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菜园子”到“菜篮子”的“无公害”直达
记者 刘剑
近日,记者从哈尔滨市农委了解到,为严格监管地产蔬菜的食用安全,哈尔滨市在近期修订了《无公害蔬菜生产安全标准和生产技术规程》。据哈尔滨市农委一位负责人介绍,哈尔滨市现有地产蔬菜已经基本实现无公害生产全覆盖。目前哈市地产上市的主要大宗品种,基本上达到无公害生产标准。
地产无公害蔬菜摆上餐桌成常态
据了解,所谓无公害蔬菜是指蔬菜中有害物质(如农药残留、重金属、亚硝酸盐等)的含量,控制在国家规定的允许范围内,人们食用后对人体健康不造成危害的蔬菜。
哈尔滨市农委蔬菜与经济作物处一位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说,目前,哈尔滨市面上在售的大宗地产菜有白菜、茄子、黄瓜、西红柿等20多个大品种。像这类在哈市本地可以大量种植并通过正规渠道上市的蔬菜,基本实现无公害种植生产。从哈尔滨总体蔬菜种植情况看,哈市现有蔬菜种植面积已有175万亩,而蔬菜无公害生产基本实现175万亩全覆盖,所以市民餐桌上本地蔬菜的无公害水平将成为常态。
该负责人还告诉记者,目前合格蔬菜大体可分为“三品”,即根据各自不同的生产标准和肥料使用剂量分为无公害蔬菜、绿色蔬菜、有机蔬菜三种。其中达到国家要求的不使用禁用农药的,农药和化肥残留达标的蔬菜就是无公害蔬菜。目前,哈尔滨市销售的“三品”蔬菜以无公害产品为主;绿色蔬菜的标准和价格比无公害蔬菜更高一些;有机蔬菜的产量则较少,因为其要求作物在生长过程中不仅要不使用任何化学药剂,而且杀虫也只能使用生物手段和物理手段,所以有机蔬菜的特点大多是产量小,要求高,成本也高。目前哈尔滨市包括有机蔬菜在内的有机食品认证仅有不足200个,其中蘑菇、木耳等食用菌类占了大多数。
“未达标”蔬菜就地销毁难上市
记者随后来到哈市部分大型超市和蔬菜市场了解蔬菜进货和监管情况。但记者走访发现,无公害蔬菜的信息标注并不清楚,这些较大卖场销售的蔬菜售卖标签上并未标明无公害。
哈市道里区一家大型超市的公关经理赵经理对记者说:“目前我们店的蔬菜还不能称之为无公害食品,但能保证所有分店都由总部统一购进蔬菜,这些蔬菜基本都是来自哈市周边的农民生产合作社,而且进店之前都得经过监管部门的检查,合格的蔬菜才能入场。据我所知,达到无公害级别应该有认证或是证书,我们的进场蔬菜还达不到这一水平。”
记者不禁有些糊涂,哈市地产蔬菜无公害不是已经实现全覆盖了吗,为什么大卖场却不敢打这个“包票”?
记者随即采访了哈尔滨市农委蔬菜处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处。蔬菜处一位工作人员解答说,目前,无公害蔬菜标准是严禁使用禁用农药,食用后不影响人的安全和健康。但与传统认知不同,无公害蔬菜并不一定需要如同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一样要具有认定证书。目前走进各大菜场、超市的本地蔬菜已经是无公害蔬菜,市民可以放心食用。该工作人员还表示,“超市的蔬菜标签上都注明产地,外地的蔬菜是不是无公害咱保证不了,但注明是本地的蔬菜,由于哈市蔬菜无公害种植生产已经全覆盖,只要渠道正规,就都应该是无公害蔬菜。另外,随着对蔬菜合格等级的鉴定、检查体系的不断完善,在未来,无公害蔬菜也将会有明确的标准或是认证书。”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处一位负责人介绍说,国家公布了一批明令禁止使用的农药产品,但是总有一小部分种植户为了贪便宜或是单一追求治疗虫害冒险使用违禁药。哈尔滨市采取对产地源头、加工企业、市场三个层面进行严格监管,检测出使用违禁药品、药物残留等不达到无公害标准的地产菜是不准上市销售的,而且要就地销毁。
哈尔滨市道里区一家大型超市蔬菜卖场内,市民正在购买蔬菜,但大多数消费者在购买蔬菜时并不关注蔬菜合格等级、产地等基本信息。
“双卡”把关尚存难度
无公害蔬菜从地里走到卖场的监管力度究竟怎样?哈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处处长刘国洲介绍说,“面对大面积的蔬菜种植范围,想做到挨家挨户检测,目前还无法实现。但我们在不断扩大检测范围,延伸检测触角,对菜农进行一年多次抽检,尤其是在蔬菜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前的两个关键源头上分别设置严格关卡。”
记者从哈尔滨市农委了解到,目前哈市农产品质量检测和监管体系已经逐渐完善,各市县全部建立了检测监管机构并配有专职检测和监管人员。市区内18家主要农贸市场和32家大型超市纳入日常风险监测主体,基本实现区域性农产品质量抽样检测监管无盲区。2011年至今,哈市累计完成抽检蔬菜等样品2.2万份次,涉及品种60余个,检测合格率达到98%以上,依法销毁不合格产品约18吨。
据刘国洲处长介绍,第一关卡在蔬菜生产这一环节。目前,他们正在全力建设和完善蔬菜产地准出制度,主要目标就是针对哈市周边村屯的蔬菜农民种植合作社、种植大户和果蔬生产基地。对其的要求就是组织标准化生产,严格按照生产技术规程进行操作,尤其是严格明确和控制农药化肥的使用。第二道关卡就设立在进入卖场前,即市场准入前的检测。譬如在哈达这样的大型批发市场,哈市质量安全监管部门长派工作人员在这里每天进行检测、抽检。在大型超市,已经为超市检测部门提供必要检测设备,为超市培训专业检测人员。但在农贸市场和早夜市这样流动性大的地方,目前还只能是进行大量的抽检工作,但前提是要求蔬菜进入这些地方必须提供产收检测或是委托检测证明。另外,业内人士提醒,市面上经常有背筐卖菜的商贩,除西红柿、黄瓜和一些常见绿叶菜外,还有一些诸如茼蒿、芥蓝等并不在北方大面积种植的南方菜。他们经常自称卖的蔬菜是“自家吃的小园菜”、“有机蔬菜”。实际上这种菜渠道不明,抽检时又可以拎筐即走,监管很有难度,建议市民增强保护意识,不要购买。
编辑:刘晓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