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雷锋,十九大 特稿:新时代的“雷锋”,就在你我身边

10.03.2018  03:27

      哈工大报讯(商艳凯/文 团宣/图)今年3月5日,是毛泽东同志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55周年纪念日。

雷锋精神是永恒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让雷锋精神落地生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学习弘扬雷锋精神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在治国理政的生动实践中布局着雷锋精神的新时代传承。

      在哈工大校园,活跃着这样一些集体和个人,他们在一件又一件的点滴小事中,在一年又一年的爱心接力中,用责任和担当践行着雷锋精神,在争做新时代雷锋传人的道路上笃定前行。

      3月5日晚,一场主题为“学习雷锋精神 争做时代新人”的志愿服务先进事迹报告会吸引了师生关注的目光。作报告的5个集体和个人是我校近年来涌现的践行雷锋精神的典型代表,他们以图文并茂的方式深情讲述了不同领域的学雷锋故事,分享了各自对新时代如何传承雷锋精神的看法。

      一本传递了29年的“雷锋日记

      说到雷锋的故事,想必很多人都耳熟能详。在我校机电学院有这样一个学雷锋小组,他们传承了雷锋做好事不留名的精神,用29年时间书写了一本厚重的“雷锋日记”。

        到今年,机电学院学雷锋小组的“火炬”已经传递了12届18个班级,传到了1508504班的手中。作为学雷锋小组的一员,彭思达讲述和分享了发生在29年前和新时代的两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发生在29年前一个冬天的晚上,刚刚下过雪,道路又黑又滑。一位老人在经过西大桥的时候突然滑倒了,他试图站起来,但是小腿的一阵剧痛让他再次摔倒,腿应该是骨折了,无尽的黑夜和呼啸的寒风,老人的生命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就在这时,一位年轻人快步朝他走了过来:“大爷,怎么样,能不能站起来?”“不行,好像骨折了。”年轻人二话不说,背起老人,就送到了附近的骨伤科医院。

      在那个通讯不发达的年代,年轻人无法及时通知老人的亲人,可治疗一分钟也耽误不得,于是年轻人背起老人楼上楼下的做各项检查,累得满头大汗。当时医院的医生都以为年轻人是老人的孩子,还夸他孝顺。老人问年轻人叫什么名字,什么单位,年轻人没有说。看到老人得到了有效治疗以后,年轻人便默默地离开了医院。

      老人伤好后非常想感谢这位年轻人,但他只记得年轻人学生模样,有点胖,操着一口浓重的山东口音。老人便猜测那年轻人应该是附近的学生,于是来到了哈工大,向学校表达了一定要找出这位好心人的强烈愿望。当时学生的信息录入都是靠纸质的档案和学籍卡的,要想从那么多学生中找到年轻人谈何容易,可老人坚持就算一个个找也要找到他。于是老人拿着学校提供的学生学籍卡开始逐一核对照片。不曾想,竟然很快就找到了这位同学,他就是1系8911班的刘允公。

      刘允公委婉地拒绝了媒体想要宣传他事迹的要求。后来为了在班级成员间传承雷锋精神,8911班去齐齐哈尔军训时,在部队的帮助下,学雷锋小组正式成立。29年间,虽然时代在变,学雷锋的形式在变,这面在机电学院优秀小班中传承的旗帜,却化为了学雷锋小组不变的誓言。

      第二个故事发生在刚刚过去的寒假。进入到新时代,随着国家日益强盛,雷锋精神被赋予了更加丰富的内涵。在国家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倡议的大背景下,学雷锋小组开启了国际公益的新行动。

今年初,学雷锋小组倡导并联合机电学院“筑梦”实践团,在实践团前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泰国开展寒假社会实践前,在校内举办了题为“color the future”国际公益义卖活动。这次活动是一项全校范围内的面向泰国春蓬地区贫困儿童发起的公益慈善行动。

      活动分别在正心楼、中央红超市、二公寓前楼和二公寓相伴成长工作室设立了4个义卖点,包括哈工大紫丁香系列文化纪念品、明信片、书签、笔记本和冰箱贴,还有生活日用品和文具等。活动得到了同学们的积极响应,还有不少同学手写明信片表达对泰国孩子们的祝福,更有捐书捐物的同学。义卖总计销售总额达近万元。学雷锋小组将所有义卖的基金捐赠给泰国贫困地区的孩子们,并在泰国开展了为期两周的义务支教。

      两个故事虽内容不同,却传递着相同的价值观。在彭思达眼中,把专业知识学好、不浪费每一粒粮食、不让身边任何一名同学掉队、为迷路人指路、为孕妇让座,把身边的小事做好,就是学雷锋。

      一个以建设“美丽中国”为使命的团队

      2017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北塞罕坝林场建设者事迹作出指示:“全党全社会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弘扬塞罕坝精神,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一代接着一代干,驰而不息,久久为功,努力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把我们伟大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为子孙后代留下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优美环境。

