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弘扬科学精神铸造创新文化 “龙江创新力量”之创新个人
16.11.2016 10:02
本文来源: 科学技术厅
图为姜洪伟(左)在指导工作。
图为关胜在操控数控车床。
图为袁国辉在进行与石墨深加工相关的实验。
图为王洪峰在科研工作中。 编者按
展龙江创新之魂,显龙江人才之为,筑龙江创业之基,圆龙江科技之梦。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两次针对龙江发表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激励人才创新创业、向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要发展的决策部署,着力推动全省“千户科技型企业三年行动计划”,激励科研人员转化成果、领办创办企业,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浓厚氛围,积极培育龙江创新创业文化,省科协、省委宣传部、省科技厅日前联合在全省范围内开展“龙江创新力量”评选及宣传活动。他们当中有依靠技术成果领办创办协办科技型企业的科研人员和创新团队,有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和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科研单位,还有服务科技创新创业形成市场化主体的科研组织和服务机构,更有立足科研生产一线在推动企业成为创新主体的实践中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和创新团队等。本报对这些典型进行报道,宣传他们敢为人先、执着坚守、勇攀高峰的创新创业精神,以期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投身科技创新创业实践一线,充分施展才华,迸发创造活力,助力龙江全面振兴。
致力攻克脱毒技术的“薯”专家
记鹤岗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所长姜洪伟
□本报记者那可
10月的最后一个周末,秋收的农忙时节刚刚结束,鹤岗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所长姜洪伟便驱车赶往密山,去完成一个答应许久的约定,给当地的一些马铃薯种植户提供技术帮助。姜洪伟介绍说,作为农业推广研究员,工作起来常常是没有双休日,没有寒暑假,走农场、进农户,帮助大家解决农业生产中面临的种种问题。对那些慕名而来多次邀请他前去解决难题的远方种植户,姜洪伟只能赶在农闲时间驱车前往,通过对土壤实地研究考察给出技术指导,而这些工作都是无偿的。尽管参加工作已有近40个年头,姜洪伟工作中还是处处细节均体现出农业科技工作者的严谨。
姜洪伟说我国是马铃薯生产大国,总产量和总消费量均居世界第一位。但与此同时,我国的马铃薯单产较低,与世界上的发达农业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怀着改造黑土地上马铃薯低产的现状,年轻的姜洪伟投身到马铃薯脱毒研究开发与推广工作中。姜洪伟说,他先是在哈尔滨师范大学化学系学习,后来到北安农业学校学土壤,再后来又修满了农业作物的研究生课程,多学科交叉的背景曾让年轻的他踌躇满志。他介绍说,刚参加工作时,正值马铃薯“退化”的秘密被揭开,脱毒技术吸引全世界马铃薯专家目光的年代。马铃薯退化其实是下代“种子”由于病毒的不断侵染和积累,自身又不能清除体内的病毒,导致植株病毒病逐年加重,使植株在生产过程中不能充分发挥品种的生产特性,造成的严重减产。只有采用现代生物技术将种薯内的病毒去掉,恢复马铃薯品种本身的生理功能和生产特性,才能防止马铃薯“退化”。不过掌握理论容易,实际操作却很难。姜洪伟说这是植物领域内的克隆技术。从马铃薯的芽尖上剥离一个细胞进行培养,通常情况下要等到几个月甚至半年才能开始生长,然后又是多学科交叉的检测环节,需要极大的耐心和大量时间投入。而做出了优良品种的种薯,下面还有推广应用,包括整地、施肥、田间管理一直到储存,都需要农业推广研究员提供技术服务。值得一提的是,马铃薯脱毒技术的应用让我省马铃薯的亩产量从上世纪90年代的1000公斤左右提升到今天的2000公斤。姜洪伟说,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不断加快,不仅仅是马铃薯,其实市场上每样作物的丰产都离不开研究人员的默默工作。
