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问全球“猴市”的“底”与“锚”
进入丙申猴年,全球金融市场一度陷入涨得猛跌得狠的怪圈,国际油价大起大落,欧美主要股指走势形同过山车,外汇市场上主要货币的振幅也呈放大之势。在世界经济整体复苏缓慢、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分化明显、大宗商品价格依旧疲弱的背景下,全球资金何去何从?
国际油价蓄势反扑?
16日,丙申猴年正月初九,国际原油市场完成了一次单日大反转,从暴涨到暴跌,纽约轻质原油和伦敦北海布伦特原油主力期货合约价格数小时内印证了上蹿下跳的猴市特征。从趋势上看,猴年将是国际油价的筑底之年,宽幅震荡不足为奇。
进入2月以来,处于下行通道的国际油价尝试反扑。3日,得益于美元暴跌以及有传闻说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将联合主要产油国协同减产,纽约轻质原油主力期货合约价格暴涨8%,伦敦北海布伦特原油主力期货合约价格涨幅也达7.1%。但这轮攻势几天后土崩瓦解,11日纽约原油价格触及12年来低点。
12日,国际原油价格再度暴涨,且涨幅惊人。当天,纽约商品交易所3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收于每桶29.44美元,涨幅为12.3%。4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收于每桶33.36美元,涨幅为11%。
到了16日,石油出口大国俄罗斯、沙特阿拉伯、委内瑞拉和卡塔尔就冻结石油产量达成共识,同意将石油产量冻结在今年1月的水平。正所谓利好出尽便是利空,国际油价一度上涨6%,最终却以下跌收盘。截至当日收盘时,纽约商品交易所3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下跌0.4美元,收于每桶29.04美元,跌幅为1.36%。4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下跌1.21美元,收于每桶32.18美元,跌幅为3.62%。
有报道指出,油价反扑受挫,主要是因市场认为产油国“救市”的诚意不足。今年2月初,俄罗斯能源部长曾对媒体表示,欧佩克一些成员国建议2月份召开石油出口国会议,俄罗斯将参加,沙特阿拉伯建议各产油国减产5%。但如今,在市场人士看来,冻结石油产量的决定与预期中的联合减产相差甚远。
法新社一篇题为《国际能源署将原油市场看多者拖入屠宰场》的报道称,国际能源署在报告中预测欧佩克协调减产的可能性“非常低”,今年上半年全球石油供需失衡状况将比先前预期更严重。这一观点严重打击了市场看好国际油价反弹的情绪。市场人士还认为,即使原油市场产出维持现状,原油市场要实现平衡还需要12至18个月时间。考虑到其他产油国的生产计划,俄罗斯和欧佩克部分成员做出合作削减供应的决定,只会将市场份额向其他石油生产国拱手相让。路透社的报道称,俄罗斯沙特等国达成的冻结产量协议还要看其他产油国是否愿意加入,其中关键在于伊朗。伊朗此前宣称,未来几个月将大幅提高产量,以恢复遭受国际制裁这些年丢失的市场份额。
果然,时隔一天,伊朗方面虽未同意减产,但其石油部长表态愿与其他产油国合作,支撑任何稳定油价的努力,这一消息传出后再度推升国际油价。截至17日收盘,纽约原油涨幅达到了5.6%,北海布伦特原油涨幅达到了7.2%。
事实上,过去两个月,国际油价呈现出了新趋势,2014年年中以来单边稳步下挫的趋势正逐渐被双向大幅波动代替。据称,追踪原油期权隐含波动性的CBOE原油波动率指数已攀至2009年3月以来最高水平。此外,从供需角度看,需求疲弱而供给过剩的格局并未改变,这是最近一年油价无力持续反弹的根源之一,同样决定了猴年油价可能在底部进行拉锯式调整。
世界银行上个月发布关于大宗商品市场的最新季度报告,预计2016年世界原油平均价格将为每桶37美元。俄罗斯央行的研究和预测部门认为,油价可能保持在每桶20至40美元之间。华尔街投行高盛预计,在原油市场寻求供给再平衡的期间,油价会出现更大的波动,并且有跌至每桶20美元以下的风险。有“油神”之称的著名能源投资者皮肯斯却预测,美国原油价格已经触底,根据历史经验判断,未来12个月油价将上涨一倍,今年年底将升至每桶52美元。
全球股市真跌或假摔?
