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台河市茄子河区法院民一庭庭长韩雪:“美”的另一个名字是“爱”
黑龙江省七台河市茄子河区人民法院,4月中旬的一个下午。接待室内,民一庭庭长韩雪正与一位老大爷交谈,与他同来的还有老伴儿和女儿。
“赔偿数额咋算出来的?起诉状找人代写的吧,花了钱吧?”“1943年出生,怎么是76岁!”看似简单的询问,看似“轻描淡写”的质疑,却包含着诸多意蕴:有对当事人诉累的关切,也有对当事人是不是真的明白案件所涉法律关系的探询,还有向当事人传达法官办理案件“眼里不揉沙子”的询问,更有对案件下一步应该采取什么样审理方式的把握……“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记者虽然不是审判方面的行家里手,但对法官办案不算陌生,几分钟过后,真就看出了点“门道”,心里暗暗佩服韩雪接待当事人的本事。果不其然,十多分钟后,老大爷便在赔偿数额上主动作出让步,同意下周由法院主持调解,一家三口连声道谢,离开了法院。
“行云流水一般,体现了基层法官工作之美!”事后,记者这样对韩雪说。
因为爱,所以选择不改初心
初见韩雪,你或许会以为她是一位南国女子,个子不高,大大的眼睛,皮肤白皙细腻,一副纤纤柔柔的样子,说话语速快,温婉轻柔中透着一股自信果断。实际上,韩雪生于七台河,长于七台河,是地地道道的七台河人。
羁鸟恋旧林,1994年,在哈尔滨一所高校法律专业读完大学后,韩雪放弃在省城找工作的机会,回到了自己难以割舍的家乡。
“从小在这里长大,父母也在这儿,就是想回家。”直至今天,有人问起韩雪为什么回家乡工作,她一直这样说。这是她人生的第一个重大选择。
回到家乡,第二个重大选择接踵而至——是做高校教师,还是到法院工作,她选择了后者。
“上学的时候,看到法官穿着制服办案,觉得他们挺美,也想着能成为一名法官。”韩雪和记者谈起这件事,没有一句“高大上”的语言。1997年的春天,她如愿来到了法院。
来到法院,她选择了民事审判。
“我来法院三个月,就请求到民庭工作,因为老法官说‘民庭最锻炼人’!”韩雪不否认基层法院民事审判工作“确实不好干”,“成天婆婆妈妈、家长里短,当事人吵吵闹闹是家常便饭,案子一件接着一件,压得人喘不过气来。”但她不后悔自己的选择。
“到法院以后,也有机会‘跳槽’,亲戚朋友也建议我,参加政府机关招考选拔什么的,挪动挪动,可是认真想想,我还是舍不得法院,就一直没走。”韩雪说。
哪里工作“锻炼人”,韩雪就奔向哪里,韩雪的选择常常出乎人们的意料。在民庭工作几年后,韩雪又有了新的选择。
行政庭庭长雒法利说:“2005年,院里要选派法官到法庭,韩雪又是主动申请,那时候法庭条件不好,人们都不愿意去,何况她孩子刚刚4岁。”雒法利认为韩雪“骨子里有一种坚韧的劲儿”。
这一年,韩雪来到离家30多公里的中心河人民法庭任副庭长,两年后又到离家10多公里的富强人民法庭任庭长,一干就是5年,直至2012年任民一庭庭长后才回到院里,但又兼任了院法庭办主任职务。
刑庭庭长王庆林回忆当年情形,感慨不已:“我们两家孩子在一个幼儿园,我接孩子时,老听幼儿园老师念叨,韩法官今天不会又来晚了吧。”
唠起这些,韩雪自己倒是不太在意:“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办案子,管好法庭日常事务,中午还得自己做饭,杂七杂八的事儿加一起,加上法庭离家也远,回家晚是常事儿。”
也许是女同志的缘故,法庭冬天的冷,倒让她难以忘怀:“一个大屋子,就一面火墙取暖,还不到10度,写文书一会儿手就冻麻了,遭罪!”
现任中心河法庭庭长张久东也说:“法庭以前的办公条件太差,房子四处漏风,电暖气加上电热风一起上,还是冻得人丝丝哈哈的,真不知道韩雪他们是怎么熬过来的。”
记者问韩雪:“这么苦,你不后悔?”
韩雪没有丝毫犹豫:“不后悔,没有法庭那段工作经历,哪有我的今天!”
“当初为什么要去法庭呢,孩子还那么小?”