如今,姜洪伟常常将自己比喻成“挣工资的农民”,并且感慨“越来越不会种地”,他说过去总觉得研究一种作物总有拨云见日、弄明白的时候,现在发现作物中的奥秘似乎无穷无尽。一方面在研究领域钻研琢磨,另一方面引进发达国家的品种推广使用,姜洪伟总觉得时不我与。他肩头承担着国家农业部项目2项、省级项目10项、市级项目8项。因为杰出的科研表现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三等奖一次、省丰收计划奖七次,省农业科学技术三等奖一次;喷雾式无土生产马铃薯脱毒小薯的方法获国家发明专利一项;发表SCI论文8篇。他还是中国作物协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委员,省农业科学理事会理事、“十大杰出青年”绿色创业者、农村“星火带头人”、科普先进个人“播种奖”、“模范工作者”。他领导的农业科学研究所以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及综合配套技术为主业,以其他农作物遗传育种和蔬菜栽培为辅助,2002年至今连续15年承担国家马铃薯品种区域试验项目和省马铃薯品种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项目,得到国家农业部、省人社厅、科技厅的认可。
姜洪伟1976年毕业参加工作以来,始终在农业科研生产第一线工作,建设了我省东北部马铃薯原种生产基地南北两区,其中网室面积2万多平方米、种薯库3000平方米、果蔬贮藏库1万平方米、农机具库2000平方米、各种配套农机具50台套,年窖贮量2000万斤,效益每年达250万元。积极引进、培育、筛选国内外优良马铃薯品种资源50余种,向全国推广脱毒种薯20余种四大系列,有早熟型、高产型、专用型、油炸加工型。每年向山东、辽宁、吉林、内蒙古、河北等全国各地提供优良脱毒种薯250万公斤,累计推广面积100多万亩,亩增收500元。为种植区的农户调整产业结构,为农业的高产高效做出了很大贡献,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将青春奉献给钟爱的事业
记中国一重重型装备事业部技术质量部数控编程员关胜
□本报记者薛立伟
“我热爱我的工作,虽然身处的地方比较偏远,但我还是想扎根在这里,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在我省工作了9年的专业技术人员关胜,给记者的第一印象是朴实无华、踏实肯干。
关胜出生于吉林省长春市,2007年在长春理工大学毕业后来到我省齐齐哈尔市,是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公司重型装备事业部技术质量部编程科的一名数控编程工艺人员。普通的职业、普通的外表,然而他在内心却有着不服输的精神,取得了不普通的业绩。在2015年事业部基层创新活动中,凭借“利用刀库系统实现自动化连续加工”项目,他荣获了第一季度一等奖、事业部基层创新“年度总冠军”、公司基层创新一等奖、公司劳动模范称号等,并在2016年荣获由省科协、省委宣传部、省科技厅联合评选的“龙江创新力量十佳”称号。“取得的荣誉只是表明领导对我工作的认可,公司其他同事做得也都很不错。”面对这么多荣誉,关胜表现得很淡然。
“在日常工作中,关胜经常深入车间一线,查看图纸尺寸、对照活件余量,不断优化编程工艺,时间久了,我们都爱找他解决编程中的问题。”同事们说。2015年,为提高专项产品产能和效率,同时不能降低产品质量,事业部要求相关职能部门辅助某分厂进行数控加工中心工艺改进。关胜接到任务后,没有急于坐到电脑旁,而是上车间一线了解分厂的数控机床情况。“联系现场很重要,不结合实际是没用的。”关胜认真地解释着,他了解到分厂现有的多台数控加工中心都配备有刀库系统,可完成自动换刀动作,但从没有真正意义上应用到自动化加工中。他想到正可以在这方面下功夫,来满足零件在一次装卡下多种刀具、多个加工部位的自动化连续加工。
找到了突破口,关胜就行动起来。他根据车间实际生产情况,挑选出了首个实验零件,首先按毛坯情况及选定的试点机床进行了详细分析,对零件进行了有效的工艺改进,通过对零件的装卡方式、胎具情况进一步分析,达到在一个工步下,尽可能多的将可加工部位从数控程序方面进行整合,优化走刀轨迹及切削参数,不同刀具的长度及半径通过程序进行补偿,做到半自动甚至全自动的加工程度。这看似简单可做起来不易,因为其中任何一个衔接点出问题都有可能发生质量或安全事故。
