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房旧貌换新颜 百姓幸福感提升

04.11.2014  17:38

  黑龙江日报讯(记者 韩丽平 邢汉夫)近几年,哈尔滨市实施的老旧住宅维修工程解决了屋面漏雨、墙体长毛、下水堵塞等一系列影响居民生活质量的问题,一大批年久失修、脏乱破旧的小区在维修中重新焕发活力,让居住在此的居民幸福感越来越高。2014年,哈市全年计划完成700万平方米老旧住宅维修目标,截至目前,已完成798.4万平方米,完成年初目标的114%。

   环境变靓 居民生活更舒心

  3日,记者来到位于香坊区旭东街东光厂家属楼,平整宽敞的水泥路、粉刷一新的墙面逐一映入眼帘,干净整洁的环境让人耳目一新。“改造后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出行方便了。”在此生活了近20年的居民吴先生提到刚刚维修完的小区时告诉记者,原来小区里全是土路,一下雨就泥泞不堪,居民出行非常不便,改造后小区的泥土路变成了水泥路,以后再也不用担心雨季出行难的问题了。

  提起小区的变化,居民夏先生也不禁竖起了大拇指。“由于小区的水箱房多年无人清理,自来水都有一股铁锈味。今年政府出钱对小区进行改造,还换了新水箱,不仅让小区的环境面貌焕然一新,还彻底解决了居民吃水问题,这让我们十分感激。”夏先生笑着说。

  同样,在南岗区雨阳街41号三单元顶层居民宋阿姨也真切地感受到了改造带来的新变化。“我在这栋楼已经居住快20年了,由于年久失修,一到雨季,漏雨现象特别严重,一天就要接好几盆水,屋子特别潮。今年政府对我们小区进行了改造,终于去掉了我这块心病。”宋阿姨说。

  据哈尔滨市物业办相关负责人介绍,2014年哈市老旧住宅维修是按照“雪中送炭”的原则,把居民要求最迫切、最急需解决的“屋面漏雨、墙体透寒、上下水堵塞”三大类问题作为重点维修内容,按照政府出资为主、企业出资为辅、受益居民参与出资的方式,多渠道拓宽维修资金来源渠道,2014年全市共计投入维修资金1.8亿元,为全年维修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了重要保障。

   好上加好 百姓期盼再提档

  改造后的小区旧貌换新颜,老旧住宅维修工程不仅改善了居民的生活环境,也增强了他们的归属感。一些居民在感谢政府对老旧小区改造的同时,也提出了新的建议,期盼这项惠民工程能够好上加好。

  家住人和街14号的居民张大爷告诉记者,“小区改造后,哪儿哪儿都挺好,原来居民吃水难的问题也彻底解决了,要是再能给小区增加点绿化就更好了。”张大爷说,他每天都会下楼散步,但是小区内光秃秃的,总感觉少点什么。既然自己家的小区已经改造了,他希望能一步到位,再给小区加点绿。

  同样,家住在南岗区新永和街26号的赵先生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我们小区自打今年改造后,生活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但是由于管护不到位,没多久楼道内新更换的塑钢窗就被人破坏了,现在也没有得到修复,要是改造后的小区能有专人维修管护就更好了。”赵先生笑着说。

  除此之外,看着一个个老旧小区维修后焕然一新,一些尚未进行维修的老旧小区居民也充满了期待。家住香坊区菜艺街1号的居民李先生家尚未纳入改造范围,看到亲朋好友中不少家的旧小区都改造得很漂亮,李先生一脸的羡慕,他迫切希望自己所在的小区能尽快列入维修计划。“每次看到其他小区环境改得那么好,我都想着要是我家的小区也变成那样就好了。”李先生说,由于他家所在的单元楼顶年久失修,一到雨季屋顶漏雨特别严重,生活十分不便。

  普惠民生 老房维修全覆盖

  据了解,哈市共有老旧住宅2500万平方米。2013年起,哈市加快老旧住宅维修速度,提出力争用3年时间将剩余2000万平方米的老旧住宅全部维修改造完毕。2013年和2014年哈市已分别维修改造756万平方米和798.4万平方米老旧住宅,合计1554.4万平方米,预计其余部分将于2015年全部完成。

  据哈尔滨市物业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为确保维修工程高标准,哈市物业办在征求了一系列专家、教授、技术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后编制了全市老旧住宅维修工程指导手册,涵盖了维修工程的每个环节,规范和明晰了维修工作从前期启动到后续管理的一整套操作程序。

  为解决屋面维修粘贴防水卷材传统做法存在的弊端,经与省建工设计院等部门实地调研,哈市物业办积极推行新工艺,在道里河润街维修项目中进行了粘贴卷材后增加混凝土保护层试点;在松北区前进家园小区进行了坡屋面维修试点,研究破解老虎窗、屋面瓦、屋面防水层等节点过多不好修复的难题,为今后解决其他区大量坡屋面维修工作总结了经验。此外,为确保工程质量,哈市建立了市、区、街道、居民代表、施工、监理六方联管机制,加强施工过程监控;市区联合组成专项检查组,采取“栋号随机抽取、现场拍照记录、各方签字确认”的方式,对维修工程进行全面巡检巡查,发现问题立即督办整改。(编辑:李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