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让私人会所这么任性
11月1日,住建部等十部委出台了《关于严禁在历史建筑、公园等公共资源中设立私人会所的暂行规定》并已开始施行。但记者近日调查发现,该项规定出台后,位于故宫附近的嵩祝寺及智珠寺作为北京市文保单位,仍然内设豪华餐饮、住宿服务,部分区域成为了只对少部分人开放,可以烧香、“坐龙椅”的私人化高档消费场所。(详见本报今日A6版报道)
作为北京市文保单位,嵩祝寺、智珠寺理应对市民开放。然而,嵩祝寺、智珠寺却变身为私人会所,仅对少数“会员”开放,拒绝市民入内,俨然成了“市民禁地”。试问,如此不亲民,是文保部门贪财,还是私人会所任性所致呢?
事实上,私人会所这个来源于欧洲富人阶层的概念,近年来在我国的发达城市快速兴起。私人会所的消费群体中不乏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甚至是领导干部。由于兼具私密性、缺乏监管等特点,私人会所近年来正逐渐演绎成滋生腐败的新温床,会所腐败正成为公职人员腐败的一个新变种。鉴于此,中央和地方一方面对私人会所进行清理整顿,一方面狠刹“会所中的歪风”,要求党员领导干部要作出承诺:不出入私人会所、不接受和持有私人会所会员卡等。
特别是,针对私人会所大都隐身公园、景区等不良现象,2014年4月,住建部规定,“严禁违反规定,在公园、风景名胜区中审批、设立私人会所。”2014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关于严禁在历史建筑、公园等公共资源中设立私人会所的暂行规定》,要求自11月1日起,严禁在历史建筑、公园等公共资源中以自建、租赁、承包、转让、出借、抵押、买断、合资、合作等形式设立私人会所。可见,嵩祝寺、智珠寺变身为私人会所,有顶风违法的嫌疑。
然而,令人质疑的是,这两处私人会所被发现,不是来自于有关部门的督查,而是源于媒体调查和曝光。显然,相关管理部门有监管失职之嫌。试问:禁令之下,是谁让私人会所这么任性?是谁给其下发了入侵文保单位的“通行证”?是何方神圣能成为私人会所奢华消费的“会员”?其中是否隐藏着公款消费、职务腐败的魅影?这些问题,尚有待于有关部门用事实真相来回答。张西流
编辑:刘晓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