为确保整个过程的准确性,他对加工前毛坯尺寸测量后用三维软件进行建模,再用模拟软件对加工过程进行一步步模拟,最后与成品模型反复对比,多次往返现场与办公室。有人开玩笑说:“给你支个办公桌,天天就在我们这儿办公吧”。他一想这样确实节省时间,后来干脆带着手提电脑到现场,与操作者共同细化每个步骤。经过夜以继日地加班赶工、反复改进优化、试验,最终顺利完成首件刀库自动化加工程序,并成功应用于生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通过不断积累经验并持续推广,公司目前可利用数控程序控制刀库连续在十几台机床上加工数十种零件,陆续还对其他零件进行实验加工并固化。此项工作的完成使部分专项产品件的生产效率提高了10%~50%,降低操作者劳动强度50%以上,同时也降低了人为因素出错的可能性,既保证了质量又提高了效率,得到分厂和操作者的高度评价和赞扬。
当谈起父母和家庭时,关胜有一丝愧疚。“工作的这些年,一直在外面奔波,基本上每年只能回一次家,心里挺对不住父母的。”关胜坦言,“现在公司处于发展的关键时刻,编程科需要我、技术质量部需要我、事业部需要我,我得坚持下去,离开家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关胜的父母很支持他的工作,从不让他担心家里的生活。父母经常鼓励他,要戒骄戒躁、继续努力,创造出新的成果。关胜憨厚地笑着说,“希望工作稳定以后,能够把父母接过来,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就好了。”
为了公司的发展,为了目标的实现,关胜一直坚守岗位,奋战在工作一线。他忙碌的身影,在公司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面对他人看起来的辛苦,关胜没任何怨言。“因为我喜欢我的工作,所以不会感觉到枯燥。如今公司的数控编程工艺人员大多与我同龄,新科技的重担落在我们这一代年轻人肩上。我将继续立足于本职工作,把青春和热血奉献给我热爱的事业。”
助龙江石墨从“平民”走向“贵族”
记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哈尔滨万鑫石墨谷科技有限公司首席专家袁国辉
□本报记者彭溢
从最初的天然石墨原材料开采,到深加工成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再到石墨烯复合导电浆料,石墨材料在市场上的售价从每吨几千元跃升至百万元以上,正成为我省经济转型发展的新动力。
在石墨从“平民”到“贵族”华丽转身的过程中,凝结着龙江科研人员的智慧和心血,袁国辉就是其中的一位。
袁国辉是哈尔滨工业大学化工与化学学院教授,研究天然石墨深加工及石墨新材料已接近30年,我省大大小小的石墨矿区他跑过无数个来回,可谓我省的“石墨通”。
石墨是我省新材料产业中的“黄金级”成员,是现代工业极重要的战略性资源,其精深加工制品在国防、航天、电子、核电、环保、能源等诸多领域不可或缺。相比如今的炙手可热,20多年前袁国辉开始研究石墨时,它还是个“冷门”,我省石墨开采后多以“白菜价”出口。眼见有着“贵族”血亲的石墨,在我省却过着“平民”的生活,袁国辉心里很不是滋味。他暗下决心,要通过自己的研究助力龙江石墨产业提高附加值。
袁国辉看到未来电动车对动力性能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大量需求,带领科研团队确定了通过对石墨微小颗粒进行形状处理及表面修饰,获得动力性能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科研方向。具体来说,是在石墨深加工的三个关键技术点进行创新,包括粒径小于12微米的天然石墨球形化、天然石墨选择性纯化技术和固液结合的新型包覆技术。其中的“重头戏”是粒径小于12微米的天然石墨球形化,因为“它是给锂离子电池提供动力的源泉,可大幅提高锂离子电池快充电快放电的性能”,袁国辉介绍。
人的头发丝的直径约为60微米,而袁国辉要研究的球形石墨的粒径是头发直径的1/5,只有在高倍显微镜下,才能看到它的真面目。因此,实际的科研攻关异常复杂,如何控制好石墨粒径的大小成为最大的挑战。为保证石墨粒径大小的精准度,袁国辉对每个石墨的实验样本进行逐一分析,并要求多位课题组成员同时进行同一实验,比对最终实验结果。有的课题组成员不理解:要得到一个好的实验数据就得花费几个月甚至半年的时间,做重复实验岂不是浪费时间?每当这时候,袁国辉总是坚定地说,“科研最需要的就是严谨,多花些时间,值得!”
