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遇“冷”后的“热”思考
采访遇“冷”后的“热”思考
□孙佳薇
去年此时,在我省代表团驻地采访,曾遇到一位代表对记者说:“能参加全国两会,既紧张又兴奋,好像有说不完的话。”一到两会,代表们似乎就开启了亢奋模式。
记者多年参加两会报道,印象中代表们接受采访的热度一直很高。不过,个别代表热情的背后似乎深度思考还不够:有的早早准备好一沓建议,不论记者提及哪方面话题,都能思如泉涌、侃侃而谈,而当采访结束整理笔记时,却总让人感到“干货”不多;有的代表则在分组审议时,妙语连珠,海阔天空,实则早已偏离审议主题……
今年,记者随代表团抵达驻地时,却遇到一番别样情形。连日来,每每与一些代表联系采访事宜,结果大都被“婉拒”。有的以“闭门羹”致谢记者对自己的关注,有的则直截了当说“你是我今天拒绝的第N位记者”;有的希望记者能从他在参加审议时的发言中,体会和捕捉观点、亮点;有的则提出,记者得事先拟出一个有板有眼的采访提纲;还有一位代表半开玩笑地说,不是不想接受采访,是因为媒体断章取义的太多了。
昔日扑面而来的热度不再,着实令记者有些“猝不及防”。如此,会前“绞尽脑汁”设计的采访预案,已派不上用场。然而,沮丧过后,记者冷静思考,忽然悟出一点什么:过去,一些代表委员更多地把参加两会当成一种身份和荣誉,甚至习惯于在这个舞台上“秀”一“秀”,而在切实参政议政上动的脑筋不够,于是,讨论发言时或满口溢美之词,或靠雷人雷语博人眼球。
此外,一些媒体人多年来也习惯了两会的“亢奋模式”,对两会的认识存在偏差,甚至是“误读”。一些媒体人,习惯了把两会报道理解为聚光灯下令人眩目的群英“秀”,以为参政议政者就一定会居高临下地慷慨陈词,一切都应该是被事先描摹好了的精彩,于是个别记者就习惯于主题先行的制造新闻、制造热度。
而今,伴随时代进步,党风、社会风气的转变,民众对他们履职的要求在变高,“两会”正在切实成为每年一度参政议政的头脑风暴大会,而不再是个别人的秀场。过去那种照本宣科式的空话套话很难再被接受,行使参政议政的话语权时,不费一番脑子肯定是不行的了。此外,伴随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代表委员们的一言一行,分分钟就能传遍全国,并产生某种涟漪般的回响。时下需要代表委员们做事、说话方式的重构,谁再不动脑子,就会成为舆论抨击的靶子。因而,代表委员们的压力可能会更大,对待媒体的态度也在悄悄发生变化。
如此,冷静想想,记者采访受“冷”又何尝不是一件好事呢?而且,这“冷”的后面其实不乏深层次的“热”。一些代表不再把两会当成自己的秀场,更多的是会上会下的深度思考、踏实履职,用理性来酝酿科学务实的建议。于媒体记者而言,不能再仅靠“追星”、仅凭复制那些言之无物的“侃侃而谈”来向受众“交卷”,而必须准确把握代表委员建议和意见的深刻内涵,并以严谨、准确的方式报道出来。敏锐的新闻嗅觉与客观冷静的思考,一样都不能少。
当然,在防止汇报心得式的一味点赞的“虚热”的同时,还要反对怕说错话而只做见面握手、表决举手、通过拍手的“三手代表”,“你的失语,就意味着人民的沉默”。
盼望那种“少些空话套话和雷人雷语,多些真知灼见和谦抑之风”的“冷”和“热”,成为今后两会的新常态。 (本报北京5日电)
编辑: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