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化肇东:拆除“阻隔墙”铺就幸福民生路

21.07.2014  10:38

  黑龙江新闻网讯(付小良车彦旭)自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肇东市通过大力开展“双联双包双进”、“开门接访”、“十大专项整治”等活动,提高全市各级党政组织和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解民难、排民忧、连民心、顺民意,畅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使群众的话有地方说、事有地方办、困难有人帮、问题有人管,使党的群众路线在基层得到贯彻落实,把改进作风的成效真正落实到基层和群众中去,真正让群众受益。

  拆除“阻隔墙”畅通融入群众“最后一公里”

  肇东市“双联双包双进”活动开展几个月来,全市5000干部齐下基层,沉下身坐上热炕头、弯下腰坐上小板凳,与群众唠家常、听群众诉心声、为群众解难题,使干群的心更近了、情更浓了。

  农业银行肇东支行在此次活动中包扶海城乡靠山村。几个月来,农业银行与靠山村噶上了亲家,每周都要串上几回门,通过细致的调查走访,村里的大事小情,他们都“了若指掌”,遇到了谁家有困难,他们都第一时间帮忙,宛然成了村里的大管家。

  “我们真切地感到靠山村典型户的致富引带作用正在发挥,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信心正在恢复,不和谐户正在变得和谐起来,民意诉求的渠道正在畅通起来,良好的屯风民风正在树立之中。”农行肇东支行行长张纵操说。

  为发挥金融系统在“包联”中的作用,打通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农业银行在海城乡六个行政村建成六个金穗惠农服务站,使村民足不出村就可享受到免费支取小额现金、转账、消费、缴纳新农保、支取新农保等基础金融服务。截至目前,在全市已建成203个这样的金穗惠农服务站。

  建立“直通车”畅通群众诉求“最后一公里”

  走出去、请进来,让群众的话有地方说,让群众的意见得到重视、建议得到采纳,解决政府听不到群众声音、群众诉求传不到政府的问题,使一切工作都体现群众的意愿、代表群众的利益,架起领导干部和群众之间的“连心桥”。

  为贯彻畅通群众诉求“最后一公里”,肇东市实行开门接访和定期下访制度。市委书记于每月10日,市长于每月20日,在市信访局亲自接访群众。建立市级领导信访接待日制度,周一到周五按照固定顺序雷打不动接访群众。在执法监管部门、窗口单位、服务行业、乡镇和社区设立专门信访接待室,单位主要领导每周一安排1天时间接访群众,每个工作日都要安排一名领导干部8小时值班接访。市级领导按照工作分工,坚持每月至少3次深入到矛盾比较集中、问题比较复杂、历史遗留问题较多的地方调查研究,掌握群众诉求,倾听群众呼声,了解民情民意,同基层干部群众一起找问题、理思路、议对策。

  同时,该市还开通7711365民意电话专线,设立民意网站、民意微信,打造“一头连市委政府、一头连千家万户”的群众诉求平台,全年365天、全天24小时不“下班”和“放假”,建立“5分钟响应”机制,在第一时间答复、处理群众诉求问题,把7711365建成政务服务“110”。

  几个月来,肇东市解决32件当前群众反响强烈的问题和特殊疑难信访积案,用于化解信访积案的财政投入资金达1700万元,在群众中引起了良好反响。

  种好“责任田”畅通为民办事“最后一公里”

  立足整治“特权病”、“冷漠病”、“懒散病”,突出执法监管部门、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重塑业务流程,改进服务方式,打通群众办事关卡,打造尽职尽责、高效快捷、阳光透明、便民利企的政务服务新模式,切实解决“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问题,及时化解老百姓的难心事、愁心事、烦心事。

  通过亮出权力清单和办事流程,让权力运行在阳光下。该市在“中国·肇东”网站设置政务信息公开平台,按照“哪个部门有权力就公开哪个部门,哪个环节有权力就公开哪个环节”的原则,逐个单位向社会公开部门职责、办事流程、办理时限及每项权力、每个环节的具体负责人,每个部门设立一部“岗位电话”,使群众有事能够找准门、找对人。对直接涉及群众利益的68个部门的430项审批事项和74项收费项目进行全面核定,取消不必要的审批和收费项目,通过政务信息平台向社会公开。目前,全市共有行政审批项目370项,其中行政许可类260项,非行政许可类110项,较2013年末精简了60项。

  建立部门履职群众评判机制。以向群众汇报、请群众评判、让群众满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组织执法监管部门、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按照“审批项目全省最少、收费标准全省最低、办事流程全省最简、工作效率全省最高、社会评价全省最好”的“五最”要求,在新闻媒体公开承诺,对各部门单位承诺兑现和履职情况,组织熟悉该部门单位工作的“两代表一委员”、服务对象和该部门单位干部群众进行量分评价,根据得分从高到低排出名次。评价活动每年组织一次。对评价结果较差、问题突出的,市委对其负责人诫勉谈话,督促查清问题、整改解决。二次评价结果仍较差的,对领导班子予以调整。

编辑:王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