      在哈工大校园就有这么一支团队,他们以“用所学知识服务社会,还祖国以和谐环境、碧水蓝天”为信念,以传承老一辈专家学者求真务实、崇尚科学的精神为使命,在环境保护领域撑起了一片天。他们就是我校环境学院碧水志愿者协会。成立至今的13年来,每逢“世界水日”“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等重大纪念日,协会都会开展“绿色漂流传递爱”“写给地球的三行情书”“中国环保地图征集”等多种多样的线上、线下环保宣传活动。

      作为1100多名碧水志愿者中的一员,郄航将团队当初成立时和发展到今天的故事娓娓道来:

      2005年松花江水污染期间,在李圭白院士带领下,一支由学院在校学生自发组成的志愿服务队挺身而出,第一时间投入到了污染治理和应急供水的工作中。40多名志愿者分成两组,一组在水质检测中心连续作业,得出应对方案后,又立刻奔赴水厂进行技术指导。为了连续检测水质,志愿者们必须每隔1个小时就要取样监测,他们当中坚守岗位最长的达到48小时。

      与此同时,另一组志愿者出现在松花江边,连续四天四夜吃住在现场,随时随地为治理污染的专家团队提供支持。时值寒冬,江边白天气温为零下十几摄氏度,夜晚气温更是低至零下30摄氏度,即使穿着厚厚的棉衣,他们依然被冻得瑟瑟发抖。破冰面,搬设备,一干就是一整天。需要采样时,手套结了冰没法再用,他们就一个个徒手伸到寒冷刺骨的冰水中。4天后,全市的饮用自来水恢复供给。志愿者们又在治理现场工作1周后才返校进行下一步研究,直到新年才休息。这支志愿服务队就是碧水志愿者协会的前身。

      志愿常青,碧水长流。时至今日,碧水志愿者协会将关注的目光放在发动更多人关注身边的环境上。从2017年开始,协会每个假期都会派出志愿者奔赴全国各地开展“美丽中国”生态调研活动。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将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行动提上日程。为了解我国农村人居环境的现状,刚刚过去的寒假,协会组建了专项实践团,奔赴全国10余个省市开展调研活动。在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明阳村,志愿者们踏着崎岖的山路在大山里寻找水源地,探究当地的水质状况;深入数十户家庭,通过观察每户家庭平常用的水壶了解当地水质硬度情况;走访全村的生产队,深入每户家庭调查家庭垃圾的处理的情况。调研结束后,实践团向当地递交了关于改善农村垃圾回收的调研报告,赢得了当地部门点赞。

      一名支教女孩的西部“助学梦

      “你们知不知道,这样的成绩能考上什么学校?”有个男孩满不在乎的说:“我们哪儿也考不上,拿到高中毕业证就去打工了!”至今回想起来,宋宇石还记得这个场景、这番对话。

      故事主人公宋宇石是我校第十四届研究生支教团云南队的党支部书记。2016年7月到2017年7月,她和6名队员一起在云南省宁蒗彝族自治县开展了为期一年的义务支教。

      在哈工大学子中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15年来,这句话深深地影响着一届又一届哈工大学子,坚定地做出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的青春选择,用自身的努力去改变当地孩子们的命运,帮助他们走出大山、拥抱外面的世界。

      如今宋宇石已支教结束回到校园,她深情地回忆起了她和孩子们从相熟、相伴到相知的支教点滴。

      她永远也忘不了第一次与孩子们见面时的情景。她记得走到班级门口时满手心的冷汗,记得走进教室时学生们突然的安静,记得踏上讲台时一颗悬了一年的心骤然放下,也记得第一排那个彝族女孩大大的眼睛。当她在黑板写上“哈尔滨工业大学”几个字时,有的同学开始变得兴奋,全班62双淳朴的眼睛打量着眼前的这位年轻的支教老师,充满着好奇和期盼。

      然而就在宋宇石踌躇满志地想着怎样当一名好老师的时候,班级第一次月考的成绩像一盆冷水浇在了头上。在12个普通班中,她所带的两个班级分别名列第5和第8。有些难以接受这个事实的她,当着全班学生的面发了火,接着就发生了故事开始时的那一幕。冷静下来后,宋宇石意识到,仅仅讲课是不行的,必须还要转变他们头脑中甘于现状的观念。从那天起,每天她都要和一到两名学生单独聊天,摸清他们的学习状态和家庭状况以及对未来的规划。渐渐地,很多学生开始对她敞开心扉,也开始思考自己的未来。

