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重大决策体系奏响黑土地上的交响乐章

02.12.2014  10:42

  开篇的话

  党的十八大以来,省委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跟中央的重大战略部署,做出了一系列带有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决策。2014年,全省干部群众牢牢把握“一条主线”、实施“五大规划”发展战略、突出“三大任务”、推进“四大重点”,全面贯彻落实省委重大决策部署,促进了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为了总结盘点一年来改革发展进程,统一认识,为明年各项工作顺利开局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本报从今日起至2015年1月末,推出大型系列报道“坚实地前行·回眸龙江发展路”。报道将集中宣传解读党的十八大以来省委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以及决策生成的背景、内涵、意义和取得的现实成果,真实、准确、生动展现我省改革中涌现出的鲜活典型和伟大实践,为推动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注入新活力,释放正能量。

  记者 刘荣升 来玉良 曲静

  又是一年飘雪时。辽阔黑土地,漫天飞舞银色精灵,仿佛跳动的美丽音符,演奏着一曲曲龙江人生生不息、砥砺前行的恢弘交响。

  回首即将走过的2014漫漫征程,我们心潮澎湃,思绪万千:

  记得2013年初春,新任省委书记王宪魁在全省领导干部大会上曾动情地说:“我深感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使命光荣”,一定要“倍加珍惜加快发展的好势头,倍加珍惜团结和谐的政治局面,倍加珍惜全省人民奋发图强的积极性”,“从龙江实际出发,奋发有为,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这一年,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深入实施“五大规划”发展战略,推动十大重点产业发展。那一刻,黑龙江奏响新阶段新发展的序曲。

  当时间的脚步迈进2014年门槛时,省委一班人肩负3800万龙江儿女的重托,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跟中央重大战略部署,牢牢把握全面深化改革这一主线,做出一系列带有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决策。高天厚土之间,众手谱写华美的时代乐章,或深沉低婉,或高亢激昂:

  ——准确把握黑龙江的基本省情和发展规律,总结出我省与全国特别是与中西部一般发展规律和发展节奏的差异,作出正确判断和抉择。坚持科学认识省情,着力放大优势、补长短板,确立农业发展“潜力在水(水利工程)、希望在山(生态环境)”的发展方向;提出对俄经贸合作“出口抓加工、进口抓落地,打造跨境产业链”的发展路径;制定“林业经济林中发展,林区工业林外发展,矿产资源开发一点,保护一面,带动全局”等一系列重要发展思路。

  ——紧紧扭住黑龙江发展的主要矛盾,举全省之力发展“十大重点产业”,启动新一轮的产业项目建设攻坚战,使我省在经济下行压力巨大的情况下,仍保持健康平稳运行。围绕解决结构性矛盾,先后做出推进煤城、林区、油城转型发展的系统谋划、系统决策,并制定和完善具体的实施规划;围绕解决体制性矛盾,做出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大力发展非公和县域经济的决策。

  ——适时抢抓黑龙江发展的重大机遇,依托和发挥现代农业、自然生态、地缘开放等特有优势,积极推动“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沿边开发开放、大小兴安岭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上升为国家战略,强化我省在国家全局中的战略地位,开辟发展新路径。

  ——积极顺应人民群众对幸福生活的热切期盼,把造福龙江人民作为一切重大决策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作出抓好“十项重点民生工作”的决策,其中既有改善收入、居住、教育、医疗、社会救助等基本民生需求条件的内容,也有发展公共事业、公共文化、完善社会治理等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内容。

  改革,是龙江发展主旋律。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永无止境。坚定信心,凝聚共识,统筹规划,协调推进,“向改革要动力,向改革要活力,向改革要生产力”的强力音符正响彻龙江大地

  36年前,一个三中全会,改革东风吹绿大江南北,龙江大地一片葱茏。1978年,成为包括龙江人在内的所有中国人摆脱贫困,奔向小康的历史拐点。

  35年后,又一个三中全会,龙江人再次迎来重要历史节点。

  进入新时期,开启新征程,结合龙江实际,如何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如何扭转发展滞后的局面?如何应对经济增速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下巨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如何破解体制性、机制性、结构性矛盾,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省人民?

  站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上,新一届省委领导班子进行着深邃的思考。

  改革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必须向改革要动力,向改革要活力,向改革要生产力。

  伴着2014年新年钟声,《中共黑龙江省委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意见》诞生了。《意见》围绕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六大方向,明确提出16个方面70项具体改革任务。

  这是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纲领性文件,更是我省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2014年,注定成为我省新一轮改革的元年。

  2月8日,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成立,由省委书记王宪魁任组长,主要负责全省改革的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成立8个专项小组,分别由一位省委常委任组长,有关副省级领导任副组长,主要负责研究相关领域重要改革问题,协调推进专项改革政策措施制定和落实,承担领导小组交办的专项工作任务。

  省委书记王宪魁先后主持召开5次领导小组会议,对全面深化改革做出部署,他强调:“我们一定要牢固树立进取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以敢于吃螃蟹的勇气、敢于涉险滩的斗志、敢于担当责任的豪情,敢拍板,能定事,大刀阔斧,攻坚克难,勇往直前,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省委副书记、省长陆昊先后深入四大煤城、大小兴安岭森工林区等地调查研究,多次主持召开省政府常务会议,研究改革,制定方案。

