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戏”六年只为影视梦

31.07.2015  12:23

  老赵在电影《煎饼侠》中的剧照

  当了37年法官的赵士轩在退休后毅然踏进群众演员的队伍,“蹲戏”6年后,他终于实现了年轻时的影视梦,更见识了一个法官永远也见不到的世界。

  从法官到群演

  盛夏7月,62岁的赵士轩坐在北京电影制片厂门前西侧高高的杨树下,摇着折扇等戏。

  2009年,在天津一所基层法院当了37年法官的老赵退休,一家人随着儿子定居北京。他下定决心,找个感兴趣的事儿做。“就想见识下,拍电影电视剧是怎么回事。”

  拍“大片儿”赔了40块钱

  2009年的秋天,老赵来到北影厂门口,当天下午,有人招募几十个张纪中版《西游记》的群众演员,拍夜戏每人30块,老赵顺利入选。他跟着进了郊外的剧组,几分钟的戏拍到深夜才过关。

  凌晨两点多,他们被送回北影厂。老赵领着30块钱的酬劳,花了70块钱打车回家。“不在乎赔了40块钱,我开心就好。”自此,老赵正式成为“蹲戏”的群众演员之一。

  人气电影中的成功配角

  老赵爱琢磨演技。最近上映的电影《煎饼侠》里,老赵扮演一名推车摊煎饼的老头张二柱。三两句台词的桥段,老赵的出色表演毫不逊色于其他大腕带来的喜剧效果。

  演出不过1分钟,老赵却拍了4天。“拍电影要求更高,得保证质量。”

  乐在其中苦也甘愿

  老赵拍戏的热情不比年轻人少,拍《梦回唐朝》时,他在36℃的高温下,穿了4层戏服。古装戏的头套和帽子重好几斤,老赵怕破坏发型,挠也不敢挠。

  6年时间里,老赵很感激家人的支持和理解。老伴、儿子和儿媳见他成功减了肥,人也容光焕发,就随他去了。

  法官看不见的世界

  “卸任到这儿来才发现,社会上好多事是当法官时看不见的。”老赵很清楚,一些群演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保障。比如进组拍戏需要签合同,但有的合同并不公平。面对这些不合法的行为,虽然他会指出来,但有时不得不向现实妥协。老赵感叹:“孤掌难鸣。”

  从去年开始,北影厂门口蹲戏的人慢慢变少,老赵分析,现在都是网上招聘。“也许以后,就没有人再来了。”老赵依然在当“路人甲”,他拍拍腿,“只要走得动,我就继续干下去。”王嘉宁

编辑:王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