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江“创客”来袭 看95后大学生如何“玩”出新境界

09.12.2014  11:19

  记者 衣春翔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只有在科技、经济、文化等方面积极创新,才能开创国家发展的新局面。

  “我省拥有70多所普通高校、高职高专、民办高校等丰富的教育资源平台,拥有近百万名在校大学生,开展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潜力巨大。如果能够将这种潜力激发、释放,不但能够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还会对我省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巨大作用。”省科技创新协会学生创新创业分会秘书长郭峰说。

  聚焦如今校园里“清一水”的“95后”大学生,有人说,“他们爱创新,连玩儿都玩儿得很有新意”;也有人说,“他们创新有余,但‘品性’不足。”他们的创新力和行动力到底如何?如何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记者带着这些问题进行了采访。

  挑战杯、机器人大赛、工业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物联网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网络商务创新应用大赛……如今,这样的创新大赛越来越多。而在每一项大赛中,都能看到我省“95后”大学生活跃的身影,一项数据显示,我省大学生近3年来获得各类创新大赛的奖项相较2007年至2010年增加量超过50%。

  创新点亮未来。“到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的国家战略已经制定,集结号已经吹响,我省“95后”大学生们用汗水,用巧思,用激情,踏上创新之路,让青春在创新中飞扬。

  为谈成合作嗓子都练哑了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无论是科学家还是普通人,创新这条路都是充满了荆棘。无论天赋有多么出众,要想走好“创新路”都必定会吃一番苦头。在采访中,一些企业受访者表示,“95后”大学生普遍都是创新有余,但“品性”不足,而“品性”中最缺乏的就是吃苦精神。

  不过,在记者对我省各高校的创新团队进行深入采访后,发现绝大部分的创新团队都能够直面困难、甘于吃苦。哈工大机器人创新基地研发团队的负责人、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得主冷晓琨说:“无论做什么创新项目,都要夯实基础。尤其是一些开始进行创新活动的同学,要不怕苦累,切忌眼高手低。每个人都会经历困难期和瓶颈期,咬咬牙坚持过去就会柳暗花明。”

  对于这个观点,佳木斯大学农乐团队的四名学生牟琳、李思函、张义坤、刘广法深有体会。他们近日在全国大学生网络商务创新应用大赛上获得了一等奖,其项目“三江平原有机农产品网络营销方案”得到了评委的一致好评。“该项目不仅是大赛少有的立足于当地经济发展项目,也是大赛中不多见的已经用于实践并实现盈利的比赛项目,这些学生为这个项目肯定没少吃苦。”大赛评委之一的合肥工业大学经管学院硕士导师姜元春说。

  听到这个评价,四名参赛队员情绪有些激动。牟琳告诉记者,从3月份决定参加比赛开始,团队就选择了一条最困难的参赛方式——让比赛项目用于商业实践,一切让利润来说话。“其实很多商业创新大赛,只需要做出一个商业模型就行,并不一定需要真的去用实践检验。把比赛项目投入实践,会增加项目的难度,必须克服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

  农乐团队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寻找合作伙伴和投资方。“我们都是学生,没社会经验,还要和那些企业家谈合作,实在是挑战高难度。”张义坤回想起当初一家一家企业谈合作的经历,就满脸苦笑。一家合作企业的负责人对记者说,“这几个学生找到我,说要合作。这几个学生嘴挺笨的,不过看了计划书后,我觉得还不错。”

  在比赛答辩阶段,记者发现团队每一个人都能侃侃而谈,能抓住要点回答问题,想象不到他们“嘴笨”是什么模样。牟琳说,这都是和企业谈合作的时候练出来的。“企业负责人的问题比评委刁钻多了,每次我们要去企业谈合作之前,都要花很久的功夫研究这个企业的特点、负责人的偏好、可能提出的问题。我们还要做模拟练习,经常一练习就是几个小时,到了真谈合作的时候,我们嗓子都是哑的,不过很多企业家就是被我们这种精神打动了。”

  有了合作企业,还需要有启动资金。这个处于“纸上谈兵”的项目,虽然可以向学校申请资金,不过审批需要时间。为了让项目早日进入实践阶段,团队四位成员决定花自己的钱来创新。为了让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创新项目中,四位成员不得不“开源节流”。两个学习计算机专业的小伙子,干起了修电脑的兼职。他们通过安装电脑系统和修理电脑来挣取一些资金。为了省钱,四个人吃饭也经常是凑到一起,点两个素菜一起吃。牟琳告诉记者,从参赛到最后的决赛,四个人全都瘦了一圈,最多一个人瘦了10斤。不过李思函却笑着说,“既能够做好创新项目,又能够减肥,这样的比赛还真应该多参加。”