  抓住对我省具有重要支撑作用的重大改革,把有利于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改革举措往前排,我省梳理出321项改革任务、62项改革试点,作为今年全省重点工作,倾力推进。

  改革,成为各级党委和政府工作的中心;改革,成为招商引资的热词;改革,成为百姓街头巷议的谈资;改革,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在几千万龙江人的热议和期待中,一个个改革方案和措施相继出台——

  省政府取消和下放省级行政审批事项354项,清理比例达到51%,以求最大限度减少对市场的干预;

  拿出近百个项目面向社会公开招标,真正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出台全面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意见,明确新一轮国企改革时间表;

  取消非农业户口和农业户口的性质之分,推行居民户口制度,为我省新型城镇化改革铺路;

  ……

  截至目前,11个改革方案得到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

  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党的建设、纪律检查、社会体制、文化体制、民主法治等领域改革同步推进。

  改革,成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统领,成为黑土地上奋进交响乐的灵魂。

  龙江发展史上第一次同时实施五大国家战略。“五大规划”的提出,既强化了我省在国家全局中的战略地位,也成为我省全面深化改革的切入点。“五大规划”发展战略,犹如纵贯于黑土地的五根琴弦,琴弦拨动,琴声高扬

  2月26日,年过货能力2100万吨的中俄同江铁路大桥正式开工。大桥的建设,将结束中俄界河无跨江铁路桥梁的历史,形成又一个我国东北铁路网与俄罗斯西伯利亚铁路相连通的国际联运大通道,改善我国既有国际铁路运输格局。

  7月4日,首届中国-俄罗斯博览会落幕。来自67个国家和地区的11000多名客商参会,我省共签订进出口合同31.5亿美元,签订经济技术合作项目260项,合同利用外资及省外资金683.35亿元人民币。

  11月26日,哈尔滨至叶卡捷琳堡对俄货运包机开通第100班航班。一年间,包机总载货量达2000吨,货值突破2亿美元大关。哈尔滨市已成为国内对俄跨境电商平台数量最多、对俄出口电商包裹量最多和跨境零售出口额最大的城市。

  ——实施《黑龙江和内蒙古东北部地区沿边开发开放规划》,惊喜不断。

  9月2日,《我省全面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意见》通过审议。《意见》以管资本为核心,逐步完善国资监管体系,以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为突破口,全面深化国企改革;以大的时间段为节点,详细量化各项改革目标,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省国资国企改革要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取得突破性、决定性成果。

  ——坚持顶层设计,详细谋划部署,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脚步坚实。

  创新农业经营主体、创新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创新农村金融保险服务、创新农业支持保护政策、创新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推进农业规模化生产、合作化经营、产业化发展、社会化服务,全省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到16万多个,农业企业发展到1755家,土地规模经营面积达5971万亩,粮食亩产提高15%。

  ——《“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规划》实施,效果立竿见影。

  近两年,我省先后推进实施了《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和经济转型规划》、《“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规划》、《黑龙江和内蒙古东北部地区沿边开发开放规划》和《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五大规划”战略的提出,抢抓了龙江发展的重大机遇,强化了我省在国家全局中的战略地位,成为龙江发展历史上第一次同时实施的五大国家战略。

  “五大规划”对上符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对下接地气,符合龙江省情,是对中央精神再学习、再落实的成果,是对省情再研究、再认识的产物。

  “五大规划”抓住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切入点,为我省全面深化改革找到了新起点和落脚点,强化了改革开放的主旋律,突出了改革的重大举措。

  “五大规划”突出发挥了我省资源生态的原发优势、沿边开放的地域比较优势,以及科技创新驱动的后发优势。

  “五大规划”整合了国家级政策,用足用好这些政策,就会形成动车组的叠加效应,为我省经济发展带来强劲动力。

  “五大规划”在整体上构建了全省转方式、调结构的新平台。

  如今,广袤的黑土地虽然已是万里冰封,但“五大规划”战略的推进实施却是如火如荼。“五大规划”就像纵贯于龙江大地的五根琴弦,琴弦拨动,黑土地上奏响雄浑而精美的乐章。

  省委始终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作为难得机遇和强大动力,凝聚起干事创业正能量,转作风,促发展,惠民生,稳中求进的脚步坚实而有力

  这是一次沉心静气的学习。

  这是一次敢动真格的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针对的就是作风之弊、行为之垢。

  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安排,省委始终将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旗帜鲜明地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牢牢把责任扛在肩上,紧紧把工作抓在手上。坚持聚焦“四风”抓整改,一个个求真务实的整改承诺陆续向群众兑现,一张张沉甸甸的整改成绩单呈递到党和人民面前——

  “压缩‘三公’经费8.1亿元,减少因公临时出国(境)317批,1154人”、“查处各类违反八项规定精神问题3447个,处理3917人”、“精简文件39945个,清理评比达标表彰项目4178个,取消或下放行政审批事项7764项”……一组组数字背后,折射出的是全省下大力度抓整改的决心和勇气。

