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农信社与农村经济发展共脉动
黑龙江日报讯(孙婷 记者李播)精耕细作,普惠三农。黑龙江农村信用社改革求生,创新奋进,10年完成了一次令业界为之震撼的华丽转身。
2004年12月,黑龙江作为第二批改革试点省份,正式开启农村信用社改革大幕。2005年8月,黑龙江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成立,履行对全省农村信用社的行业管理职能。
十年改革,上下求索。黑龙江省农村信用社围绕“不断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加大金融支农力度”这一首要目标,与地方经济发展共脉动,实现了规模、质量、效益、服务的跨越发展,成为全省员工数最多、机构分布最广、网点数量最多、客户结构最全、支农服务最充分的地方性金融机构。
省联社连续多年荣获“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先进单位”、“全省粮食生产贡献奖”和“关注民生,服务发展群众满意单位”等近百项荣誉称号。
黑龙江农信社始终扎根农村,服务最基层,普惠最广大农民,大力推动资金、渠道和服务三个“广覆盖”,逐步实现金融服务的标准化、公开化、简单化。
秉承服务“三农”宗旨。农村信用社涉农贷款总量呈阶梯式增长,贷款全部投放到省内,70%以上投放到县域及以下。
截至2014年末,全省涉农贷款余额1016亿元,占各项贷款的67.7%,涉农贷款年增幅27.5%,涉农贷款余额和增量连续9年居全省商业银行第1位。
提高基础性金融服务“可获得性”。自2012年以来,为全省近200万农户进行了评级授信,农户户均贷款由过去的2-3万元增加到现在的5-6万元,农户种养殖基础性信贷需求基本得到满足。
强化现代化服务渠道建设。2024个营业网点80%以上位于县域及乡镇;1728台ATM设备、8809台POS机,62%以上布设于县域;3025个农民金融自助服务站惠及50%左右行政村、1600万农村人口,“物理网点+自助设备+金融服务站+网络金融”四位一体的便捷网络,实现了物理网点和现代化支付系统乡镇全覆盖。
落实富民惠农等民生政策。代发粮食直补、农民最低生活保障等各类补贴50余种,累计发放金额超过千亿元,惠及3000万人次;每年向农民工返乡创业、农村妇女自主创业、泥草房改造等民生领域投放贷款近20亿元;2013年,对受洪灾农户贷款实行展期、减、免、缓收利息等扶持政策,帮助受灾农户生产自救,切实把政府的惠民政策落实到千家万户。
适应经济、社会和金融市场需求变化,省联社不断加快金融创新和经营转型的步伐,实施转型发展战略,推进战略、管理、机制、经营和服务“五项转型”,以全面支持现代化大农业发展为重点,推行“十领域百千万”工程,系统谋划和引导信贷资金投向,破解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融资难题。截至2014年末,现代农业“十领域”项目贷款投放达331.4亿元。
推进银政、银企战略合作。与省财政厅、政策性融资担保公司和省供销社合作,向耕地面积1000亩以上的2472户种粮大户投放贷款18亿元;向18万农户投放粮食补贴质押贷款108亿元。积极打造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融资担保信息平台,克山联社率先在土地经营权评估、登记、出证等环节突破瓶颈,开启“新土地革命”下的信贷变革。截至2014年末,全省63家县级联社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余额已超100亿元。
加大金融产品创新力度。先后推出“丰收时贷”系列40余款“宜县则县、宜乡则乡”各具特色的涉农信贷产品。组建41家“小微企业贷款中心”,单线审批,简化流程,资料齐全3-5天可以放款。截至2014年末,共扶持小微企业18万户,累计投放贷款529亿元,扶持了一批想发展、能发展、发展得好的小微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