功夫不负有心人。短短几年,袁国辉就带领科研人员解决了石墨负极材料中一系列重大关键问题。然而,在寻找企业对这些技术成果进行产业化的过程中,袁国辉碰了不少钉子。“石墨选了矿,卖了就可以赚钱,而要深加工,就得花钱上设备、聘科研人员,能不能成功还是个未知数。所以即使知道深加工能赚大钱,我省大多数石墨企业还是望而却步。”袁国辉回忆说。
正在他苦恼之时,2011年,省科技厅按照国家科技部和省政府的部署,组织了石墨产业“院士专家龙江行”,经过近一个月的实地考察和综合论证,9位院士联名形成《关于在黑龙江省建立国家高新石墨产品开发、产业化与交易基地(“国际石墨谷”)的建议》,并上报国家。当年底,科技部决定由我省科技厅牵头研究国家石墨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及实施方案,并启动总概算预计1.5亿元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宝安集团、南海石油、中铁资源集团等大型企业纷纷来我省投资石墨深加工产业,袁国辉从中找到了合作伙伴。
通过与中国宝安集团下属的鸡西市贝特瑞石墨产业园有限公司合作,袁国辉主持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新型负极材料制备技术及产业化研究”,实现了6~12微米鳞片石墨的球形化,球形化收率从传统工艺的40%提高到80%以上,大幅降低了资源消耗,提高了经济效益;研发了新型负极材料制备技术,使我国的鳞片石墨球形化技术、天然石墨负极材料制备技术达到国内外行业先进水平。并在鸡西市建成年产1000吨的新型负极材料生产线,产品已销往国内外主流锂离子电池生产企业,实现了商业化运营。
2015年,袁国辉与中国宝安集团合作,创建了哈尔滨万鑫石墨谷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公司的首席专家,他带领技术人员在石墨烯产业化技术方面进行攻关,实现了天然石墨价格从每吨不足万元到每吨超过百万元的价值提升。2015年底,年产1000吨石墨烯导电浆料生产线建成,石墨烯导电浆料产品大规模销往国内外市场,在石墨烯材料的商业化生产方面走在了国内外前列。
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来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袁国辉向总书记介绍了我省石墨产业技术发展情况和哈尔滨万鑫石墨谷科技有限公司的石墨烯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和未来的发展规划等,获得了总书记的高度肯定。“习总书记来考察后,我们更加坚定了打造全球重要石墨深加工产业技术中心的发展道路。现在我们积极扩大产能,年产1万吨石墨烯复合导电浆料的生产线正在建设中。”袁国辉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享受科研创新带来的快乐
记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维科生物技术开发公司活疫苗生产车间工程师王洪峰
□本报记者闫一菲
在细胞和病毒组成的微世界里不停地探索、证实;在单一枯燥的工作环境中反复观察、实验。这就是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维科生物技术开发公司活疫苗生产车间工程师王洪峰从业18年来每天重复的生活,可他从不觉得孤独和苦闷,反而说自己“一直享受着细胞克隆、病毒分离、疫苗研制、规模化生产等科研创新工作带来的无穷快乐”。
“我家是农村的,从小是靠母亲养猪供我上学读书。”小时候的王洪峰并没想到,这一生他会和动物疫苗研制与应用有这么漫长的一个“约会”:1998年从东北农业大学兽医专业毕业后,王洪峰进入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工作,先后从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灭活疫苗、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活疫苗、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活疫苗等其它一系列以传代细胞为载体疫苗的研究和生产工作。如今每当谈起自己的科研工作时,他的眼里依然闪现着孩童般的光芒。