      在教好课的同时,宋宇石和队员们将更多关注的目光放在了如何帮助家庭贫困而热爱读书的学生身上。他们利用网络平台,开展了“索玛芬芳,爱满凉山”系列活动。一年下来,累计有120余名同学受到了爱心资助,每年的捐助总额达到了12万元。他们还利用周末时间走过了8个贫困乡,为12所贫困小学带去了包括冬衣、文具、台灯、书籍,运动鞋等在内的爱心物资,为偏远山区的孩子们送去温暖与希望。

        像宋宇石一样心系西部的志愿者有很多。在山西浮山,在西藏拉萨,在云南宁蒗,在四川宜宾,在新疆富源,在陕西扶风,在广西金秀,哈工大研究生支教团的脚步从未停歇,志愿奉献的火炬在一届又一届队员的手中生生不息。

      2017年,一部根据真实的支教经历改编的话剧《希望·那一年》在校园上演,生动再现了支教队员们在西部山区的支教生活,深情诠释了支教情、队友情、师生情。演出当天,现场座无虚席。

        一顶活跃在校园内外的“小红帽

      在校园内外,活跃着这样一个群体,他们最鲜明的标志就是头上戴的那顶“小红帽”。时间久了,“小红帽”也就成了我校青年志愿者的代名词。

      材料学院2017级博士生王宪就是我校数量众多的“小红帽”中的一员。

      故事要从2011年的9月讲起,当王宪拖着沉重的行李箱第一次踏上北国冰城这片陌生的土地时,心里不免有些慌乱。但当他走出火车站的那一刻,看到人群中有个人高举着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大牌子时,仿佛见到了亲人一般,立马走了过去。“你好,请问您是哈工大的新生吗?有什么能帮你的?”一位头戴小红帽,面带微笑的学长关心地问道。当他回答“”之后,学长马上接过自己手里和肩上的行李、指引道路直到送上校车。来到学校后,他惊讶地发现,无论是军训服分发处、新生体检处、还是寝室大堂中,也都充满着小红帽的身影,此时的他已经完全没有了最初的不知所措,取而代之的是对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的无限憧憬。

      大二暑假,王宪如愿戴上了小红帽,学着做一名新生的“引路人”。几天下来,无论是在火车站广场、阳光大厅,还是在爱心地铺、合影墙,几乎每个迎新站点都曾活跃着他忙碌的身影。此时的他开始深刻地体会到,帮助别人是一种多么令人满足和骄傲的事。

      此后的7年里,王宪通过校内外各种渠道,参加了多次志愿服务活动。头顶的小红帽也一次又一次陪伴着他走近那些我们平时几乎注意不到的角落。戴着小红帽,他走进敬老院,那里有渴望家人陪伴的孤寡老人,陪他们聊天,帮他们洗刷衣物,那种简单的付出换来老人们堆满皱纹开心的笑脸;戴着小红帽,他走进很多学校支教,那里有渴望打开知识大门的孩子们,用自己所学带领他们享受知识的乐趣;戴着小红帽,他走进无偿献血车,那里有和自己一样热爱公益的人……

      王宪说,志愿服务的点点滴滴让我心底的志愿种子慢慢生根,发芽,成长。我从一名青涩的本科生变为成熟的博士生,对志愿服务也从最初的尝试变为如今的自觉。也是在一次次志愿服务奉献社会帮助他人时,我找到了青春方向和人生目标。

      无独有偶,胡世亮是HIT法律咨询服务中心的负责人,也是一名普通的志愿者。HIT法律咨询服务中心成立至今,他和中心的志愿者们开展了一次又一次志愿普法行动。3年多来,中心针对校园及社会热点,结合“十九大”“两会”“3·15消费者日”“国家宪法日”等重要活动和节日,开展了“学习十九大精神,建设法治中国”“普法进社区”“宪法杯演讲比赛”等丰富多样的普法宣传活动,累计服务时长600余小时。

      在胡世亮看来,志愿者就是一群心甘情愿为大家服务,为人们带去缕缕阳光的人。

      后记

      新时代的“雷锋”,其实就在你我身边。近年来,哈工大大力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行动,在全校范围内培育了34个“学雷锋”志愿服务团队,“曲拥措姆志愿服务工作室”“夕阳e时代”“党员服务站”“宁养院”“电脑110”等一大批志愿服务品牌相继涌现,年均9000余人次参与其中、志愿服务时间达到了22000余小时,“学雷锋”在哈工大已蔚然成风。

      作为大学生,我们究竟该如何践行雷锋精神,如何成长为新时代的“雷锋”?“人人可学、处处可为”“积小善为大善”,习近平总书记给“郭明义爱心团队”回信时指出,学雷锋应该从生活点滴入手,立足岗位脚踏实地,学雷锋才能落到实处。正如当代雷锋郭明义所说的那样,只要把一件件点滴小事做到了,就是学雷锋。


学雷锋报告会


学雷锋小组交接仪式


志愿服务在身边


我是一名的光荣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