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黑龙江玉米优势产区雷打不动

02.06.2016  23:03

  由大商所组织的2016黑龙江春季产区西线考察第二天,队员们从绥化出发,沿途考察至海伦,继续了解当地玉米、大豆的种植面积变化、农民的种植成本构成和种植意向情况,队员们一起听取了当地政府相关部门的介绍,并进入田间测量大豆的出苗情况,具体情况如下: 

  一、玉米优势产区改种其他作物意愿不强

  今天上午我们出绥化市区后,沿途至北林区四方台镇欢喜岭村,走访了宋长瑞农户。

  欢喜岭村1000多户,按照平均每户人家3垧地,大约3000多垧土地,其中约5垧的大豆,占比几乎忽略不计,旱地全种玉米,小部分低洼积水田种植水稻。老宋反应,今年玉米潮粮卖0.63元/斤,基本在去年12月末就卖完了,剩下的自家作饲料使用,而去年最好时卖到0.77元/斤,一般都在0.7元/斤以上,今年玉米的种植收入下降明显。

  从该村的种植收益排名来看,依次是水稻、玉米和大豆。以水稻为例,一垧水田产量约18000斤,假如种植高粱穗(水稻品种,音),按照国家托市收1.57元/斤,收入28260元,种植的人工、种子、化肥、农药的成本约5000元/垧,水田承包费用9000元/垧(自己家的责任田可以不计),合计成本14000元/垧,净收入14260元。种植玉米按照一垧地收获27000斤、潮粮0.63元/斤计算,大约收入17000元,种植的人工、种子、化肥、农药的成本约6000元,地租成本7000元/垧,如果继续享受补贴1000元/垧,农民净收入约5000元/垧,而大豆按照每垧约5000斤的产量,目前售价即使按照2元/斤计算,连本带利1万多元,算上种植成本和地租,无利可图。

  种植玉米的收益下降明显,并且国家取消收储,未来收入得不到保障,为什么不改种水稻等其他作物呢?根据老宋介绍,该村传统的水稻田本身就是低洼地,积水难排,种不成玉米,因此适宜种水稻,而旱地要种水稻要打井,目前主要是打不成井,能打成井的也会改种水稻。而种植大豆收入太低,除非大豆价格在3元/斤以上,才会考虑种大豆,目前情况下,该村玉米的种植面积基本难降。

  二、海伦市大豆种植复兴可期

  今天我们调研的第二站是海伦市粮食局,陈局长将海伦市的玉米和大豆的种植情况给大家做了介绍。该市农户手里除了留着作为饲料用的玉米,多余的基本已卖完。去年种植玉米200万亩,大豆170万亩,今年要求把大豆面积增加到220-225万亩,增加超过50万亩,增幅约30%,把玉米的面积缩减至165-170万亩,缩减超过30万亩,降幅约20%。

  从海伦市作物种植面积调整的趋势来看,该市重点是发展大豆种植,粮食局陈局长介绍,海伦市专门出台了“大豆复兴计划”,并且成立了大豆办,陈局长任大豆办主任。海伦市计划将从优化大豆种植全过程管理入手,发展大豆深加工产业、整合仓储物流和现货交易体系、塑造品牌、政策鼓励大豆种植等综合举措并举,复兴海伦市的非转大豆产业,打造当地大豆产业链长久的综合竞争实力,提高当地农民的收入。相应配套的一揽子计划包括:1、优化品种,将大豆品种从20个减至3个优质品种;2、塑造天然富硒大豆的海伦原产地品牌;3、成立海伦国有粮食集团,将整合10几个粮库,100万吨仓容(目前存放着85万吨国储玉米)。4、开展期现货经营,保持粮食集团稳健经营;5、成立蛋白大豆现货交易平台,发展电商渠道模式;6、计划对大豆种植进行130元/亩的补贴,折合1950元/垧,约0.4元/斤。

  海伦市作物品种的方向调整,有着现实条件制约的无奈。陈局长介绍,海伦市种植玉米主要有三大劣势:1、地处“镰刀湾地区”,是国家计划调减玉米种植面积的区域,因此种植玉米在政策支持上得不到支持,无托收和补贴;2、因为地处第四积温带,玉米的容重普遍在670-680;3、海伦玉米深加工产业链配套缺乏。而将大豆作为主要作物,原因有如下几点:1、随着居民对非转豆制品消费概念的加强,非转大豆的消费市场前景将重现光明;2、黑龙江地区80%的地区都种高蛋白大豆,海伦当地的得天独厚的土壤条件,成为天然富硒大豆的适宜产区;3、当地的积温条件适合高蛋白大豆的种植。因此,海伦市将蛋白大豆、天然富硒大豆作为重点产业进行打造,也是扬长避短的长远战略之举。

  三、大豆出苗状况良好

  下午,队员们到海伦市郊下地对大豆出苗情况进行调研。根据现场观察,垄距110CM,行距22CM,株距8CM,株高4CM,根据计算出苗率约为72%(但是实际观察的直观感觉是出苗率比较好,预计在9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