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上卖面膜”市场转型更要服务升级

28.08.2015  10:22

  “凌晨不调暗灯光、播通俗网络歌曲、深夜机上卖面膜……”近日,福州市网民“Raymond”通过微博反映称,他搭乘的福州航空飞机让他忍无可忍。对此,记者向福州航空求证,但福航并未正面答复。记者从多家航空公司了解到,福航有可能将逐步“低成本化”。 (8月27日《海峡都市报》)

  随着经济的发展,坐飞机出行逐渐从精英消费向大众消费转变。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生存空间,一些航空公司将“低成本化”作为运营方式;为了守护利益“蛋糕”,多渠道创收便成为小航空公司一种补救措施。

  不论是“飞机上卖面膜”,还是对托运行李收费,抑或舱内销售餐饮、纪念品,在航空公司进入微利时代的今天,“搭车销售”的背后,有着厚重的利益考量。从国际上看,国泰航空、新加坡航空都有在飞机上销售钟表、箱包、化妆品等的情况——作为市场主体,航空公司“节流”的同时也要“开源”;一个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的社会,“飞机上卖面膜”说到底是航空公司自主经营权的伸展。

  美国社会学家格兰洛维特认为,经济活动融于具体的社会关系之中,即经济具有嵌入性。“飞机上卖面膜”,在本质上就是“嵌入性”的产物。旅客通过购买机票与航空公司达成了一种契约关系,飞机上的旅客构成了一个小型的社会网络。通俗地讲,“飞机上卖面膜”就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将旅客变为潜在的消费群体,试图对社会网络进行利益变现。

  作为一种新生事物,许多旅客对“飞机上卖面膜”并不适应,产生“震惊”。昔日高端、大气、上档次的航空公司自降身价,往日高不可攀的空姐自损形象;当航空公司和空姐的角色扮演背离公众的心理预期,难免会产生心理落差甚至是相对剥夺感。就此而言,航空公司的市场转型,离不开旅客的理解与支持。

  尽管“飞机上卖面膜”有一定的正当性与合理性,却并不意味着航空公司可以“想怎么卖就怎么卖”。在权利意识不断增强的当下,公众对出行的用户体验有了更高标准的利益诉求。不论是轻动作、柔语言,还是给想购物的旅客打无语招呼,抑或避免影响其他旅客的休息,只有建立强大的实施操作系统,在细节上多一些呵护,在语言上多一些温情,“飞机上卖面膜”才能更容易被旅客接受。

  “飞机上卖面膜”并没有原罪,却不能“野蛮生长”,要把握好在飞机上销售商品的尺度。如果航空公司“任性而为”,难免会遭遇旅客“用脚投票”。

编辑:张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