。上述优势,为大连市和大商所更好的服务玉米产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 全国畜牧总站党委书记、中国饲料工业协会秘书长何新天:充分发挥市场作用
全国畜牧总站党委书记、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副秘书长何新天
应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利用好期货等衍生品发现价格、管理风险。现阶段国家“节源”的政策已经推出,如何在执行好政策的同时做好“开流”工作,把库存的玉米疏引出去,将是去库存的重点。
现在全球玉米市场饱和,通过玉米出口达到去库存的目的困难较大。在玉米后临储时代,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利用好期货等衍生工具发现价格、管理风险,将是我们应当坚持的方向。希望广大企业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为去库存、调结构、促改革献计献策,为促进我国玉米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凝心聚力,共同为产业的良性发展保驾护航。
■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分析预测部处长李喜贵:加快玉米收储制度改革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分析预测部处长李喜贵
玉米收储改革的有几点思考,一是加快玉米收储制度改革,按照价补分离和市场化为导向深化粮食价格形成机制改革,理顺市场价格机制,有利于调节种植结构、抑制进口和促进消费。
二是抓住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车用燃料乙醇市场扩容时机,扩大粮食乙醇产能和使用范围,加快消化稻谷和玉米库存,盘活酒精产能。
三是在今年的秋粮收购重压下,重点要解决谁来取代政策性收储主体,恢复市场化收购能力,防止断崖式下跌风险和大范围“卖粮难”情况出现。
四是建议采取减少粮食投放、储备轮入、加大信贷支持、补贴加工收购等方式,引导市场价格预期,建立玉米价格下跌“缓冲带”,防止 “市场失灵”。
■ 大商所农业品事业部总监王玉飞提出:以创新迎接玉米产业发展的黄金时代
大商所农业品事业部总监王玉飞
大商所农业品事业部总监王玉飞在大会主题演讲时指出,在玉米市场收储制度改革的背景下,玉米期货市场将迎来发展的历史机遇,玉米期货市场正在迅速崛起,为产业客户提供很好的避险平台,大商所将不忘初心,不断创新完善规章制度,满足市场套保需求,持续为产业服务。
王玉飞说,近年大商所农产品期货市场规模稳步发展,客户结构不断优化,风险管理功能继续改善,价格发现功能持续提升。今年上半年,大商所农产品期货平均换手率只有0.9,经受住了大宗商品过热的考验。
据介绍,2016年上半年,大商所农产品期货交易量4.46亿手,约为去年同期的1.8倍,其中玉米和玉米淀粉期货交易量同比分别增长13倍和17倍;农产品期货日均持仓量396.35万手,约为去年同期的1.1倍,其中玉米和玉米淀粉期货日均持仓量同比分别增长5倍和15倍;上半年有7个农产品品种参与交易的法人客户数同比增长,其中玉米和玉米淀粉的参与交易客户数增速排在前两位;上半年豆粕、豆油、棕榈油和大豆品种期现价格相关性分别为0.98、0.93、0.90和0.8,期现价格良性互动,期货价格已成为现货市场重要参考。
她指出,在临储政策市场化改革的背景下,玉米价格波动加大,产业避险需求增加。2016年上半年,参与玉米期货的大型玉米贸易饲料企业增加10余家,参与期货市场的饲料企业产量占全国产量的15%左右,在进入中国500强的12家玉米贸易和饲料养殖企业中,参与玉米期货的8家,占比67%,十大饲料企业有7家参与玉米期货交易。
她表示,为更好地满足产业客户的套保需求,大商所也在不断探索创新。其中一项创新就是玉米集团交割制度。集团交割是指以集团方式进行交割仓库管理,依托集团企业信用建立交割风险分层承担机制,采用实物仓单的交割业务方式。集团交割仓库包括集团交割仓库总部和集团交割仓库分库。总部设立多个具有控股、参股或合作关系的仓储企业为分库,授权分库办理交割业务。大商所已在营口港开展延伸交割试点,自1701合约开始执行,这是集团化交割的一种形式。未来大商所会选取更多的玉米产业龙头企业,作为大商所的交割仓库,共同为产业服务。
她介绍说,集团交割的核心是管理方式的改变,仓库具有集团信用、风险分层、仓单串换等特点。未来集团交割制度的推行将分三步走,第一步将在东北设库,第二步将研究在华北和其他地区设库,第三步将研究信用仓单+基差交易。未来大连玉米市场将以东北港口为中心,通过集团交割辐射全国,引导市场形成以期货价格为基准价格的全国玉米价差贸易体系。
她同时指出,为了让期货市场更好地为产业服务,大商所近年还完善了鸡蛋和玉米淀粉规则制度,以提高玉米产业链期货避险能力。其中玉米淀粉发布了3个交割指南,鸡蛋期货将增加全月每日选择交割和引入车板交割等。
