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一个高贵的灵魂和他的悲情命运

11.08.2015  15:33

  老年日报记者对话《周恩来最后600天》作者顾保孜

  □老年日报记者周蓓蓓

  《老年日报》自5月18日推出大型连载《周恩来最后600天》以来,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与共鸣。《老年日报》读者多是那个年代的亲历者,对于周恩来总理的感情诚挚而深刻。老人们每天一章一节地读着,从中深切、细微地了解这位举世瞩目、万众敬仰的伟大人物,并一步步走进他的灵魂深处。在感慨万端的同时,很多读者对这本书的作者及其创作背景想有更多的了解。为此,老年日报记者采访了《周恩来最后600天》的作者顾保孜女士。

  记者:请您谈谈这本书的创作契机是什么?

  顾保孜:我写这本书缘起于我2010年出版的《毛泽东最后七年风雨路》。写作该书期间,书中有一个人物是绕不开的,那就是周恩来。毛泽东晚年,恰恰也是一国总理举步维艰的执政期与身患绝症的病痛期。但毛泽东是书的主角,周恩来就不能喧宾夺主,对他着墨必然要减少很多,这让我欲写不能,欲罢也不能,于是为周恩来写本书的愿望极其强烈,并带有使命感。2012年深秋,窗外黄叶飘零,萧瑟寂寥之感袭来,我脑海中出现了周恩来晚年那体态消瘦却精神矍铄的画面,于是开始着手这本书的写作。

  记者:这是一本人物传记,而其中却有大量的篇幅描述党和国家的重大历史事件,为什么会想到这么写?

  顾保孜:这本书写的是总理,但更是以人物的视角与命运来反映一个时段的事件。说到底,大家还是通过人物的命运,看见了中共历史上一个又一个事件的发生、经过与结果,越是大人物,举手投足越是关联重大事件,人事一体,无法分割。所以我笔下的人物传记已经不是纯粹意义上的人物传记了。

  记者:字里行间落笔处可以看出您是饱蘸深情地描绘总理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请和读者谈谈您的创作感触。

  顾保孜:如果是普通人,知道自己患癌症,第一反应应该是赶紧检查治病,可是总理知道自己患病后,第一反应是开展“批林整风”,是纠“左”。繁忙的工作节奏,使治疗时间一拖再拖,直到邓小平被任命为国务院副总理已成定局,他才躺到手术台上……从洁身自好决不允许自己身上有任何政治瑕疵到至死都在抗争、努力洗刷别人泼在他身上的“脏水”……委屈与不公几乎伴随了整个患病岁月。精神上的忍辱负重,身体上的病痛折磨,成为周恩来最后三年多的生命主题。他的精神和人格不是一本书所能承载和包含的;他的高贵灵魂与悲情命运,即使我们穷尽文字描写也是无法覆盖的。

  记者:书中采用了大量的珍贵历史照片,请和读者们说说插图和拍摄者杜修贤的情况。

  顾保孜:书中300多幅照片均出自跟随周总理多年的摄影师杜修贤之手,值得一提的是,大量照片是首次面世。杜老是唯一在中南海里同时为毛泽东和周恩来当专职摄影记者的人,整整做了16年,直到用镜头送别两位领袖离世。总理生前最后一次出现在杜老的镜头里时,他怎么也擦不干净镜头的取景框,后来发现原来是自己的泪眼模糊所致。就在这本书进入最后的编辑阶段时,杜老因病去世了,没能看见这本书的出版,实在令人遗憾。

编辑:王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