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禁烧秸秆农民犯难 专家支招如何变废为宝

16.10.2014  11:47
黑龙江垦区应用大机械进行秸秆还田 黑龙江省望奎县应用玉米侧向清秸覆秸精量播种技术进行播种

  人民网哈尔滨10月15日电(杨海全)眼下,正是“中华大粮仓”黑龙江省收获的季节,也即将进入秸秆焚烧期,为保护环境,黑龙江省划定秸秆禁烧区域,其中哈尔滨、绥化、农垦总局辖区全域禁烧。秸秆不让烧了,散在地里的秸秆如何处置?明年的地怎么种?一纸“禁烧令”让很多农民和广大农场职工犯了难。对此,记者走访了相关部门和专家,请他们为农民支招。

   农民犯难:焚烧秸秆污染环境,不烧能咋办

  2013年10月中下旬,一场雾霾让黑龙江省的老百姓尤其是哈尔滨市民苦不堪言,秸秆焚烧、机动车尾气、各种扬尘污染等污染物集中排放成为雾霾的基础成因。而黑龙江省是粮食生产大省,来自黑龙江省农业部门的统计,该省玉米种植面积就超过一亿亩。往年,很多农民将秸秆直接焚烧,可是今年不让焚烧了,农民有些犯难。

  “我们也知道焚烧秸秆对环境有影响,可是机器收割后秸秆倒在地里怎么办,第二年的地都没法种。”黑龙江省双城市中兴村村民王国友今年种了60亩玉米,眼看玉米要收获完成,可是秸秆不让焚烧也让他犯了愁。他说,如今条件好了,近几年他都是用大马力机械收割玉米,往年玉米收割后都将秸秆焚烧掉。“去年哈尔滨不是雾霾了嘛,今年不让烧了,听说如果‘冒烟’就罚钱。”王国友无奈地说。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很多农民尤其是哈尔滨各县市农民有着和王国友同样的苦恼。他们表示,今年当地政府加大禁止燃烧秸秆的宣传力度,老百姓不敢烧了。可是秸秆不让焚烧,放在地里腐烂不了,影响下一年的耕种。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