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边陲小镇的“复苏”
新华社哈尔滨11月26日电题:一个边陲小镇的“复苏”
新华社记者杨思琪、江宥林
锈色的铁轨蜿蜒向前,高耸的烟囱冒着青烟,阳光穿过冰凌照进俄式木屋……初雪后,黑龙江省海林市小镇横道河子安详静谧。
“这是个差点消失的小镇。十几年前,这里很多房子没人住,都要被拆掉了。”64岁的小镇居民田牧明一开口就哈出白气。
横道河子地处牡丹江通往哈尔滨的咽喉要道。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东铁路在这里修建,小镇由此兴起。百年过去,随着林区停伐,人口不断外流,这里归于沉寂。然而,2004年,田牧明和妻子康淑凤却相中了小镇的好山水,决心“逆流而上”,买下这里的一座老式木屋,定居了下来。
爱好收藏的田牧明搜集来树根、树枝,摆拼成风格多样的木艺作品。俄式煤油信号灯、日式电石照明灯、中式马灯,还有老式发报机和照相机……不大的房间里摆满了老物件。“把不同年代的老物件串起来,就是一部横道河子发展简史。”田牧明说。
让田牧明没有想到的是,近年来,这座百年古镇迎来了新一轮开发建设,尝试把历史文化资源转为经济社会发展动力。当地政府聘请哈尔滨工业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多个专家团队进行科学规划,对横道河沿河景观带、历史街区、俄式木屋群等进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并完成环境整治、绿化亮化等多项工程。
几年时间里,俄式石屋、原铁路卫生所被打造成油画创作展示基地,中东铁路机车库则在恢复旧貌后成为中东铁路机车运输博物馆……横道河子成为“以文化遗产保护和生态优先共同带动城乡发展的中东铁路建筑风貌特色小镇”,并于前不久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
据介绍,横道河子完整存留至今的历史保护建筑超过百处。其中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的中东铁路机车库,砖墙铁瓦,高大巍峨,不仅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许多影视作品也在这里取景。一些村民因此成了群众演员,过了一把“明星瘾”。
在旅游手册上,“油画村”是这里的新代名词。海林市旅游局工作人员说,每年夏天,国内外画家来此相聚,切磋交流,中西艺术风格在这里交汇,一幅幅别致的油画把整个博物馆装点一新。
而今,越来越多人买下这里的老旧房屋,用来自己居住,或者投资发展旅游行业。俄式商业街里坐落着面包房、啤酒屋和西餐厅,异域风情十足。对于开“农家乐”的当地居民曹立涛来说,来这里旅游的人多起来,每年由此获得的收入达数万元,日子过得比原来滋润得多。
目睹横道河子的变迁与“复苏”,田牧明感慨颇深。他把自己的网名取为“把根留下”,只为把小镇的历史讲给更多人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