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市大同区精准培训引导农民标准化种地

06.07.2015  11:13

        本网讯(赵敏黾)  “葡萄,产量上来了,却不甜了,没人愿买。”日前,在大同迎七一科普大讲堂上,大同镇的孙文青提出了这个问题。 
        “你这是膨果期没管理好,甜度就没了。”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教授李德泽回答了孙文青的提问。 
        这种一问一答的讲课方式,如今在农民中深受欢迎。 
        农民都希望自己用汗水种出的农产品能卖个好价,而农产品有好口感,才有市场。在这一点上,市科协想出了“点餐式”培训,即老师讲课前先把生产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来,专家和教授给以回答,再结合这些问题以图文并茂的PPT课件,从高端品种选择、育苗技术、完善设施设备、纳米地热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等方面,详实而生动地为农民上一堂实用课。 
        “点餐式”培训效果如何? 
        大同镇一村的村支书王胜功告诉记者,以前组织农民听课,人是来了,可不是玩手机,就是睡大觉。为啥?农民种啥的都有,专家、教授只照着书本讲,离农民的实际情况很远。现在不一样了,农民有啥问题先提出,专家给解答。农民一听对路,所以每次组织听课,手里有活的也放下,早早就来到课堂。特别是一些大户,都相信技术、相信专家的话。 
        专家、教授的课,不仅讲进了农民的心里。他们还以己为例,把自已研究出来适合本地的新品种,拿到课堂上让农民品尝,在农民接受的情况下,在农民中推广。而且,从栽种到收获都进行跟踪和技术指导。结果,这种以“标准化”模式种出的农产品,市场占有率都很高。近3年来,全市采用的专家推荐的玉米、水稻、果蔬等农作物新品种上百个,受益农户上百万人。 
        农业标准化是以农业实践经验为基础,运用简化、统一、协调、优选的原理,以科研成果和先进技术为依托,为农业产业建立健全规范的工艺流程和衡量标准,并通过制订标准和实施标准,使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都纳入标准生产和标准管理的轨道。建设和完善农业标准化体系的目的,是指导、规范农业产、加、销等全部活动,以提高农产品及其加工制成品的质量,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实现经济、生态、社会效益最大化。 
        农民种地,只有从高精端入手,在少而精的情况下,效益才能增大。让胡路区种田大户丁德忠说,农产品现在讲究的是质量,特别是果蔬,质量要比数量更重要,为啥?口感决定市场呀。 
        大同区的王胜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前一栋冷棚提子产量能达到3000斤,但每斤只能卖到两元钱,一栋棚子出6000元。后来改了品种,一栋产2300多斤,一斤能卖到6元钱,一栋提子能卖1.4万元。前后对比,相差8000元。再说水稻,一亩相差600多元。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的效果相当明显。 
        种地,如何变数量型为质量效益型?那就是,引导农民向“标准化”生产迈进。据市科协的有关负责人讲,科普惠农讲堂是市科协2015年重点品牌工作,是为进一步促进我市现代农业发展,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指导棚室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又一举措,更是推动实施农民科学素质行动的重要载体。每次培训前,专家们都走村串户,深入田间棚室,了解农民技术需求,根据农民需求有针对性地因时培训、因人培训,这种“流动式”课堂、“点餐式”培训,得到广大农民的认可和响应。 
        通过“流动式”课堂、“点餐式”培训这种方式,把科技送到更多农民手中,为大庆农业提质增效提供智力支撑。市科普惠农大讲堂自去年年末开办至今已开展了15期,内容涵盖了棚室生产、露地果蔬等众多领域,共培训农民2000余人。 
        八一农垦大学教授李德泽说,农业标准化生产是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是运用现代科技成果改造传统农业,以现代工业理念谋划和建设现代农业的发展过程,对于促进农业与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意义重大。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有利于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促进农业生产过程,提高农业生产组织管理水平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有利于优化农业生产要素的配置,促进优势农产品的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和科学化管理。总之,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