在“保险+期货”服务产业方面,王玉飞表示,美国保险与期货相结合的模式已发展70余年,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农业保险体系,其农业保险种类涵盖150多种农作物。我国“保险+期货”仍处于起步和试点阶段,玉米是首批试点品种。2015年,保监会正式批准了玉米和鸡蛋的目标价格保险,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探索开展重要农产品目标价格保险。目前试点品种不断丰富,涵盖玉米、大豆和鸡蛋多个农产品品种,覆盖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多个农产品主产区。大商所将持续探索,满足农民的增收需求。
她表示,大商所已开始着手研究玉米期权,生猪期货也在持续研究中,相信通过市场各方的不断努力,玉米产业的明天一定会更好。
■ 业内专家指出:行业规模化成趋势
多位参会专家谈到,近年来,产融结合、期现结合的操作模式渐成饲料养殖企业主动经营管理的新方向,尤其玉米“后临储时代”、价格渐趋市场化,规模化养殖亦是养殖业一大趋势。随着大商所玉米、鸡蛋等期货品种功能持续有效发挥,产业企业、金融机构不断探索提升利用期货工具水平,积极创新、利用期货市场在政策改革、产业变化发展中实现稳定收益和转型升级,其中场外期权的创新发展尤为突出。
芝华商业数据有限公司CEO黄劲文认为,目前蛋鸡行业规模化快速发展、鸡蛋期货推出和功能发挥,有效促进了金融与产业的深度结合。一方面,金融投资需要关注产业基本面变化,相关企业根据期货价格、现货价格、基差及历史数据相互验证和修正,以透视行业、寻找价值规律。有市场人士也说,期货等金融工具服务产业,能够促进行业信息透明、市场更趋公平公正。另一方面,金融产品也能服务于实体行业生产与发展,产业企业可以利用期货等衍生品实现自身保值增值;金融机构也可推出产品服务企业,同时利用期货工具转移风险。
鸡蛋期货推出后,品种功能发挥日趋成熟,蛋鸡行业金融创新能力也伴随期货市场的发展不断提升。以“蛋价保险”为例,鸡场向保险公司购买鸡蛋价格保险产品,支付一定保险费用,并约定当鸡蛋价格下跌至某一价格之下时,保险公司按约定向鸡场进行赔偿。一份蛋价保险合同要包括季度、保险约定价、费率、产蛋量和保费等主要条款。而保险等金融机构的风险再通过期货公司于期货市场转移出去。“既促进了农业企业及农民参与期货市场,又解决了保险公司控制风险工具匮乏的问题,取得了积极效果”,黄劲文讲到。
“从实质看,蛋价保险属于场外期权。”黄劲文说,目前已成功交易的面向养殖环节的蛋价保险,实质是看跌期权。未来还可以开发面向下游消费环节的蛋价保险,即看涨期权。据了解,所谓场外期权,是指在非集中性交易场所中的非标准化金融期权合约,是由场外双方洽谈,或者中间撮合,根据双方的需求自行制定的交易和金融性衍生品。市场人士分析,鸡蛋期货推出后,促进了蛋鸡养殖行业的转型升级和发展,无论是常规的期货套保,还是场外期权和“保险+期货”等更深度利用和创新,都是金融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有益探索。随着更多市场主体参与利用鸡蛋期货,将促进国内鸡蛋期货市场的积极发展,进一步完善市场的功能,有助于其功能的发挥。
除了蛋价保险,玉米现货企业也在逐渐开始创新利用玉米期货品种助力自身发展。浙商期货总经理胡军在会上表示,随着玉米临时收储政策调整为“市场化收购”加“补贴”的新机制,市场化的玉米价格波动将较以往剧烈,产业十分需要对冲风险的工具。除了期货,也可借用场外期权进一步优化自己的套保策略,制定符合企业及产品特点的个性化产品。此外,场外市场的发展也能对期货价格形成更好的、综合性的“解释”,利于价格发现功能发挥。
对于“初学者”,胡军认为企业初期可以成为期权的使用者,后期随着运用能力的提高,可以成为期权的提供者。胡军举了一个玉米场外期权的案例,当饲料企业希望能以保护价或更低价格采购原材料时,可以买入看涨期权。如C1701盘面价格是1434元/吨,希望三个月后以不高于1477元/吨的价格采购,需支出相应的保价费用。三个月后,以1477元/吨为基准,如果价格上涨至1600元/吨,可获得123元/吨价格补偿;如果价格下跌,可按市场价采购。
与此同时,从会上了解到场外期权的其他模式,如贸易商希望对额定库存做保值而不想付出较多成本时,可以建立领子期权组合,在持有标的资产的情况下,企业买入虚值的看跌期权做保护,同时卖出一个虚值的看涨期权降低保值成本。
与会嘉宾表示,在传统的大宗商品库存风险管理中,企业管理者运用较多的是期货,如今场外衍生品的出现对传统套保模式也是有益补充、受到较多实体企业的青睐,通过场外期权在保值的同时获得增值机会。但当前场外衍生品期权也面临着价格成本偏高、市场活跃度较低等制约因素。市场人士表示,一方面场外期权模式将愈发成熟、市场参与增多,将为更多企业所接受,尤其“保险+期货”模式推广后,将与场外期权一道形成市场期市利用的新局面。另一方面,玉米期权的推出亦有必要性,场内期权有利于场外做市商做工具组合提供个性化服务,有渠道对冲风险,降低权利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