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国祭书写尊严、认同、信念和希望

13.12.2014  12:32

  2月27日,全国人大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立法;

  6月12日,两岸共接中国远征军在缅甸阵亡将士部分遗骸归葬“回家”;

  7月7日,习近平同志为“独立自由勋章”雕塑揭幕;

  8月31日,全国人大通过设立“中国烈士纪念日”的决定;

  9月3日,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向抗战烈士敬献花圈;

  9月30日,举国上下开展首个烈士纪念日活动;

  11月20日,大连举行悼念甲午战争殉难同胞120周年公祭活动;

  12月13日,全国公祭南京大屠杀死难者……

  在这一年中,无数志士仁人心中那个“可爱的中国”,正在以国家最高形式来纪念战争中牺牲的先烈和死难同胞。

  《论语》里讲“祭如在”,意思是祭祀祖先就如同祖先真在那里。几千年的祭祀传统,牵动着中国人最隐秘而质朴的一种情感,一头系着对亲人的思念,一头连着对未来的祈福和期盼。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发端于家族血缘的情感慢慢延伸,扩展为对同胞同种的深厚关切。经历的苦难越多,这种情感联系便越紧密,关切便越深厚。

  今天,我们公祭南京大屠杀死难者,是对死去的他们负责,也是对活着的我们负责。只有还昨日的他们以尊严,才能保护今日我们的尊严。

  中国是一个有历史的国家,中华民族是一个有历史的民族。一方面是因为这里有未断裂的文明,另一方面是因为这块土地上的人民善于用历史的眼光正视、思考和解决问题,深刻理解“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但在一段时间里,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仅仅成了爱国主义教育的一课。华人作家张纯如用英文撰写《南京大屠杀》,在美国受到各种威胁、恐吓,长期生活在压力之下,这不能不引起我们深刻的反思。

  如果历史只意味着过去,沉淀下来变成固定的知识,印在课本里,那不是我们需要的历史。真正的历史应该活跃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通过它来认同自己的身份、理解自己的民族、解释自己的命运。今天,我们公祭南京大屠杀死难者,是对过去的历史负责,也是对当下的现实负责。只有还过去的历史以认同,才能建立对当下现实的认同。

  “种族屠杀”在1948年被定为国际罪行。诸如南京大屠杀这样的历史惨剧,自古以来频繁上演,进入近现代后,因武器的先进和人类组织化的提升,变得更加剧烈。给这种反人类行为定罪,已成为全世界的共识。尽管从时间上看,南京大屠杀的历史并不遥远,但对历史事实的公然否定或者淡化行为,在某些国家或政治团体中开始蔓延,而且影响着舆论的看法和观点。毋庸置疑,这种行为是与个别团体或个别人的政治利益联系在一起的。

  中国历来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强化对南京大屠杀的记忆,正是对歪曲历史的有力回击,是对正在滋长的恐怖幽灵庄严宣战,是对日渐壮大的国际和平势力的坚定支持。今天,我们公祭南京大屠杀死难者,是对自己的和平发展负责,也是对世界的和平发展负责。只有还自己以信念和希望,才能给世界以信念和希望。

编辑:刘晓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