  团队的指导教师,佳木斯大学经管学院副院长李维刚说,“这几个学生真挺不容易的,一上完课就忙着做项目。我给他们项目提出的意见,他们都会第一时间去修改。为了网络界面好看,为了企划吸引人,四个人经常利用周末进行修改,有时连觉都不睡。”

  记者问几位学生,这么拼命只是为了比赛取得好成绩吗?几个学生都摇了摇头,李思函说,“年轻的时候,不吃苦,不创新,将来一定会后悔。”牟琳接着说,“更何况,作为黑龙江的大学生,哪能不为咱们省从‘农业大省’变为‘农业强省’做些贡献呢?”

  创意不只在脑子里“过把瘾”

  让“智能寝室”变成大学标配

  说到“95后”大学生有什么不同,黑龙江大学团委副书记周成刚说,“他们爱创新,在学习方法上爱创新,在科学研究上爱创新,连玩儿都玩儿得很有新意。”不过很多大学生觉得周老师的总结不够全面,他们觉得,自己不但是“创新族”,还是“行动派”。

  在我省高校中,活跃着这样一批“创新行动派”:他们除了上课,还把更多的时间用于创新产品和项目的设计、调研和实施。哈尔滨工业大学“智能寝室”研发团队的崔业璞、王长磊、唐浩誉、陈昂四个大学生,就是其中的典型。对于创新,他们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认准了,就去做。不跟风,不动摇!”

  说到“智能寝室”创意来源,四个大学生都笑了。崔业璞讲起了他的“囧”事,“早上,我起床泡咖啡,总要站在饮水机前等水烧开,出门老是忘带钥匙。于是,我就希望打造这样一个寝室:回到寝室,刷卡进门,房内灯光自动开启;室内空气燥热,窗户自动打开,并启动加湿器;想看书了,自适应灯光调节出最健康的色温;离开寝室,安防系统开启,实现防盗、防火功能;只需轻点手机,就能对寝室实时查看与控制,并接收寝室通过互联网推送的消息。”

  记者惊讶地说,“这些不都是科幻电影中的情节吗?”崔业璞笑着告诉记者,上面的那些构想,如今已经完全实现了。

  崔业璞说,“对于很多人来说,想到一个创意通常只是在脑子里面想象一下‘过把瘾’,可是我们‘95后创新行动派’却不是这样。我们希望把‘创意’变成‘创新’,把‘新想法’变成‘新办法’。”他告诉记者,在有了对“智能寝室”的新想法后,他就开始查阅资料。当了解到利用单片机就可以实现对门、窗、灯等家具的智能控制后,整个大一寒假,他都在自学C语言与单片机的相关知识。

  “得知大学生物联网设计竞赛开始报名后,我第一时间就想到要报名参赛,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的想法,说不定还能拉来投资。”崔业璞说。记者发现,和以前的大学生不同,崔业璞这样的“创新行动派”不会让创新项目止步于比赛,而是要做出真真正正的产品,并推向市场。

  在“智能寝室”制作过程中,团队达成了一点共识:“产品不仅要有实用的功能,还应该适用于工业生产和向社会推广。”为此,团队将“智能寝室”按工业要求进行设计。他们将显示屏界面采用了统一的风格,设备外壳用3D打印机制作,实现零件标准化。在团队成员“吹毛求疵”的态度下,智能寝室整体成型,亲身体验过的人都对此赞叹不已。

  天道酬勤,智能寝室的强大功能和创新理念给评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毫无悬念地荣获大赛唯一特等奖。但崔业璞仍不满足,他说,“行动就要到底,我们还要引入语音控制、提高电池的使用寿命,不断完善智能寝室的功能。之后我们还要申请专利,进行技术推广。最终,我们会将创意变为产品,让‘智能寝室’变成今后大学的标准配备。”

  上报创新项目就有教授指导

  “学校给我支点,我能撬动地球”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整个地球。为激励大学生们积极参加科技创新活动,我省高校纷纷出台各种奖励制度,加大对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指导力度、资助力度。东北林业大学2011级自动化专业学生李双说,“学校所做的一切,撬动的是我们‘95后’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而这些能让我们撬动地球。”

