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有黑土生长环境使黑龙江蔬菜品质顶呱呱
黑龙江日报10月25日讯 如果“以卖全国买全国”来概括山东寿光的蔬菜,那么“异军突起新龙菜,品质优异闯天下”无疑是对黑龙江省蔬菜产业的最恰当形容。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优势和世界稀有的黑土耕地优势,自2011年起,黑龙江省借国家实施新一轮“菜篮子”工程东风,采取先建后补方式,加快设施蔬菜生产发展;增加储藏窖、育苗中心、冬季果菜生产试点补助,使蔬菜产业大步向前、长足发展——规模化、组织化、标准化生产水平显著提高;优势产业带、生产基地建设不断完善;种植结构快速优化,设施蔬菜、食用菌、两瓜等高值高效特色品种面积占比增加,温室甜瓜、挂袋黑木耳等优质高效品种种植面积显著增加;良种应用率大幅提高,达到90%以上。
截至目前,全省设施蔬菜播种面积98.6万亩,露地菜播种面积330万亩左右。设施蔬菜的迅猛发展,使黑龙江省鲜菜供应期春提早秋延后、增加70多天;加之生产基地建设的长足进步,有力提升了地产蔬菜的自给率,目前冬春地产蔬菜自给率达到64%,比2010年提高10个百分点;地产鲜菜自给率达15.8%,提高5个百分点。年初以来,全省设施生产品种以优质、高产、货架期长为标的,应用新品种20多个;露地蔬菜以抗逆性强、耐储运、安全为标的,应用高抗耐储品种达40多个;引进推广了对俄专用品种和荷兰乳瓜、日本小黄瓜、光彩101中番茄、韩国春福白菜、黄秋葵、芦笋等优质新特品种。全省创新设计推广应用了新一类高效节能日光温室,优化棚型结构,充分利用光热能,降低生产成本。标准化高效节能温室在辅助加温条件下,实现了叶菜、食用菌和部分果菜全年生产。尤其是冬季,温室生产增加了彩椒、茄子、西葫芦等近十个瓜果菜品种,改变了温室在冬季主要是蔬菜育苗和食用菌生产的状况,黑龙江“菜篮子”日益丰盈。
记者从省经济作物技术指导站了解到,2011年以来省财政先后投入补贴资金3.12亿元,扶持建成设施规模小区151个;各级地方财政投入14亿元以上,吸引带动社会、农民等多方资金130亿元以上,新建蔬菜大棚31.8万亩、温室7.5万亩,设施蔬菜的播种面积和产量与2010年相比均实现了翻番,为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蔬菜经营体系打下基础。
与此同时,全省以“一控两减三基本”为目标,在五常、海林等地按照标准生产、封闭加工、定点销售、质量承诺的流程,推行生产全程可控和质量安全可追溯机制,重点打造7个绿色(有机)蔬菜(食用菌)生态园区;在主要经济作物面积6万亩以上县(市)选定25个基地,推行蔬菜优质高效种植模式;重点扶持建设蔬菜对俄出口示范基地8个,打造规模化、标准化对俄果菜专品种出口生产基地30个;扶持有一定规模、技术基础好、示范带动能力强的生产基地,打造优势品种标准园36个。通过农艺、农机、农资等新技术的引进和组装配套,集中力量对近几年新建的五常拉林、林甸润琦等36个基地实行棚室综合利用配套栽培技术、抗灾避灾技术、蔬菜连作障碍预防等生产技术标准化应用,使其产效情况比普通蔬菜生产平均高出20%—30%;重点打造31个基础设施完善、产业链条完整的菜果标准化生产基地。
新龙菜的崛起,市场最知情。近年来,黑龙江省地产蔬菜外销出口数量激增。兰西县临江镇老三瓜菜种植销售合作社等蔬菜基地通过在网上展示、宣传、推介,产品远销上海、山东、大连、浙江等地,销路畅,效益佳。北林区永安镇鑫诺瓜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蔬菜1万亩,发展社员226户,预计社员户均收入实现10万元。许多国内知名企业和经销商纷纷到黑龙江省采购蔬菜,通过再加工销售实现增值,原因就是黑龙江省生态环境优良,生产的蔬菜品质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