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沃土 绽放科技芬芳 ——黑龙江工程学院科研助力经济发展

25.12.2014  12:45
  科研之树,硕果压枝: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近年来,黑龙江工程学院教师承揽高层次科研项目的数量在不断增长。
  “智慧城市”建设、云计算与大数据处理、光电子技术应用……学校开展对外科技服务的范围在不断拓展。
  实践沃土,绽放科技芬芳。
  “学校按照‘需求导向、项目牵引、开放合作、协同创新’的科技工作定位,面向区域经济和行业企业开展‘立地’的应用技术研究与服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黑龙江工程学院校长张洪田说。
  面向区域经济 开展协同创新
  路面再生利用和道路养护新技术,是黑龙江工程学院“交通运输工程”学科的一个研究方向。该校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依托寒区道路养护技术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寒区道路工程技术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在多年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中,形成了较强的学科优势。2013年8月,哈尔滨市政府对红旗大街进行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重铺施工,该校受托为其提供全程技术支持,采用国内领先的一体化铺装新设备和新工艺,经济、绿色、环保,不仅使旧路面材料得到了充分的回收和利用,还可节省大量路面材料。
  结合北方气候特点,该校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同黑龙江创奇建筑材料有限公司在寒区特种涂料等领域开展了协同创新。双方在企业生产车间共建了“寒区特种涂料新技术研发中心”,学校教师深入生产一线,与企业技术人员协作研发新材料。如今,无污染、性能优良的新型水性隔热保温涂料已走向市场,并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在黑龙江工程学院,像这样利用学科优势,积极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展开多元深度合作,推进协同创新的院系还有很多。他们利用学科优势拓展服务范围,围绕社会需求和工程项目开展产品研发、技术攻关、技术服务,服务社会能力日益增强。
  依托优势学科资源,学校的监理公司、测量工程公司积极开展科技和社会服务,每年承担的高速公路、土地整理、高速铁路等大项目、高技术项目多达十余个。今年,测量工程公司完成的“哈齐铁路客运专线基冻胀变形监测”项目,荣获省测绘地理信息学会颁发的“2014年优秀测绘地理信息工程金奖”。
  如果说,科研成果直接转化为生产力,是为企业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助力,那么通过科研项目为地方政府提供智力支持,则是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插上了“隐形翅膀”。
  2013年,哈尔滨市启动“智慧城市”建设。一个重要环节就是管网普查和“智慧管网”系统建设,为政府决策提供更科学更有效的参考。黑龙江工程学院承担了其中四个测区的普查任务。此次智慧管网平台建设采用了全国最高等级的三维管网,精度标准高,在哈市尚属首次。两年时间里,参与项目的教师在完成紧张教学任务的同时,还要探测、采集1224延长公里的地下管线数据信息。“通过参加产学研项目,教学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都得到了较大提升。”参与项目的老师们感触颇深。
  迄今为止最完整的“哈尔滨市环境基础信息数据库”,及根据该数据库制作的《哈尔滨市基础环境保护地理信息图集》,也是由该校测绘工程学院牵头组建的项目组完成的。
  这个项目组已经相继开展了“哈尔滨水源地监测管理信息系统”等七个课题研究,去年又完成了国家“十二五”课题《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中的“松花江出境段水环境信息系统开发与技术支持”项目,这是我国环保领域层级最高的环境地理信息化建设项目,将为黑龙江省和哈尔滨市未来的环境信息化建设提供理论和技术储备。
  优化平台建设 为科研提供有力支撑
  “近年来,我校教师科研成果的数量和质量不断提升,科技创新人才的脱颖而出,与学校日趋完善的科研平台、奖励机制和良好的科研氛围密不可分。”黑龙江工程学院副校长董莉向记者介绍。
  寒区公路养护技术省级工程研究中心、空间地理信息省高校重点实验室、汽车运用与智能交通技术省高校重点实验室、云计算与大数据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科研平台犹如雨后春笋茁壮发展,形成了由省级和省高校科研基地为引领,以校级科研基地为基础的科研平台建设体系。
  云计算与大数据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在中心带头人、龙江学者齐浩亮博士的带领下,团队先后在信息检索、信息过滤、抄袭检测等方面开展了深入研究,获得多个国家级课题立项。今年,“鹰眼抄袭检测云计算公共服务平台”项目又入选省教育厅科技成果产业化前期研发培育项目。团队先后承担了世界500强企业——富士通集团、国家级搜索引擎——盘古搜索公司等知名企业委托的项目。面向信息过滤的“字节级特征提取方法”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相关技术已在腾讯问问中应用。数字城管、公安系统数据挖掘等项目也开始服务地方发展……在TREC、NTCIR、CLEF等美国、日本、欧盟组织的国际竞赛中,该团队也取得了优异成绩。自2008年起,团队每年在国内外微博检索、跨语言信息检索、抄袭检测等评测中,都会拿回一项“第一”。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黑龙江工程学院不断优化的科研平台建设,高度整合的科研资源,日益完善的科研考核、评价和奖励制度,释放了人才、资源等创新要素的活力,极大地激发和调动了广大教师投身科研工作的热情和潜能。
