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企业“智脑”升级黑龙江“智造”
黑龙江日报讯(魏林张茹艳记者桑蕾)把生产委托给富士康,没有生产线的苹果公司紧握研发和销售两个利润最高点,牢牢地将iphone的巨额利润握在手中。在制造业面临转型的今天,企业研发能力已经成为能否生存发展的关键问题。作为全国老工业基地的黑龙江也正在谋划用企业“智脑”升级龙江“智造”。
黑龙江省首台(套)产品奖励政策自2010年实施以来,截至2014年累计认定132个首台(套)产品,共有128项产品获得1.52亿资金扶持。从今年趋势看,认定的首台(套)产品及奖励资金将有大幅增加。
首台(套)政策是2009年黑龙江省为调动企业和研发人员自主创新积极性,推动企业新产品开发和创新成果产业化,在全国率先出台的奖励扶持政策。按照规定,不分国企民企,只要申报产品通过“首台(套)单价50万元起步”、“技术全国领先”、“一个企业一年上报一台(套)”等9条“硬杠”就能获得评选资格。
“政策实行的头几年申报数量一直停留在30台(套)左右。近两年随着创新发展战略的实施,通过产品创新实现转型升级已经成为大趋势,但是产品创新的风险很大,首台(套)奖励资金从25万元起,产品售价超过400万元以上的最高可获得200万元的奖励资金,极大地激发了企业创新的热情。今年全省共有40台(套)产品申报,经评审,共筛选出26台(套)产品,目前已经上报待批。”省工信委科技处处长王宇介绍,在2010—2014年获得首台(套)认定的132台(套)产品中,已经有75个实现首台(套)后的新业绩,其中35个产品已经实现规模化生产,产品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03亿元。不少认定的首台(套)产品成了企业的主打产品,单一产品占企业经营收入30%以上。
这些产品的生产企业拥有较强的研发能力,大多建立了自己的研发中心,或是依赖自己的研发团队,或是与我省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共建研发中心,积极投入进行产业升级。目前我省共拥有13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76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今年我省还将有一批企业研发中心通过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而按照我省的规划,5年内省内500户企业将建立研发中心。“‘研发中心’是企业的‘智脑’,欧美的大企业都是研发出新品,将生产外包,抢占的是产业链的最高利润点,而我省企业则是生产能力强,研发能力弱。我们下一步的工作就是要帮助企业转变发展思路。”王宇说,省工信委已经连续三年组织了“龙江企业院校行”,为企业和院校之间搭起桥梁,共有200多家企业与哈工大、哈工程、黑大、哈理工、黑科技等院校的科研人员进行了“紧密接触”,并且建立联系,成为合作伙伴。
“我省的科研院校实力较强,全省共拥有37位工程院院士,科技研发能力在全国名列前位。”王宇说,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制造2025”中明确了要支持企业创新、品牌创新、质量创新的发展方向,黑龙江省正谋划将黑龙江工研院和13家国家级企业研发中心组成联合体,打造国家级的黑龙江制造业创新中心,促进全省科技成果转化,用企业“智脑”带动龙江“智造”的发展和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