  自动浇花器、会说话的哑铃以及能够解决汽车在冬天打滑的汽车智能撒沙板,这些看着就创意十足、实用性强的科技创新产品并不是全国创新大赛的作品,仅仅只是东北林业大学校内创新比赛的项目。李双的创新参赛项目是自动浇花器,只要把传感器插入土中,就会感知土壤的湿度,湿度低于一定的数值,设备就会自动浇水,高于一定的数值就会自动停止浇灌。李双告诉记者,自从将这个创新项目上报给学校后,很快就有学校教授来进行技术指导,在学校工作人员的帮助下,这个创新作品还申请了专利并且在《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杂志上发表了相关论文。

  东北林业大学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学校十分重视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经费、政策、机制和平台等方面给予学生创新大力支持。自2007年以来,学校已立项425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仅2013年我们学校就立项83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学生基于项目发表论文134篇,申请专利27项,软件著作权4项。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获得的奖励总计680余项。”

  和东北林业大学一样,哈尔滨工业大学也十分重视鼓励学生创新。自2007年该校成为首批开展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高校以来,学校建设15个校内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8个校级创业实践基地,并大力推进实验室时间、空间和内容的全面开放。学校实行以过程评价为导向的管理模式,调动学生主动实践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近三年立项总数达1280项,其中获得国家级资助375项,参与学生3425人次,参与指导教师780余人次。哈工大还设立专项基金资助大学生参加省级及以上科技竞赛活动,“十二五”以来,共获得省级以上奖励3538项,其中国际级681项、国家级1308项、省级1549项。

  哈工大软件学院学生姜文浩说,由于有学校技术和资金上的支持,他的团队在第七届全国大学生网络商务创新应用大赛中获得了特等奖。“我们团队帮助银行改进的手机软件由于技术完善、创新点多且界面友好,不但得到了比赛评委的认可,还得到了企业的认同。我们获得了邮储银行的项目资助资金,供我们下一步继续开发并改进软件,这对我们继续创新创业十分重要。”

  中国高教创新创业教育学会副秘书长、中南大学创新创业指导中心主任杨芳说,“学校开展创新教育必须要搭平台、强师资、建课程、聚合力。但创新创业教育,除了学校要努力,还离不开社会,政府,以及企业的支持。学生的创新项目要能解决企业、社会的实际问题,企业要为学生的创新项目提供支持资金,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青年创新的良性循环。”

  他山之石

  补齐创新教育的短板

  -将专业特长融入创新

  -挫折教育对困难有准备

  -保护知识产权防“借用”

  □本报记者衣春翔

  我省高校在鼓励学生创新方面已经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是当记者随我省高校学生赴北京参加全国大学生网络商务创新应用大赛时发现,全国高校如今无不把鼓励创新作为学校未来发展的基石。相较于发达城市,我省高校在许多方面还有所欠缺。我省还需要学习先进经验,补齐短板,进一步提高我省大学生创新能力。

  问题一:我省大部分高校的专业课程和创业创新课程没有实现有机融合,甚至相互脱节。

  对策: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为了解决该问题,清华大学设立了“创新创业辅修学位”。清华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孙宏斌介绍,该课程为期两年,共计20个学分,主要供校内学生选修,核心课程包括“短暂而密集的跨学科导引课”、“挖掘具体知识内容的方法工具课”等。这些课程除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技术及方法外,还将引导学生如何从自己所学专业出发,寻找创新项目,或是发挥专业特长,组成创新团队,从而实现专业课程和创新课程的融合。

  问题二:我省很多高校的创业创新课程主要以成功教育为主,缺少对失败案例的分析和挫折教育。

  对策:上海财经大学的参赛者告诉记者,他们学校的创新创业课程中,就经常会请学生创业者来讲授创新创业过程中的挫折与教训。“比如我们学校学生车林创办了大学生手机报和点星网,目前已经拥有50万大学生客户和100万元的利润,但他的讲座中,却告诉我们,在他进行商业创新活动之初,虽然获得了30万元的资助,但因为管理不善,血本无归。听了这次讲座我懂得,创新的成功要以失败开始,这让我对于创新过程中的困难更有准备。”

  问题三:我省高校和大学生仍缺乏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对策:记者采访我省很多创新大赛参赛者发现,只有少数大学生在参赛之前就已经为自己的参赛项目申请专利。而各类创新大赛都向社会开放,稍不注意,参赛项目的理念就会被一些企业“借用”。北京、上海和浙江众多高校的参赛者告诉记者,学校为学生建立了完善的创新服务。学生的所有创新项目都会由高校专门的工作人员帮助备案或是申请专利,保护学生利益。据了解,在我省只有东北林业大学有这样的服务。

编辑:刘晓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