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式旅游讲究“各司其职”

14.05.2015  13:03

  云南某导游辱骂游客的消息引起美国旅游业华裔人士的关注。从事旅游业20多年的美中文化协会会长林旭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云南导游事件中的导游和旅行社都有责任,在中国的《旅游法》2013年10月实施后,仍出现这样的问题,应该说各级旅游管理部门也有责任。”

  林旭认为,上世纪80年代导游在中国是一个不错的职业,但随着“零负团费”等恶性市场竞争,一些导游为了保证收入,只能靠让游客购物,然后从中拿回扣。据林旭介绍,美国的导游是有底薪的,并且有小费,收入不仅有保障,而且不低。像华裔社区的陪团导游,旅游旺季每天基本工资180美元左右,平时每天在120到160美元之间,加上小费,每个月的收入还是不错的。

  在美国从事旅游业的王杰森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中国的一些导游收入上没有保障,是影响中国旅游业发展的一个大问题。他曾在国内某机场看到一个女导游因带的旅行团无人购物急得直哭,说“白忙活了几天”。相比之下,在美国当导游要幸福得多。王杰森说,华裔导游收入在美国社会还不算高,像韩裔和日裔社区的导游,每天基本工资最高可达300美元,目前每个游客每天给导游小费6美元,通常小费的1/3给司机,2/3给导游。王杰森也见过每天基本工资只有50美元的“老外”导游,但有小费这一块,还是差不了多少。据他介绍,美国导游带团时,旅行社负责安排酒店和车辆,导游只需专心介绍好景点及解决临时出现的问题就可以。

  林旭认为,透过云南导游辱骂游客事件还反映出一个问题,就是游客的素质问题,这也是中国旅游市场的一个难点,甚至影响到国人的形象。他注意到一些中国游客是带着负面情绪参团的,总感觉一进旅游团就受骗了,处处防范导游骗他们的钱。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游客的问题已不是随地吐痰、大声喧哗的问题,是要处处当“大爷”,“大爷”付款了就要呼风唤雨,一切如愿,否则就要大闹。王杰森认为,中国游客的问题已不是个人问题,应从群体的角度去思考。

  谈到美中两国旅游市场的对比,旗下有多家旅游企业的美国广东商会会长张铁流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虽然看似美国政府对旅行社和导游的监管非常宽松,但美国旅游市场还是成熟和规范的,特别是导游的素质相对而言比较高。旅游市场的状况,与导游个人的素质和能力有很大关系。正如美国西洛杉矶学院旅游系教授马可·曼奇尼所说,一个合格的导游不仅会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和所在公司带来好处,对旅游业发展也至关重要。

  不过,张铁流也表示,美国旅游市场也或多或少存在类似中国的问题。如为节省成本,长途旅行需要两个司机但只派一个人;本来司机应是一个人一个房间以便更好休息,但为省钱让导游和司机同住;为省钱车辆不能按时保养等。这些都留下了事故隐患。(本报驻美国特约记者孙卫赤)

编辑:何双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