  省委书记王宪魁主持起草省委常委班子整改方案,形成整改路线图、任务书、时间表,并在省级主要媒体全文公示,请群众监督,让群众评判。从整治文山会海、群众办事“三难”和行业“三乱”、“舌尖上的浪费”、“车轮上的腐败”、“会所中的歪风”、奢华浪费建设,到治理干部走读、“吃空饷”、收“红包”、“参赌涉赌”等,紧紧抓住群众感受最直观、反映最强烈的具体问题,定一项改一项,不见成效不松手。

  夯实基层基础,着力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立足拓展渠道,让联系群众“零障碍”,全面推行民情日记制度,推行公开岗位电话、便民联系卡、公示牌等做法,设立受理群众诉求热线电话和网络“民生在线”,让群众的理有地方说、事有地方办、困难有人帮助解决,督促党员干部在访民生、知民情、解民难中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加强乡镇(街道)、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站点)建设,整合服务职能,强化服务功能,实现小事不出村(社区)、大事不出乡(街道),满足群众多样化、专业化的服务需求。目前,全省已建立乡村便民服务中心(站点)9079个、社区便民利民网点3.6万个。

  为了人民、依靠人民;不走过场、不摆形式;服务百姓、取信于民。在真抓实干中凝聚起干事创业正能量,并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准确清晰地设定着符合黑龙江特色的发展时钟: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动龙江科学发展,就是要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坚持“全党抓发展,重点抓经济,突出抓产业,关键抓项目”,坚持投资拉动和创新驱动,加快转方式、调结构、促改革、稳增长,大力实施“五大规划”,一手抓十大重点产业项目建设,一手抓十项重点民生工作,切实提高发展速度、质量和效益,真正走出一条符合龙江实际的发展道路。

  谋划构建“东部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加快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加强铁路、水利、城镇化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深化国企改革,四大重点奏响发展篇章

  11月8日, APEC加强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对话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对话会的定调清晰勾画了“一带一路”实施蓝图,中国在此期间扮演了重要的牵头人角色。我省研判自身优势与历史机遇,适时提出建设东部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充分发挥黑龙江与俄罗斯毗邻的地缘优势和“北开”传统,依托绥满、大连至同江铁路、黑龙江沿边铁路三条铁路干线和俄罗斯西伯利亚大铁路形成的欧亚大陆桥“东部通道”,在我省规划建设连接亚欧的东部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

  这不仅是一条商贸物流带,更是一条产业聚集带。以此为依托,我省坚持“出口抓加工、进口抓落地”,积极打造跨境产业链,建设境内外产业联动、上下游产业衔接的跨境产业投资合作基地,推动沿线地区产业转型升级和承接外向型产业转移。抢抓历史机遇,这一条经济带的构想已清晰可见:创新加工贸易模式,鼓励中俄双方互相投资兴办实体企业,引导企业提高在外合资合作比重,壮大加工贸易、服务贸易、技术贸易,推动对俄经贸转型升级;打造跨境园区和跨境产业链,深化中俄能源资源合作与开发,推动境内外加工园区按照产业分工、产品配套组织生产,将境外园区生产的初级工业产品或半成品拿到我省进行深度加工,再把这些产品销往国内、国际市场,形成跨境产业配套体系、产业链分工合作体系;加强进出口产业园区建设,积极推进哈尔滨综合保税区、牡丹江源丰物流园、大庆俄油气石化产品加工园等境内产业园区,以及俄罗斯乌苏里斯克经济贸易合作区、跃进工业园区等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建设,搭建对俄合作载体和平台,引导进出口产业向境内外园区集聚;构建外向型现代产业体系,吸引和承接国内外产业向龙江转移,大力发展绿色食品、新材料、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煤化石化、矿业经济、林业产业、现代服务业等“十大重点产业”,重点扶持电站成套设备、重型装备、数控机床、生物医药等大型出口加工企业,提高高端产品出口比重;优化外经贸布局,发挥东部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载体作用,巩固俄罗斯市场,拓展欧洲、东北亚及其他地区市场,提升龙江对外开放水平,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打造外向型经济发展新平台,争取全省贸易额到2015年达到250亿美元、到2020年达到500亿美元、到2025年达到700亿美元。

  以“东部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为引领,放眼东北亚大舞台,黑土地正在奏响全面发展的乐章。

  加快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全面落实国家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加强铁路、水利、城镇化三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正在合奏出一曲昂扬向上的发展乐章,让3800万龙江人民的梦想照进现实,也将给中国、给世界奉献一个与众不同的黑龙江。

  2014年,中国农历马年,这一年,勤劳、勇敢、智慧、团结的龙江人民,以龙马精神浩荡前行,紧握“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之缰,驾驭经济社会发展的红鬃烈马,追风逐日,挥汗疾行。疾风知劲草,路遥识马力。黑龙江——这个中国最北、纬度最高的省份,正在快马加鞭,向着2015年喷薄欲出的一轮朝阳,奋力地奔跑!

编辑:刘晓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