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大学的功利主义百年盛誉能否传承?

25.10.2015  15:05

  过去十年里,中国向英国的资本输出总额达到了300亿美元,其中有一部分来自留学英国的中国学生。目前,英国大学里的中国学生总人数在90,000-150,000左右。不管这一数据准不准确,毫无疑问的是,中国学生绝对是英国大学里国际学生中最大的一个群体。

  那么,中国学生为何如此青睐英国高等教育呢?而英国大学里又为什么能够有如此多的中国学生呢?众多人认为这里面难免存在双向的功利主义成分。凭借英国大学在世界的盛誉,中国学生能获得更好的职业前景。之前读过留学监理服务网的文章的读者也知道,中国留学生一直是英国经济的发展的“无私奉献者”。

  英国高等教育享有全球美誉,然而,这美誉是当下政府的成果还是几百年才能积淀下来的文化宝藏?考察英国前100名的院校,我们不难发现大多数学校都已存在上百年的历史,牛津大学已存在长达9个世纪,其次是剑桥大学约8个世纪。其中的文化底蕴也就可想而知了。

  现今,英国大学的标语却似乎更偏向于商业化。他们遵从政府的指令、从客户需求的角度来制定招生章程。英国大学里的教师也不再是那么专业,他们更关心如何获得政府拨款以及成功通过评审。有关民族、性别、语言多样性的问题已被抛之脑后。

  与之相反,美国大学却并未显得如此的功利主义。传统的美国大学教育模式并不是建立在劳动市场项目或其他合作项目上的。美国大学更注重专业领域的研究。这正如曼哈顿或者是洛杉矶的商人希望将自己的孩子送进大学一样,因为 大学是有关公民、有关知识信仰的天地,而不是纯粹的消费、竞争之地。

  从功利主义中脱身而出的自主权一直是英语语言类的大学享誉全球的重要原因,而如今的英国大学似乎忘了这一立身之本。

编辑: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