欧美以及日本的股市与国际油价近期似乎形成了联动效应,前者随后者而动,特别是在下行趋势当中,颇有“你跳我也跳”的味道。当然,把全球股市推向深渊边缘的远远不止国际油价……
早在一个多月前,很多人就开始惊呼,国际油价已经主宰股市了。这种说法有些耸人听闻,但在很多交易时段,两者在走势图上亦步亦趋的节奏,真的令人感到魔性十足。比如,1月中旬,纽约油价跌到了每桶26美元,标普500指数也触及2014年4月以来低点,然后几天纽约油价又强力反弹,累计涨幅达23%,标普500指数同样连续上扬。有报道称,过去10年,油价和股市的相关性几乎为零,但如今却在90%以上。
全球华人喜迎丙申猴年、A股休市的那一周中,全球主要股市普跌。美股皆墨,道琼斯工业指数、标普500以及纳斯达克指数当周跌幅分别为1.43%、0.76%以及0.59%,若非最后一日强力反弹,三大股指单周表现要难看许多。欧洲主要股市也全线溃败,伦敦《金融时报》100种股票价格指数下挫2.40%,法兰克福DAX指数跌掉3.43%,巴黎CAC40指数的跌幅为4.89%。此外,亚太地区主要股市也相继失守。12日(初五),日经225指数收跌4.84%,报14952.61点,为2014年10月以来最低收盘位。日经225指数自年初至今已下跌21%,继澳大利亚股市后,成为熊市战队新成员。因春节休市而延后开盘的香港股市被迫“补刀”,香港恒生指数在春节假期后第一个交易日(11日)跌了3.85%,第二个交易日跌了1.22%,降至近3年半以来低点。
再说17日,国际油价再次暴涨,而欧美股市也尾随收高。此前一周,也就大年初一(8日)到初五(12日),那轮波及全球的旋风式股灾造成的跌幅,已被之后数日的涨幅完全抵消。12日巨震收盘时,道琼斯工业指数收于15973.84点,而17日已经达到16435.83点,英国《金融时报》100种股票价格指数12日收于5707.60点,17日6030.32点,德国法兰克福DAX指数和法国巴黎AC40指数走势也大致如此。一些交易员打趣说,猴年猴市,在全球股市也得到了应验。
回头来看,猴年第一周全球主要股市接力暴跌,实际上延续了始于去年尾端的下跌态势,恐慌和避险主导市场情绪,在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各国应对措施收效渐微的背景下,引导资金转移到更为安全而保守的投资品种当中。在此之后欧美股市强力反弹,又表明全球资金在宽松预期的驱动下依旧蠢蠢欲动,前期被抑制的多头并未缴械投降。
《日本经济新闻》在一篇股评文章中用“疑神疑鬼”来解释当周全球股市的剧烈动荡。文章认为,投资者开始担心中国经济减速,之后这种担心又扩大到资源型国家,再后来对美国、德国这些发达经济体能否保持稳定增长也产生怀疑,特别是全球资金担心在巨大冲击浮出水面之际,找不到吸收冲击的增长引擎。
有分析指出,进入2016年以来,全球市场持续动荡,根本原因在于本轮全球经济复苏的不稳定和不确定性增强。距离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已过去7年多,但世界经济仍未摆脱危机阴影。而2015年更是全球经济自进入复苏通道以来增长最慢的一年。美国花旗银行在最新一份研究报告中说:“市场担忧情绪正在发生改变,此前更多担心新兴市场‘硬着陆’和油价暴跌,如今则开始更多担心发达国家经济减速,以及全球央行再次提高资产价格的能力。”
此外,中东产油国的主权财富基金抛售股票回笼现金,也是近期主要股市承压的原因之一。英国《金融时报》分析说,主权财富基金在很大程度上是用源自石油美元的财富建立的。油价下跌很可能已迫使许多主权财富基金开始出售。它们一般会首先出售所持投资中流动性最强、且可以获利的资产,比如日本或美国股票。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副总裁朱民在达沃斯论坛上曾经指出,全球股市等金融市场波动幅度大、频率高,将成为全球金融市场的新常态。朱民认为,今年以来全球股市波动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增长水平没有达到利率增长水平所要求的程度,其结果是全球股市估值必须要做出调整。未来,如果利率水平继续上升,经济增长继续疲软,那么全球股市估值将继续调整。
三种货币三种命运?
