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一周年 聚焦四大重点领域取得阶段性成效

07.09.2020  09:59

9月6日上午,黑龙江省政府新闻办在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新闻中心举行“最北自贸试验区,开放合作新高地”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一周年新闻发布会。黑龙江省商务厅厅长、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办公室主任康翰卿介绍了黑龙江自贸试验区创新实践的进展成效。

康翰卿表示,一年来,黑龙江自贸试验区抢抓国家首次在沿边地区布局自贸试验区的战略机遇,扎实推进各项任务落实,总体方案89项改革试点任务已实施86项,实施率达96.6%,在同批设立自贸试验区中名列前茅。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立足龙江特色,形成了上百项制度创新经验,总结了67项创新实践案例,其中12项上报商务部,率先发布了首批省级十佳创新案例。自自贸试验区挂牌截至目前,自贸试验区新设立企业4855家,新签约项目148个,投资额1838.58亿元。

一年来,黑龙江自贸试验区聚焦四大重点领域:聚焦政府职能转变,持续优化营商环;聚焦试点任务落实,大力开展制度创新;聚焦推动产业集聚,夯实政策支撑体系;聚焦深化对俄合作,赋能沿边开放发展。同时,压茬推进、滚动创新,各项工作开局良好,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加强对外合作平台建设,夯实开放发展基础。设立全国首个中俄边民互市交易结算中心,开通全国首个铁路互贸交易市场,在俄罗斯设立离岸孵化基地、中俄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境外法律服务及招商代表处等重要平台机构,为沿边开发开放、深化对俄合作、辐射东北亚区域合作提供了新载体、新模式、新机遇。

强化国际物流通道建设,拓展经贸合作路径。互联互通是区域合作的血脉经络,哈绥俄亚陆海联运线路连同哈欧班列构建贯穿欧亚两大洲的国际物流大通道,黑河黑龙江大桥开通中俄经贸新通道,自贸试验区搭乘互联互通新路径,进入崭新的“大陆桥时代”。自贸试验区挂牌以来,哈欧班列共发运200列,货值21.9亿元,同比增长40.4%;哈绥俄亚陆海联运共计发运64列,货值5.97亿元,同比增长14.4%。

围绕“跨境+”产业升级,打造跨境产业链条。通过发展跨境电子商务、跨境能源加工、跨境农产品加工、跨境中草药研发、跨境木材加工、跨境康养旅游等产业,着力培育跨境产业集群;通过开展对俄投资开发并进行木材、农产品、清洁能源等资源回运加工,引入“飞地经济”,着力构建境内外联动、上下游衔接的全产业链经济,开启国际经济合作新模式。黑河片区创新跨境电力贸易及落地加工使用新模式,今年以来俄电进口5.1亿元,有效助力新材料产业降本增效。

创新对俄贸易新模式。继哈尔滨后,黑河和绥芬河先后获批跨境电商综试区,黑龙江自贸试验区哈尔滨片区以保税备货、对俄和北美进口直邮、对俄跨境供应链为特色打造“一区四园”发展模式;黑龙江自贸试验区黑河片区探索“边民互市贸易+跨境电商进口”零售模式;黑龙江自贸试验区绥芬河片区开展跨境电商1210保税进口业务。目前,黑龙江省商务厅正在谋划建设黑龙江省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平台,为3个跨境电商综试区和本省企业免费提供跨境电商通关数据报送等服务。

创新边民互市贸易模式,落实兴边富民政策。黑龙江自贸试验区绥芬河片区创建了集边民组织、跨境结算、分销加工等于一体的全流程监管模式,自贸试验区挂牌以来,互市贸易完成过货量12.5万吨、交易额7.93亿元,参贸边民13.2万人次。开通国内首个铁路互贸交易市场,推动国内首个中俄互贸加工产业园建设,全面落实兴边富民政策,全力提升沿边开发开放水平。率先将互贸商品来源地拓展至韩国、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3国,在深耕俄罗斯传统市场基础上,以边民互市贸易新模式,打开“边境有边、贸易无边”的国际新视野。黑河片区以数字化流程和数字化监管为核心,建立了数字边民互市贸易管理体系。在评估分析和预警基础上,创新互市贸易进口农产品加工监管新模式,优化了审批层级、提高了审批效率、节省了企业成本。龙江银行率先推出“边民贷”业务,为符合业务办理条件的边民提供最高授信额度15万元/人的信贷服务,帮助边民解决其在开展小额边民互市贸易业务过程中的跨境结算和资金短缺难题。

推动对俄金融开放创新。黑龙江自贸试验区哈尔滨片区成立了全国首家中俄跨境金融服务中心,对俄金融合作拓展至资金清算、外汇交易、现钞调运等11个领域。支持跨境人民币业务结算,同29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70.9亿元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境外机构境内外汇账户结汇业务,完善卢布现钞跨境调运体系,累计调运卢布现钞70亿卢布。(袁成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