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简政放权让改革“红利”放大
全面清理10068项省级行政权力,精简至3074项,精简比例达69.5%;编制省级责任事项23538条,划定省市县职责边界7559条,部门职责边界318条;省级284项中介服务清理规范186项……为继续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今年我省完成省级权力清单、责任清单、中介服务清单和市县权力清单并向社会公开。结合建立的清单制度,我省再次取消下放行政权力136项累计578项,非行政许可审批全部清零,消除了行政审批“灰色地带”。
2015年,简政放权,黑龙江省走在全国前列。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和转变政府职能的关键举措,简政放权不但能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给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更大的施展空间,而且有利于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更好更精准发力,合力抵御经济下行的压力。”省社会科学院应用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刚表示,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情况下,2015年我省经济取得基本向好的发展态势,就业创业环境优化,百姓办事更便捷,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政府一系列简政放权政策红利释放的结果。
转变职能
政府的一场“自我革命”
“行政审批是职能部门权力的重要的表现形式,简政放权其实是行政权力的再配置,必将触及一些部门和某一部分人群的利益,简政放权对于政府而言,是一场‘自我革命’。”王刚认为,简政放权,政府必须要拿出“割肉”、“断腕”的勇气和决心。
连续进行了七轮集中清理,我省共计取消下放行政权力578项,制约经济发展环境的行政审批清理比例54%……看着这一串振奋人心的数据,王刚十分感慨,“这每减少一件审批,就意味着减少了一项权力,多增加了一份经济活力,我省简政放权数量之多,速度之快,超过人们的预想,这也彰显了省政府全面深化改革的魄力和决心。”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深化,有力推动了服务型政府建设,政府职能进一步向创造优良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让政府这只
手用对地方。”王刚指出,简政放权主要是调整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可以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把政府不该管的交给企业、市场和社会,就是“要把错装在政府身上的手换成市场的手”,从“大水漫灌”到“精准发力”,从“审批管制”到“加强服务”,我省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体现了政府管理经济的能力和智慧的提升。
优化服务持续为企业松绑减负
对于政府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所带来的变化,山东客商牛兆杰有着切身感受。“整个流程省了一个月左右的时间”,牛兆杰打算在我省青冈县投资一家玩具厂,过去没有土地证或者房产证不能申领营业执照,但根据我省新出台的企业住所登记办法,凭借镇政府开具的入驻工业园区证明,他顺利的拿到营业执照。除此之外,牛兆杰表示,过去需要至少三个工作日才能办下来的国税、地税登记证,现在只要手续齐全,现场就能领取,他对行政部门办事效率高竖起了大拇指,“环境改善了,办事方便了,我们企业的负担也减轻了。”
简政放权,激活市场一池春水,行政审批管理模式的改变,为市场松绑,让百姓获利,“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状况大大改善,群众办事不再遭遇“踢皮球”。形成对照的是,新政策下,新注册企业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创新创业激情在龙江大地翻涌。
“将来继续深化简政放权,应该坚持‘放管’结合的原则,既要放下去,也要接得住,更要管得好,这样才能更有效激发经济内生动力,释放市场活力,加快培育经济新动能。”王刚指出,简政放权既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随着我省改革进入“深水期”,简政放权一定要避免因为基层业务不熟悉、专业人员缺乏等因素,权力下放后反倒不利于各类经济活动主体活动包括百姓办事的局面出现。他说:“放权不是简单地放责任,要该放的放,该管的管,形成上下间与横向间的互动与联动,不能一放了之,然后就不管不问了,否则简政放权效果将大打折扣。”
对于他的顾虑,省编办相关负责人也给出了回应,我省通过列出权力清单、责任清单等,明确“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要求“该放的必须放,该管的一定要管”。在简政放权的同时,我省还积极完善培训制度,健全事中事后监督机制,争取权力“放下去”,更要“接得住”。在2015年,省编办就先后组织了全省推行权力清单制度培训会、全省推行责任清单制度培训会,加大基层业务培训力度。优化经济环境,加强对市场监督检查。(闫一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