传代细胞培养受细胞培养基、环境温度影响较大,细胞成熟的时间不可控,为在细胞成熟的最佳时间进行试验,加班加点对王洪峰来说是再平常不过的事儿了:为完成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灭活疫苗生产问题,他经常不回家在车间里过夜,没有床就和值班人员挤在一起,有时半夜12点起来观察细胞病变,摸索接毒剂量、病变率,最终生产出合格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灭活疫苗共计6批59375瓶,储备半成品100多万毫升,使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灭活疫苗在断货两年后重新投入市场。为解决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活疫苗过敏性问题,他组织人员排查原因,对种毒分批抽样、反复试验,重新制备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活疫苗生产用种毒,更换生产用血清批号,切断了过敏源,使疫苗顺利投放市场。为使T-P-R三联活疫苗走出实验室,尽快实现规模化生产,他在三年多的时间里反复研究、摸索、验证,不断摸索冻干保护剂浓度、配比、分装量、冻干曲线,使得疫苗从样品试制到大规模连续生产取得成功,并推向市场。
在工作上,王洪峰还特别注意结合实际不断创新:在实践中,王洪峰发现一些养猪企业和养猪户在使用疫苗的过程中,存在缺少稀释液造成疫苗配比不准、疫病防治效果不佳的实际问题,为此,他主持研制并开发生产出使用方便、质量稳定、效果良好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活疫苗和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活疫苗专用稀释液,批量投放市场后,受到养猪户的欢迎。根据市场需求,为提高疫苗病毒含量及产量,王洪峰不断研究新的工艺,完成了猪腹泻三联活疫苗由少头份(2头份/瓶)到多头份(5头份/瓶或10头份/瓶)生产工艺的提档升级。基于传代细胞的疫苗生产,大部分环节需要人工操作,为提高效率,王洪峰在疫苗的机械化生产方面下功夫,创新采用带有三通盖的50升耐高温高压的优质塑料桶及移动式桶车,实现了滤液、细胞分装、接毒机械化。他还在生产线创新应用柱式滤器罐体滤液,末端采用自主研发的15头液体分液器、插拔式快接头等,使疫苗生产操作方便、快捷,做到了零污染,同时,他还设计了新型移动式废液桶,收获病毒液采用与转瓶机相对应的移动式冻融车,移动方便、提高了生产效率。
参加工作18年来,王洪峰没休过一次年假,更记不起有多少个节假日坚守在工作岗位上。个人时间的巨大牺牲换来的是宝贵的科研成果,从2005年起,王洪峰先后参与研究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灭活疫苗、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活疫苗、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活疫苗、猪腹泻三联活疫苗(T-P-R)产品累计创收总额达7亿元人民币。
多年的细胞毒灭活苗、活疫苗开发和生产经验,使王洪峰对传代细胞的规模化生产有着敏锐的嗅觉和观察力,摸索出从细胞冻存、复苏、病毒繁殖到疫苗规模化生产等一整套生产工艺流程,不仅成为单位公认的“技术大拿”,在同行业亦有相当高的知名度。科研创新永无止境,目前的他正承担着哈尔滨市科技攻关项目——协助动物病原监测与流行病学研究团队进行猪伪狂犬病活疫苗的研发及生产工艺革新工作,已进入到临床试验阶段,预计2018年前完成规程申报和复核试验工作,完成新兽药注册证书申请。
本文来源: 科学技术厅
16.11.2016 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