  “学校建立了光电子技术研究所,购买了先进的仪器设备,每年还有专项博士科研基金、青年科学基金资助。良好的科研环境,为我们的成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学校最年轻的教授李林军博士,已经挑起了光电子技术研究所所长、光电子技术及应用实验室负责人的重担。
  光电子技术创新团队这支年轻的科研团队,已经累计发表SCI论文35篇,承揽各级课题30余项,荣获包括“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类)一等奖”在内的10余个奖项。该团队与省电网公司在SF6气体分解物光谱检测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可以同时测量二氧化硫和硫化氢两种气体,测量精度接近1ppm,解决了电网密闭气体六氟化硫分解物测量精度的相关技术问题。
  多学科交叉协同创新,在黑龙江工程学院,一批结构合理、有发展潜力的科技创新团队日益壮大。汽车电控技术科技创新团队就是其中之一。该团队成员来自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等院系,涵盖了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等学科,根据项目需要,随时吸纳相关学科领域的教师加入团队。近年来,团队获得各级立项32项,申报国家专利19项。承担的 “基于GPS的汽车稳定性控制系统研究”、“内燃机轴系断裂在线诊断装置研究”等重点项目,研究成果应用于船舶、汽车、铁路等行业技术领域,帮助行业攻克技术壁垒、解决企业工程技术难题。
  科研促进教学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黑龙江工程学院始终坚持科研与教学紧密结合,力争实现相互促进、相得益彰。面对互联网时代学习方式与教育模式的全新变革,学校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成立了“在线教育实验室”,依托教师在大数据挖掘方面的科研基础,开展在线教育相关技术、在线课程设计、在线教育管理与运行技术的研究。经过科研团队的持续攻关,“MOCC”(慕课)平台抄袭检测功能完善、慕课搜索引擎已经取得实质性进展。
  为构建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的“MOCC”资源,让更多的学生分享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学校开设了《C程序设计》、《数据结构》,并与国外教师合作开设了《Python程序设计》等“MOCC”课程。这些课程深受学生的喜爱。学生在给老师的QQ留言中表示,“每次上完课都感觉意犹未尽”,“在参与讨论中获得了强烈的满足感和成就感。”通过科研与教学的良性互动,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新精神。
  黑龙江工程学院坚持将优质资源向学生开放,鼓励学生提前进实验室、进课题组,使得越来越多的学生有机会参与项目研发,有条件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2011级学生刘焱妍从大二开始,就整天窝在教学实验楼的“730基地”。在老师指导下,她的研究项目“晶体管特性曲线及参数综合测试仪的研制”先后参加了电子设计大赛、“博创杯”及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等赛事,并成为她的毕业设计课题,研究成果具有广阔的商业价值。
  在第26届太阳岛雪博会上,3D打印技术带来的《雪花姑娘》模型成为新的亮点。3D打印机的“产地”,就是该校机电工程学院的机械创新实验室。这里,活跃着许多“工程学人”科技社团的学生。大一入学,学生就可以参与3D打印机的机械结构部分搭建,经过系统专业学习的高年级学生,则可以进行核心控制部分的设计。
  机电工程学院2011级学生杨帅接触3D打印机已有两年时间。在申报全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时,他利用3D打印机制作了两个汽车前灯罩,用时仅30分钟。在第四届国际仿人机器人奥林匹克大赛暨第十五届全国机器人锦标赛上,学校参赛队利用3D打印机给机器人做了一只更加契合的“拳击手套”,一举夺得拳击比赛的二等奖。
  近两年来,学校共有800余名学生获得国家级奖项49项,省级奖项211项。其中,在第八届“飞思卡尔”杯全国大学生智能车竞赛中,学校“睿龙科技代表队”在参赛的117所大学、190支队伍中,获得了国家级一等奖和国家级二等奖各1项的优秀成绩;学校在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全国美术作品展(漆画)、“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等比赛中也屡创佳绩、硕果累累,尤其是在全国美术作品展(漆画)中,学校“肖禹蓁工作室“推荐的2项作品获得优秀作品奖。
  教师将科研中积累的经验、方法、案例充实到教学中,传授给学生,反过来也促进了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教学水平的提高。学校教师在多项全国教学大赛中获得佳绩,青年教师刘妍荣获“中海达”杯第七届全国高等学校测绘专业青年教师讲课竞赛特等奖,青年教师马兴国和王晓宏荣获“全国第五届基础力学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二等奖。
  “科技成就梦想,创新引领未来”。而今,科技创新的道路上,黑龙江工程学院的师生们正以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拼搏精神,勇攀科学的高峰;科技兴校的征途上,黑龙江工程学院正以立足发展、面向未来的务实态度,开启崭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