“那时年纪还轻,院里需要人去,这是个锻炼的机会,至于条件艰苦啥的,真没想那么多。”
又是“锻炼”,挑战自我,韩雪所爱。
参加法院工作18年来,韩雪和民事审判结下了不解之缘。对此,韩雪这样看:“我热爱这份工作,通过工作能够实实在在为老百姓做点事情,我找到了自己存在的社会价值,找到了人生乐趣。”
“今后还要在民事审判岗位上干下去,希望能多带几个年轻人,多培养点民事审判人才,我自己也是老法官带出来的。”韩雪任民一庭庭长不久,被提升为院党组成员,身上更增加了责任感,希望把自己对民事审判工作的热爱和经验不断传递下去。
因为爱,所以选择;基于爱的选择,才会历经风雨,不改初心。
有爱,就会乐于奉献
提起韩雪,院长刘良开口便道韩雪“对群众有爱心”。他举例说:“去年年底,院里受理了一批借款合同纠纷案件,按照正常安排,应该把当事人传唤到院里审理,可是一场大雪,山区道路险情不断,韩雪当即决定,对居住偏远的5名被告,去他们家中审理,把危险和困难留给自己,把安全和方便让给当事人,对人民群众没有爱心,能做到吗?”
令审判员孙雪静难忘的是这样一起案件:66岁的周振华患有脑血栓,肢体三级残疾,女儿患白血病,没有生活来源,靠社会救济生活。在一家物流公司附近用毛驴拖车、废旧门板自制了一个简易的车房用于日常居住,2013年6月,物流公司施工时将车房损坏,周振华无家可归,告上法院,请求判令物流公司赔偿车房损失。但这时的物流公司已资不抵债,处于无人管理状态,更无人应诉,即使判决周振华胜诉,也无法在短时间内获得救济,居住场所问题仍然无法解决。“韩庭长跑前跑后,汇报情况,上报材料,电话打了几十个,最终为老人争取了5000元司法救助资金,用于老人自行修复‘车房’,老人收到救助金时,激动得泪流不止。”
无独有偶, 对于这些,新富村村民刘长印深有同感。刘长印年近六旬,老伴儿患有精神障碍,老两口日子过得挺紧巴巴的。破船又遇顶头风。2012年4月,刘长印偏偏又遭遇车祸,被鉴定为九级伤残,讨要赔偿款未果,将车主所投保的保险公司告上了法庭。韩雪看老刘腿脚不便,对老刘说:“你不用来法院,我们到你家去。”就这样,刘长印家的小院,一次次地留下韩雪的足迹,刘长印最终拿到赔偿款。
所谓“祸不单行”,2013年冬天,又一件倒霉的事儿让刘长印摊上了:邻居家自来水管被冻裂,水溢出后流向老刘家的土坯房,开春天气转暖,过水的墙面“堆(下沉)”了,刘长印干不了重活,要求自己出砖。邻居出力,重新垒墙,可邻居不理这个茬。刘长印只好再到法院讨个说法。又是韩雪,又是一趟趟地去老刘家,调解解决了这起案件。
“我家穷,送不起厚礼,寻思给她抓个鸡啥的,她也不要。”刘长印说,“没办法,做面锦旗吧,我没啥文化,词儿都是做锦旗的人帮着想的,‘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啥的,都是好词,用在韩庭长身上都合适!”
副院长刘守福说:“韩雪办案子总是站在群众角度考虑问题,为给当事人节约鉴定费,一些土地纠纷案件她亲自测量土地面积;为了不耽误当事人正常工作,起早贪黑上门办案,对她都是家常便饭。”
不仅是当事人,只要是群众的事,韩雪总是很积极。“我们市每年开展‘慈善一日捐’活动,韩姐,包括民一庭,常常是第一个来捐款。”办公室会计李杨说。
对人民群众有爱,对家人、对同事也如此。
记者在茄子河区法院采访期间,一直没有机会和韩雪坐在一起吃顿饭,因为她中午要回家给孩子做饭,晚上还要伺候老人。
审判员张璐娉对韩庭长手把手教她提高业务印象颇深:“给我改法律文书,特意用蓝色笔,还一一给我讲,为什么要这么改,让我业务提高很快。”
审判员袁刚则因自己有病住院,韩庭长到医院看望他的事儿念念不忘:“本来不是什么大毛病,韩庭长那么忙还跑到医院来看我,真不好意思!”
当然,也有人对韩雪不满意。
去年,她一个同学恰巧有3起案件在她任庭长的民一庭审理,总标的额40多万元。
同学找到她:“你是庭长,案件办好了不能亏待你。”
“我是想帮你,可打赢官司靠证据和事实,不能靠关系。”韩雪这样回答。结果3起案件同学均败诉。“六亲不认!”这位老同学和她断了来往。
“我没什么爱好,也不化妆,衣服就那么几件,够穿就行,要那么多钱干吗!”记者面前,韩雪的话是这样质朴。
乐于奉献者以质朴为怀,质朴是韩雪的本色,更是一种厚重的美。
智慧和担当,源于爱
茄子河区政府法制办主任朱永军挺佩服韩雪:“她讲道理大家听得懂、乐意听,入心!”
