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转外周血管斑块 声动力疗法见效快
从去年6月到现在,已有24例中老年动脉粥样硬化伴斑块形成的患者在哈医大附属一院心内科接受了全新的声动力疗法,结果其病变血管狭窄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得到缩小和稳定,肢体疼痛或头晕目眩等症状得以改善。观察表明,在采用声动力方法一周后,病变血管直径狭窄率平均改善约10%。检索查新证实,将声动力疗法应用于心内科领域,在国际上尚属开先河之举。近日,该院心内科主任田野教授先后应邀参加了第九届中国介入心脏病学大会和第五届中部心脏病学会议,并就声动力疗法快速逆转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研究做了专题报告,受到与会专家学者的高度瞩目。
声动力疗法的原理是将低频超声与卟啉类药物结合,利用卟啉类药物能够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聚集的特点,联合低频超声的强大穿透力,将能量由局部体表传递至斑块之处,活化聚集在斑块内的卟啉类药物,进而调节细胞功能,改善斑块炎症环境,逆转硬化斑块,使病变处血流重新通畅,纠正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而引起的相关症状。前期基础研究先后多次刊发于《超声化学》、《血栓与临床》、《科学报告》等多家国际著名专业期刊上。
一位57岁的男士,因双下肢乏力、间歇性跛行而就诊于哈医大附属一院心内科,经田野主任检查,诊断为双下肢动脉粥样硬化伴多处斑块形成,之前该男士曾在血管外科完成髂动脉支架植入术。但由于既往30余年的吸烟史及10余年的糖尿病、高血压病史,他的双侧股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负荷同样极为严重,间歇性跛行及静息痛症状非常明显,急需临床干预。在详细的超声筛查中,确定患者双侧股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多达15处,最严重处血管直径狭窄率达86%。田主任团队当即为他开展了声动力治疗,结果该病人症状当日即有显著改善,自觉下肢乏力情况有了一定程度缓解。一周后复查,其15处病变平均血管狭窄率由之前的61.47%变为现在的54.27%,病变最严重处血管狭窄率由86%变为77%。现在该男士虽仍然间歇性跛行,但活动耐量较前明显增加,其各项生化指标在治疗后亦均无显著异常。
迄今为止,田野团队共完成24例患者的临床治疗,全部患者以老年人群为主,年龄最小者五旬,最大90岁,平均70.86岁,其中更多病例为耄耋之年的老人,多由间歇跛行甚至静息痛,以及因颈动脉狭窄而引起的相关神经系统症状而就诊,并伴有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吸烟等多种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这些病例股动脉斑块共106处,颈动脉斑块35处,总计病变141处,在声动力疗法结束30天后复查发现,所有斑块部位平均血管直径狭窄率由治疗前的57.53%改善为43.41%。
田野主任的体会是,声动力疗法具有易操作、接近无创等特点,通过多普勒超声定位斑块位置,并将低频超声能量由体表传递至斑块位置,数小时即可完成全部治疗流程;患者接受声动力疗法过程中无痛苦,并且治疗前后相关实验室检查,如肝肾功能、血常规、甲状腺功能等均无明显变化。同时,声动力疗法可多次、反复使用,尤其适合于全身多部位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狭窄的患者。
时下,我国国人心血管疾病的医疗负担逐渐加重,现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在东北寒地地区,因气候及饮食等诸多因素,心血管疾病发病率更是远高于全国其他地区。田野教授表示,期望通过对声动力疗法发挥生物学效应机制的深入探索及其治疗参数的进一步优化,争取早日将声动力疗法大范围应用于各个部位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努力解决这一危害公众健康、占用大量医疗资源的顽疾。
衣晓峰 蒋永兴 供稿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