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系列分析之十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全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在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省人口文化教育水平有了较大提升。
一、人口文化构成基本概况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结果显示,全省具有大学(指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349.23万人;具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575.70万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724.53万人;具有小学程度的为921.14万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全省每十万人拥有的各种文化程度人口
单位:人
年份
|
大专及以上
|
高中
|
初中
|
小学
|
1990
|
2139
|
11729
|
28460
|
34089
|
2000
|
4797
|
13866
|
38863
|
31253
|
2010
|
9114
|
15025
|
45010
|
24042
|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全省每10万人中拥有各种文化程度的人口呈“三升一降”趋势。即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4797人上升为9114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13866人上升为15025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38863 人上升为45010 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由31253人下降为24042人。
全省平均每十万人拥有小学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口共计93193人,高于全国88529人的同期平均水平。每十万人拥有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口共计69151人,也高于全国61750人的同期平均水平。
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全省15岁及15岁以上文盲人口为78.92万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减少107.02万人,文盲率由6.33%下降到2.34%,下降3.99个百分点。
二、人口文化教育层次不断提升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我省6岁及以上人口总计3661.94万人,与2000年相比,受教育人口所占比重在不断提高。其中具有小学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总计达3570.58万人,所占比重由2000年的93.83%上升到97.51%,10年间提高了3.68个百分点。
分文化程度看,2010年全省6岁及以上人口中,具有小学文化程度人口所占比重由2000年的33%下降25.15%,其中以50岁以上年龄组人口所占比例最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省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具有初中文化程度人口所占比重由2000年的41.11%上升到47.09%。具有高中文化程度人口所占比重由2000年的14.65%上升到15.72%。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口所占比重由5.07%大幅上升至9.54%,这些变化说明我省各层次文化教育事业均取得较大发展,人口受教育层次提高显著,其中尤以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最为迅猛。
全省各年龄段人口文化构成
单位:%
年龄组
|
大专及以上
|
高中
|
初中
|
小学
|
2000
|
2010
|
2000
|
2010
|
2000
|
2010
|
2000
|
2010
|
合计
|
5.07
|
9.54
|
14.65
|
15.72
|
41.11
|
47.09
|
33.00
|
25.15
|
6-9
|
|
|
|
|
|
1.91
|
93.12
|
93.90
|
10-14
|
|
|
0.28
|
1.97
|
42.08
|
49.90
|
57.24
|
47.53
|
15-19
|
3.97
|
9.43
|
22.31
|
35.00
|
60.17
|
47.91
|
13.18
|
7.34
|
20-24
|
10.08
|
26.41
|
17.85
|
16.81
|
55.17
|
48.34
|
16.39
|
8.15
|
25-29
|
7.78
|
17.58
|
17.81
|
15.64
|
53.05
|
57.61
|
20.58
|
8.85
|
30-34
|
6.93
|
12.88
|
17.24
|
17.24
|
50.60
|
58.21
|
24.00
|
11.31
|
35-39
|
7.12
|
10.12
|
22.27
|
17.35
|
46.95
|
57.78
|
22.00
|
14.30
|
40-44
|
4.85
|
8.12
|
24.56
|
16.95
|
39.39
|
55.91
|
27.70
|
18.37
|
45-49
|
4.63
|
8.03
|
14.81
|
20.17
|
38.42
|
51.06
|
36.13
|
19.89
|
50-54
|
4.38
|
5.33
|
11.01
|
19.69
|
32.49
|
45.25
|
43.92
|
27.99
|
55-59
|
4.57
|
4.75
|
10.97
|
12.24
|
28.62
|
42.85
|
42.66
|
37.15
|
60-64
|
4.25
|
4.36
|
8.30
|
9.25
|
20.26
|
35.99
|
44.66
|
45.44
|
65+
|
2.15
|
4.01
|
4.41
|
6.86
|
11.49
|
23.26
|
35.51
