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购保健食品乱象亟待整治

27.11.2014  12:16

 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网上销售保健食品已经成为保健食品购销新途径。由于网络销售保健食品的法律法规相对滞后,目前,网络销售假冒保健食品案件高发,问题不容忽视。当保健品的忽悠遇见真假难辨的网络,身为消费者,又如何幸免?

  记者 于京玄

  价格动辄上千元的“高科技”保健品成本不过几毛钱;购买之前态度殷勤、百般保证,交钱之后则翻脸不认人;没有凭证加上异地购买,消费者维权不易……假冒伪劣保健食品选择网络大行其道,游走在政策边缘,可谓陷阱丛生。

  网购中了连环套

  数千元打了水漂

  家住草场坡长安壹栋小区的张先生告诉记者,近期他回父母家,意外发现,家里气氛有些不对。追问起来,父亲面露尴尬,母亲则有些气愤。

  原来,父亲花了800多元钱在网上购买了3瓶 “玛卡胶囊”,该产品号称有抗疲劳、增强体质功能。但一个月吃下来,老先生发现不但没有什么功效,还动辄脸红气喘。对此售后客服解释说:“可能你的身体有耐药性了,您要不试一下我们的升级版产品,一定有效果。”张老先生心想,既然800多元都花了,就再试一下,于是又订购了1500元的“第七代”产品。

  一个疗程的“新产品”吃完了,依然没有多少效果。张老先生再次打电话质询时,客服推荐了一位“权威专家”, “专家”在细细询问了张老先生的年龄、病史、生活习惯等细节后,表现得“十分焦急和意外”,郑重地说:“我们这产品销售了四五年了,这种情况一年也就遇上你这一个,可能是个人体质有差别。这药你先不要用,我给你开一个强力疏通的配方。用了这个配方之后,再用之前的药才能达到效果。”由于对方“专家”言辞太过恳切,张老先生又心动了。

  这时,张先生的母亲觉察出有些不对劲,劝老伴不要再继续用这个产品了。而张老先生则觉得,如果现在放弃了,那么之前花的钱都白费了。老两口为这件事,在家里吵得不可开交。因为老太太把银行卡藏了起来,张老先生整天在家里挂着臭脸,觉得老伴心疼钱,不顾及自己的身体,不相信“科学”,坚持声称很多媒体和名人推荐过“玛卡”,是和人参一样的天然保健品。

  在听完父母的情况后,张先生立刻上网找到父亲买药的网站。但是,在听完张先生的质问后,这家操着广东口音的客服小姐竟然说,“你好可笑哦,我们这里没有你的任何购买记录,你不要找事好吗?”张先生要求退货,对方却翻脸不认人,坚决声称自己的产品质量是没有问题的。几番激烈争执之后,这个客服电话再也打不通了。

  张先生生气之余又觉得庆幸:还好发现得早,父亲没有再继续购买“专家”所推荐4200元的配方。

  在高新区从事软件开发的陈先生也发现,父母最近经常在QQ上与一帮老年朋友交流,还频频到银行取钱。担心父母投资上当的陈先生一问才知道,父母所加的“柔力球”QQ群里都在网购一种神奇保健品叫“天曲”的产品,据说它是利用了“航天生物”技术,是菌株搭乘“神舟一号”飞船遨游太空后变异产生的生物活性物质,每天吃4片,连续吃一年,治疗老年人心血管疾病有奇效。但是价格很贵,要4000元人民币。陈先生上网一查才发现,该产品只是用富硒红曲米和淀粉做成的,生产成本一盒不过几毛钱,早已经在五六年前就被媒体报道过。

  大多添加违禁成分

  多服甚至危害生命

  今年7月份,市食品药监局收到一份群众举报。家住三桥的田女士反映,她在上网时通过某搜索引擎,购买了很多人评论的“燃脂糖胶囊”。但服用后身体出现了状况,怀疑产品可能有问题。在检验样品后,食品药监部门工作人员发现,这种“燃脂糖胶囊”非法大量添加化学药物“盐酸西布曲明”,如长期服用,可诱发心律失常、神志不清及倦怠无力等症状,导致女性不孕。

  根据线索,市食品药监局和市公安局将生产有毒有害保健食品的犯罪嫌疑人周某抓获。而据其供述,其销售的“燃脂糖胶囊”系咸阳厂家胡某等人为其生产。西安市食品药监局与西安市公安部门根据有限线索,经过两个多月的走访、摸排和侦查,将这一规模庞大的胡氏兄弟团伙抓获,抓获犯罪嫌疑人21人,捣毁制售窝点6处,查获灵芝降压宝、胰岛活肽、超级勃金V8、胰糖复活素等有毒有害保健食品20余种,涉案金额达800余万元。

  据介绍,这些有毒有害保健食品的制售成本非常低廉,胶囊里装的只有一点点化学药物,大部分是玉米粉、滑石粉等,再加上胶囊和包装盒的费用,每盒的成本价不过几毛钱,但是售价动辄千元左右,利润空间巨大。

