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亚洲繁荣带来希望(钟声)

15.04.2015  19:16

  亚投行收获世界认同,深层次的原因存在于经济之外,在于中国以实际行动展现了开放包容的精神,践行了“开放的区域主义”原则

  4月15日是很多人翘首盼望的日子,因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数量将最终敲定。从2013年10月中国提出筹建亚投行倡议,到2014年10月签署筹建亚投行备忘录,再到今年3月以来出现的意向创始成员国申请新热潮,亚投行在国际舞台吸引的关注度持续不减。

  梳理各国、各领域人士围绕亚投行发表的种种言论,一个基本的趋势是,支持参与的热情在增加、近乎情绪化的抵触在减少,建设性的意见在增加、无缘由的猜疑在减少。这种转变之所以出现,首先是因为越来越多人开始意识到,亚投行的出现恰逢其时,符合发展需求。

  一方面,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不仅总需求庞大,而且在现存国际金融体系中常处于“不受待见”的尴尬位置。英国《金融时报》指出:“基础设施建设存在资金上的缺口,国际金融危机的一个后遗症是银行不再为此类项目提供融资,现在很少有银行愿意为长期投资融资。”随着美国退出量化宽松,部分资金撤出新兴市场,亚洲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缺口更加凸显。

  另一方面,亚投行的出现能够补充现有国际经济秩序。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现有多边金融机构并非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业务重点,因此同亚投行可以呈现互补共进、协调发展的局面。同时,亚投行的运营模式创新,还能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例如,亚投行将考虑引入公私合作伙伴关系模式,实现私营部门的参与,更好地支持低收入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

  亚投行收获世界认同,深层次的原因存在于经济之外,在于中国以实际行动展现了开放包容的精神,践行了“开放的区域主义”原则。正如分析所指出,亚投行作为一个合作平台,将为不同的国家提供不同机遇——亚洲一些中小国家第一次获得了置身类似国际机构的机会,卢森堡、英国等传统金融大国获得了巩固竞争力的机会,澳大利亚、巴西等矿产资源丰富的国家获得了扩充市场的机会,沙特、卡塔尔等主权财富基金存量庞大的国家收获了稳定的投资机会……

  在亚投行筹建上的做法清晰表明,中国作为大国,将为地区和世界和平与发展承担更大责任,而非对地区和国际事务谋取更大垄断;中国强调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这并不是一句空话,而是以实实在在的行动为支撑。

  “上个月我走访了中国的一些偏远地区。因为联通性的改善,人员、商品、思想开始自由流动,这些地区正日益变得繁荣。亚投行能将类似的益处带到亚洲其他国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13日发表《亚洲的多边主义》一文,道出源自中国的感悟,也说明了经济发展的基本道理。

  亚洲的繁荣,寄望于基础设施建设的先导。所以,大家格外欢迎亚投行,加入亚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