|
49.52
|
三、女性人口文化素质不断提升
受历史上重男轻女封建思想影响,过去相当长一个时期内我省女性受教育机会少于男性,女性人口文化素质也明显低于男性人口。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我省人口文化素质性别差异迅速缩小。
全省6岁以上人口分性别的文化构成
单位:%
年份
|
大专及以上
|
高中
|
初中
|
小学
|
男
|
女
|
男
|
女
|
男
|
女
|
男
|
女
|
1982
|
1.13
|
0.42
|
11.74
|
9.52
|
28.80
|
21.38
|
41.95
|
38.66
|
2000
|
5.67
|
4.45
|
15.35
|
13.93
|
43.92
|
38.18
|
31.26
|
34.81
|
2010
|
9.89
|
9.18
|
16.36
|
15.06
|
48.93
|
45.21
|
23.24
|
27.12
|
从上表可以看出,全省6岁及以上女性人口中,具有小学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96.58%,与男性相比仅低1.83%。与2000年相比,女性人口受教育人口比重上升5.21个百分点,快于男性上升幅度,与男性人口受教育比重10年间缩小3.38个百分点。
从性别文化构成发展变化情况来看,男、女两性间文化程度构成的差距也不断缩小。与1982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时相比,拥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比重大幅攀升,其中女性所占比例上升了23.83个百分点,男性所占比例上升了20.13个百分点,女性增幅快于男性;高中文化程度人口中,女性比例上升了5.54个百分点,同期男性所占比例上升了4.62个百分点,女性增幅也快于男性;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口中男女所占比例均增加了8.76个百分点,反映出我省女性人口无论在教育普及程度还是受教育层次上均取得了很大进步。
随着我省社会经济发展和进步,女性的社会地位不断提高,从分年龄、性别人口文化构成的演变来看,我省男女性别间人口文化素质差别不断缩小,女性已经取得了和男性同等的受教育权利,受教育程度和文化素质都在不断提升,女性人口文化素质低于男性的状况将明显改善。
四、城乡与地区的人口文化构成
(一)城乡构成
2010年,全省6岁及以上人口中,城镇人口占56.23%;乡村人口占43.77%。城镇人口受教育人口比重为98.15%,乡村为96.67%,城镇高出乡村1.48个百分点。
2010 年各种文化程度人口城乡构成
单位:%
|
大学
|
高中
|
初中
|
小学
|
城镇
|
93.85
|
85.24
|
51.45
|
34.24
|
乡村
|
6.15
|
14.76
|
48.55
|
65.76
|
从不同文化程度人口城乡分布来看,小学文化程度乡村人口比重高于城镇,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乡村人口比重均低于城镇,且文化程度越高差距越大。乡村每十万人拥有大学文化程度人口仅1264人,城镇高达15370人;乡村每十万人拥有高中文化程度人口仅5002人,城镇23013人;这些数据反映出我省目前的文化教育城乡还不够均衡,乡村教育事业发展仍落后于城镇。还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农村地区拥有高素质、高学历的人口向城镇转移,导致农村出现“人才洼地”。
(二)地区构成
地区人口文化教育构成是地区经济、社会、教育事业发展水平的综合反映,一般用人口平均受教育程度评价一个地区人口受教育的水平。若以大学文化程度受教育年限为16年、高中12年、初中9年,小学6年计算,2010年全省6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18年,与1990年相比20年间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2.11年。
2010年全省各市(地)人口受教育程度
单位:年
地 区
|
平均受教育程度
|
地 区
|
平均受教育程度
|
全 省
|
9.18
|
伊 春
|
9.38
|
哈 尔 滨
|
9.72
|
佳 木 斯
|
9.11
|
齐齐哈尔
|
8.86
|
七 台 河
|
8.92
|
鸡 西
|
9.07
|
牡 丹 江
|
9.33
|
鹤 岗
|
9.13
|
黑 河
|
8.88
|
双 鸭 山
|
8.93
|
绥 化
|
8.41
|
大 庆
|
9.54
|
大兴安岭
|
9.42
|
全省各地区人口平均受教育程度分布在不同水平上。13个市(地)中受教育年限排在前三位的是哈尔滨、大庆、大兴安岭三个市(地),分别是9.72年、9.54年和9.42年,排名靠后的是黑河、齐齐哈尔、绥化。哈尔滨与绥化相差1.31年。
五、文盲和半文盲人口
文盲、半文盲人口是指15周岁及以上不识字或识字不足1500个,不能阅读通俗书报、不能写便条的人。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省有文盲、半文盲人口78.92万人,文盲率为2.34%,属于文盲率较低的省份(2010年全国文盲率为4.88%),与2000年相比,全省文盲率下降了3.99个百分点。
(一)以老年人口为主体
2010年,全省文盲人口中, 82.39%为55岁以上老年人口,35岁以下文盲人口仅占3.44%。高年龄组和低年龄组文盲率相差极为悬殊,不同年龄文盲、半文盲人口所占比重随年龄的提高而上升。反映出几十年来我省教育事业发展取得了巨大变化和成就,未来全省人口的文盲率将继续呈下降趋势。
(二)以农村人口为主体
2010年,全省文盲、半文盲人口中,城镇人口占40.84%,乡村占59.16%。乡村文盲、半文盲人口比重明显高于城镇,且不同年龄组文盲、半文盲人口的城乡分布不均衡也有较大差异。15—19岁新生文盲占文盲总人口的0.65%,而这其中有53.78%在乡村。20—64岁文盲人口中有69.24%在乡村。65岁及以上文盲人口中有53.18%在乡村。
(三)女性文盲、半文盲人口多于男性
2010年全省文盲、半文盲人口中,男性比重为30.01%,女性比重为69.99%,女性文盲、半文盲人口比重总体上仍高于男性。这是由于历史等原因我省女性人口受教育机会低于男性,致使文盲半文盲人口中,女性所占比重较高。但在30岁以下文盲人口中女性数量和比重迅速下降,全省30岁以下新生文盲、半文盲人口中,男性总数为10155人,女性为8301人,女性数量上已经小于男性。这进一步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男女受教育机会均等化,未来女性文盲、半文盲人口多于男性的局面将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