  为在短期内提升产品效果、打开销售渠道,犯罪嫌疑人还在其中非法添加“盐酸苯乙双胍”“他达拉非”“氢氯噻嗪”“卡托普利”等国家明令禁止的化学药物。上述产品服用后,会对人体造成很大的伤害,长期服用甚至可能对生命造成威胁。

  网购上当

  老年人成最大受害群体

  据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2013年中国老年消费者权益保护调查报告》显示,随着互联网经济的迅速发展,网络对老年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和行为已经产生深远影响,截至目前,互联网跻身成为老年消费者获取消费信息的第三大渠道,影响着老年消费者的消费观念,“网络购物”的方式正逐渐被老年消费者接受。

  初入网络的老年人,就像是纯真的孩童。而再加上过于关注保健品功效,迷信保健品对疾病的治疗效果,最终被保健品机构或生产厂家“忽悠”,从而上当受骗。本是含饴弄孙的年纪,却因为网购保健品上了连环套,弄得辛苦攒下的养老钱全被骗光,成为最大的受害群体。

  另外一部分上当的应属爱美的女孩子,在减肥、美容、祛痘的,国产的、进口的,祖传老中医秘制,药品、保健品、化妆品……这些用“返璞归真”方式生产出来的“三无”商品,可以用“刷信誉”等方法伪证效果,在网上大行其道,不少人上当。

  张先生就不无感慨地说:这些假冒保健食品的网站做得太像真的了,从头到尾看下来,有权威媒体推荐、食品药监局的官方认证,全国的顾客反馈……资料都做得十分逼真,看起来言之凿凿,很有说服力。更何况是刚刚接触网络、辨别能力不强的老年人呢。

  涉及隐私没有证据

  消费者维权不易

  市食品药监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网购保健品上当的人不在少数,但投诉举报中心一年也接不到几起网购保健品上当的举报。偶尔有消费者打电话,也仅仅是咨询一下,没有留下具体联系信息,没有要维权的意思。

  究其原因,无非是“隐私”二字作怪。购买者事先事中不愿意向亲友打听、交流,尤其是丰胸、壮阳之类产品,通常羞于启齿,即使发现上当受骗后也不愿意选择光明正大的维权,只好吃这个哑巴亏。

  再次,与以往的“皮包公司”相比,网购不需要注册资本、不需要流通成本、不需要店面,“不见人也不见物”,彻底变成了“影子公司”,有的甚至包装上的生产地址、批号等都是假的,食品药监部门也无能为力。

  更有一些消费者在试图维权时才发现,当时的一些汇款单据甚至产品包装都无法找到。因为这些证据在收到产品时害怕隐私泄露出去已“自行销毁”了,更是无从维权。

  专家建言

  亟须立法规范网络环境

  据市食品药监局工作人员介绍,按照《保健食品管理条例》《食品卫生法》规定,保健品不得宣传疗效或暗示疗效。因此,凡宣称可以对某种疾病有奇效的,即可断定是违规保健品,都不能相信、不要购买。

  该工作人员同时表示,目前国家对于网络销售保健品的监管尚无政策,对于接受的群众举报,他们也会尽力查处,但往往由于涉及异地查案、缺乏真实信息等,需要多地、多部门联动,难度很大。今年以来,网上购买保健食品的投诉有24件因不能提供具体信息而未受理。因此,只能提醒市民尽量不要网购药品和保健品,因为其卖家往往在外地,如果买到伪劣产品,维权很不容易。

  如果一定要网购保健品首先要认准正规的保健食品专用标志。正规的保健食品会在产品外包装盒上标出天蓝色、形如“蓝帽子”的保健食品专用标志。购买保健食品须查看包装上是否印有国食健字G、国食健字J、卫食健字等批准文号和保健食品特有蓝帽子标识。正规的保健食品都可以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网站,输入批准文号或产品名称查询。其次,要选择正规的B2C商城,谨防通过搜索引擎搜到的网站。第三,不贪小便宜,拒绝低价陷阱。

  如果消费者一时没有识别清楚,已经上了当的,要及时保存好证据,从哪儿买的相关证据,快递的清单,保健食品的包装,包括收据等,都要保存好。可以通过收集的证据向各市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投诉,或拨打12331投诉。

  对此,省社科院助理研究员张芙蓉提出,网络广告商应对提供的内容负有审查义务,相关部门明令禁止的有关疗效的字眼不应出现在网络推广中。而如果查实存在网络诈骗,提供推广的网络推广服务商也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张芙蓉还认为,目前针对保健品行业重审批、轻监管的现象非常突出。实际中,有的犯罪嫌疑人正是以已审批的公司做旗号,底下做着非法勾当。而异地维权,更是普通消费者负担不起的成本。成本几毛钱的原料摇身一变卖上几千元,巨大的利润空间也使得很多人铤而走险,违法成本太低,不能形成震慑。因此,建议出台网络监管的法律法规,不要让网络成为假冒伪劣保健食品倾销的“乐土”。

 

来源: 西安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