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节有感

09.12.2015  16:54

  老年日报特约通讯员黑龙江哈尔滨刘海楼

  当了30多年通讯员,在第16个记者节到来时,我感慨颇多………我刚当通讯员时,经常骑自行车去报社和电台送稿件,虽然写的大多是单位的小“豆腐块”文章,但却格外高兴,因为是在干自己喜欢的事。16年前我国设立记者节后,我这通讯员的身份渐渐有了提高,成为了我的娘家《哈尔滨铁道报》的特约记者。由于勤奋工作,很快成为全局发稿数量第一人,每一年记者节开会,都是坐前排受表彰的第一人。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一年庆祝记者节,娘家奖励我一条腰带和一件领口带拉锁的绒衣。现在腰带坏了,绒衣变薄后背透亮了,我仍然每年冬天都要穿上这件绒衣显摆一段时间。现在我虽然退休了,但也忘不了《哈尔滨铁道报》这个娘家,还在经常给娘家写稿子,提供线索。有时还受编辑之约完成“命题作文”,这都是我为之高兴和愿意去作的事。自从上世纪1984年5月29日在《哈尔滨日报》发表第一个稿件《我们想看影片战胜特大洪水》之后,又陆续在该报社会新闻《红绿灯》发表了一些很小的稿件,慢慢地也成了该报的通讯员。发稿最旺盛时多次当选十佳通讯员,报社奖励我们去过俄罗斯、海南三亚、山东半岛等地旅游欢光。2005年因发稿多提供新闻线索多并质量高,被哈报集团评为哈尔滨市唯一的最佳新闻线人。这也是该报创刊60周年来的破记录第一次在通讯员中评出最佳新闻线人。我与《生活报》合作的也非常好,至少已坚持30年左右。在这份关注百姓生活的报纸上,我经常采写发表关系百姓生活民生类的稿件。上世纪九十年代与记者孙剑波合作的《卡迪尔要回家找妈妈》连续报道获当年全省好新闻一等奖,同时被全国二十多家报纸转发。新华社最后发通稿赞杨这是一曲民族团结的凯歌。在九十年代前后被聘为该报特约记者时,是我发稿的大丰收季节,曾经在一个多月时间里独立完成了“哈市翻浆路、拯救大树、公厕收费及卫生、病害肉”等糸列报道。这些报道倾注了我对新闻事业的无限热爱和热情。发挥了对采访发稿高度组织策划能力,还有特别能吃苦、能战斗独挡一面的能力。在八十年代开始和新闻单位打交道时,我虽然还是三十初头的年轻人,但在采访新闻时却不“年轻和单一”,涉及的面很广。为此,我和当时的《老年报》、《农村报》和后来的《新都市报》都有密切接触,给他们写稿子,后来又学会了拍摄新闻照片。同时,还能积极协调报社和铁路单位的关系,结交了很多不同年龄段的记者朋友,当年和她们在一起的许多情景至今回忆起来历历在目,仍倍感亲切温馨……记者节到来之日,想说的想写的还有很多,怕太多了耽误大家时间,写多了也不一定有多少人看,仅以此做为纪念。

编辑:高利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