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梦“龙江丝路带”开启时代新征程
2015年8月17日,哈齐高速铁路正式通车运营。本报记者陈贺摄
一、在遥远的古老中国,丝绸之路在世界版图上拓展延伸,诉说着沿途各国人民友好往来、互利互惠的动人传说。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千年的丝路辉煌穿越时空,走出历史,走向今朝——一个新的战略构想再现世界版图: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一带一路”战略开启。踏着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足音,走近你我,走向未来。
二、地处祖国边陲的黑龙江,在听到“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那一刻,怦然心动,热血沸腾:这是一次发展之机,这是一次开放之旅,这是一次超越自我、实现振兴的再出发。
开放早已写进龙江的发展史。早在1928年5月,哈尔滨火车站就出售直达欧洲各城市的火车票。这一站,连通西伯利亚大铁路和中国各线铁路,成为当时亚洲最繁忙的火车站。今天,“一带一路”愿景召唤各国人民从哈尔滨再度启程,携手同进,共创繁荣。
三、站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龙江儿女以全面开放的全球视野,登高望远,审视自我,精准定位。
2014年4月,省委超前谋划,主动作为,不失时机地提出了构建“黑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总体设想,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战略规划,抢搭国家新一轮扩大开放这趟列车。
2014年8月,凝结着智慧与汗水的《“中蒙俄经济走廊”黑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规划》出炉,这是我省推进丝路带建设的总蓝图、路线图和施工图。
随后,国家发改委在“一带一路”战略布局中,将我省规划的主要内容纳入中蒙俄经济走廊。“龙江丝路带”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5年4月13日,“黑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推进工作会”明确提出,把“龙江丝路带”建设作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总抓手,全力以赴抓好推进落实。
自此“,龙江丝路带”走下蓝图,走进一场波澜壮阔的生动实践。
四、任何一种伟大的实践,不仅源于思想的引领,更源于脚踏实地的奉献;不仅源于顶层的英明决策,更源于大众群体的务实行动。
在第二届中俄博览会暨第二十六届哈洽会上,“龙江丝路带”无疑是最热的话题,最靓的风景。“东部陆海丝绸之路重要节点龙江出海口——中国抚远”,“绥芬河+符拉迪沃斯托克自由港龙江便捷出海新通道”……撞进人们眼帘的不是一幅幅巨型标语,而是龙江上下紧跟省委决策步伐,践行“龙江丝路带”的决心与行动。
哈尔滨:构建对俄合作先行区;大庆:绿色油化之都,天然百湖之城;绥化:农区现代化;大兴安岭:筑牢北疆绿色长城,拓展中俄贸易通道;同江,打造“龙江丝路带”重要节点;伊春:绿色生态之都……各地市结合自身优势,对接“龙江丝路带”,产业定位愈发清晰,发展目标愈发明了。
进军的号角如此响亮,前进的脚步如此铿锵。
五、一个个振奋人心的镜头,在龙江大地上依次呈现——
2015年8月17日,哈齐高速铁路正式通车运营,这是我省第一条省内城际间客运专线;
截至2015年10月底,中俄同江铁路大桥累计完成投资18.4429亿元,完成总投资的71.37%;
2015年12月22日,哈尔滨新区获得批复。这是今年国务院批复设立的第5个国家级新区,也是我国唯一以对俄合作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和最北部的国家级新区,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大举措和战略支点。
……
滚滚行进的车轮,铺开了“龙江丝路带”的崭新画卷;巍然耸立的大桥,见证着新时代下的龙江奇迹。
六、“看中国地图,黑龙江是夹角;看世界地图,黑龙江就是东北亚的腹地。优势和劣势,就在转身之间。”
“龙江丝路带”无疑承载着老工业基地“转身”的重大使命。
刚刚结束的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更为“龙江丝路带”建设指明了方向:围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吸引承接产业转移、发展跨境商贸物流、搭建对外开放平台等工作,做好对上衔接争取,加大产业对接力度,抓好重点项目建设,以大通道、大物流、大产业、大平台促进大开放、推动大发展。
“龙江丝路带”必将成为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的希望之路。
或许无人知道古丝绸之路走过了多少沧桑,但新时期的“龙江丝路带”注定要完成这次遥远而神圣的行走。3800万龙江儿女正以其解放的思想、睿智的胆识、顽强的行动站在起跑线上,蓄势腾飞,再创辉煌。(记者王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