进入猴年之后,美元、日元以及人民币,成为外汇市场上关注度最高的三种货币,它们的涨跌,折射出市场对全球经济的三种判断。作为货币政策的制定者,美联储、日本央行和中国人民银行,它们对于汇率波动的理解和态度,将决定今后三种货币的走向。
美元指数自去年3月以来,便从不足80一路上走高至100左右,涨幅高达25%,但进入2016年后,美元在外汇市场上的强势地位发生动摇,在美联储加息可能放缓的预期日渐增强的背景下,美元对其他主要国家货币的比值出现回落。美元指数走低,美元对欧元、日元都有不同程度的跌幅。截至17日,美元指数报收于96.8662。
美联储主席珍妮特·耶伦10日在国会发表的半年度货币政策证词中说,如果经济发展非常令人失望,那么美联储可能将放缓升息速度。耶伦认为,海外市场动荡正在打击美国的经济势头,可能拖累美国的增长。但她坚信,也有很好的理由认为美国经济仍走在温和增长的道路上,这将允许美联储维持“渐进式调整”的货币政策路线。有分析指出,美元继续保持强势的可能性正在降低,未来对主要货币的走势也将出现分化。
还有报道称,历史经验显示美联储加息之后,美元走弱其实是大概率事件。从上世纪70年代以来的7次加息周期的历史中不难发现,美元四次走弱、一次区间震荡,虽也有两次走强,但与当时里根政府和克林顿政府主导的“强势美元”战略密切相关,背景特殊。
其他主要货币在全球资本避险情绪高涨寻求避险的背景下,汇率锚的稳定性正在发生动摇。新兴经济体的货币普遍承压,而一些发达经济体主动干预汇市,避免本币走高,比如瑞典央行通过降息来抑制升值。欧洲国际政治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弗雷德里克·埃里克松说,目前全球经济增长乏力,二十国集团的首要任务是给各国政府施压,促使全球央行采取协调一致的政策,避免宽松货币政策导致货币竞争性贬值。
日元也是近期外汇市场上的一大亮点。尽管日本央行宣布对超额准备金实施负利率,但作为传统的避险货币品种,日元还是走出了一波升浪。有分析指出,如果市场避险情绪高涨,未来美元对日元的比值可能会跌至1美元兑105到115日元。
实际上,经过2013年4月、2014年10月两次大规模货币放水后,日本央行的资产负债表相对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远远超过美联储和欧洲央行,但日本央行预期的通胀目标至今遥不可及;最新出台的负利率政策则大幅加剧了日本乃至全球金融市场和汇市的动荡。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在东京的一场演讲中表示,该行将在必要时进一步降低存款利率,以尽力达成2%的通胀目标。有分析指出,日本央行不断加大赌注挽救“安倍经济学”的做法,恐怕将不断推高全球陷入货币战的风险。
此外,离岸人民币在春节期间大涨,节后也延续升势。其中,15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5118,较前一交易日上涨196个基点,涨幅达0.30%。与此同时,在岸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当日收盘价报6.4944,较上个交易日收盘价大涨751个基点,创下2005年7月汇改以来的最大单日涨幅。
就在1个多月前,人民币汇率连续走低,市场看空情绪明显。而随着2月初美元指数大跌及美联储主席表态弱化加息预期,人民币贬值压力明显缓解。特别是猴年春节期间,整个海外市场都陷入“危机模式”,人民币反而被视为相对安全的“避风港”。
中国央行发声力挺人民币,也是后者近期走强的重要因素。央行行长周小川在接受《财新》专访时表示,从基本面看人民币不具备持续贬值的基础,但坦言最近投机力量瞄准中国,汇改推进会把握合适的时机和窗口,并表示“不会让投机力量过分主导市场情绪”的态度。
据报道,瑞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汪涛指出,未来人民币汇率波动性势必增强。“大家会慢慢适应,汇率上下波动的过程不是一次就完了。从长期来说,人民币相对是比较稳定的。”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马骏预计,当市场充分理解了参考一篮子的汇率形成机制之后,预期就会趋于稳定,做空人民币的压力也会下降。市场预期趋稳之后,包括经常项目顺差和人民币利率高于外币利率等积极的基本面因素就会在人民币汇率形成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就人民币前景而言,周小川也表示,过去多年来人民币一直处于升值趋势,外汇储备在不断积累,这肯定不是无限的过程,迟早是要到顶、见到拐点的。在拐点出现之前,升值有所过冲是难免的,需要调整。在拐点出现后,反方向的贬值过冲也是可能的。再之后还会有升值势头,因为基本面是支持人民币走强的。总的趋势是在震荡调整中阶段性渐趋稳定,这是客观存在的系统动态特性。
来源:《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