道理“让大家听得懂”、“入心”,与其说是法官的工作能力,不如说是法官的智慧,哪些话群众听不懂,需要翻译,哪些话群众心里想听,需要法官运用智慧来判断。
这种智慧,韩雪运用自如。也许她自己意识不到,因为对她来说,已经变成了一种语言习惯。韩雪接待当事人时,记者发现她每每说出一个法律术语时,不自觉地会加以解释。说到“案结事了”,她说:“法院叫‘案结事了’,老百姓的话叫‘把事处理完,过后谁也不找谁’。”说到不遵守合同,她说:“法律上叫‘违约’,老百姓叫‘不守诚信’。”
法官的智慧还体现在办案方式方法上。
张某是地地道道的农民,2012年9月,家里的几十只羊与本村姜某家的羊混群了,双方为抢羊动了手,张某胳膊一拐,碰掉姜某三颗牙,火上浇油,不欢而散。该案一审、二审到发回重审,最后落到韩雪手上。可是,一来二去,历时近两年,羊已生羊,羊又生羊,案情越来越复杂。
先摸摸双方的底。
接待室里,张某抱着膀子对韩雪说:“你是庭长?你能审明白吗?”
耍横,对法官不信任,韩雪马上反击:“你也知道这案子不好审是吧?谁造成的?”张某沉默了。
第二天,姜某到了接待室。
“你是庭长,我信任你,可得为我做主呀,你看看我的牙。”姜某将嘴唇翻开。
耍赖,把水搅混,韩雪当即问道:“混羊后到法院打官司,家里过得还好?”
“好啥?羊圈小,死了不少,再不处理羊就死光了,头发两年白了一半,打官司的日子难熬呀。”
“摸底”的结果,韩雪透了口气,双方还是有共同点:都急于将案件结束,都同意调解结案。
接下来就是半个多月烦琐的走访和调查。调解方案也随之在心中形成。
调解开始,张某和姜某一个喝着水,一个抽着烟,互不搭话。
韩雪打破僵局:“来法院一次得两个多小时的路程,不是来闲逛的,都说说想法!”
双方你来我往,开始了从对立到对话的转变。
再遇僵局,韩雪都适时将这些天所了解的情况、所取的证据向双方“透透”。
双方都惊讶于韩雪的认真、细致,是非曲直在各自的心里都已有了掂量,话也越说越近。
第二次、第三次……第六次,双方终于达成协议,脸上都有了笑容,一场分羊官司落幕。
然而,同事们津津乐道的,还是韩雪的勇于担当。
“只要路过铁西村,韩姐都要看望一下曲凤琴。”韩雪带过的书记员都这样说。
1998年,铁西村的曲凤琴和丈夫承包邻村的村路、校舍维修工程,活干完了,10万多元的工程款一拖再拖,就是不给他们结账。两口子没钱给雇工发工资,雇工不停地上家里讨要,2006年丈夫一股急火患上尿毒症,转过年女儿又要上大学,日子实在过不下去,这才想起打官司,来到中心河法庭,找到时任副庭长的韩雪。
“起诉状呢?”
“不会写。”
“你说被告欠你工程款,证据是什么?”
“乡里挂账了,证据拿不出来。”
“诉讼费带来了吧?”
“家里没钱了。”
无起诉状、无证据、无诉讼费,面对两手空空的曲凤琴,韩雪说:“起诉状我们帮你写;你写个申请,证据我们去调;你提供一下家里庭经济状况的相关材料,可申请缓交诉讼费。”
最终,曲凤琴打赢了这场“三无官司”, 追回了全部工程款。
“老百姓的法律意识差,真遇到事,法官就得主动帮他们解决。”这种事,韩雪说得很轻松。
富强村69岁的党支部书记张忠秀,说起韩雪在富强法庭工作的时光,赞不绝口:“富强村8000多口人,驻有5个处级单位,韩雪在这儿工作了5年,化解纠纷,宣传法律,到现在,村里基本没有上访告状的,共产党就需要这样的干部,走到哪里,给哪里带来一片光!”
对于智慧,韩雪说:“我爱审判工作,愿意琢磨”;对于担当,韩雪说:“这是群众需要”。
以心为笔,以爱为墨,韩雪描绘出一幅美丽的人生图画:在七台河市所辖基层法院中第一个获得“全国法院办案标兵”荣誉称号;所带领的富强法庭在全市法院第一个获“全国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去年,在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与黑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联合举办的“龙江最美法官”评选中,她又名列前茅,光荣入选。
文章出处:人民法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