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教学打造高素质“蓝领”

20.07.2015  16:47

  黑龙江日报讯(记者韩雪衣春翔)现代学徒制的“龙江探索”,开启了企业与学校共同育人新模式,而一体化教学,产学融合,则可以让学生实现成长的加速度。

  在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的焊接基地门前,摆放着一排崭新的教学讲台,“这几个讲台和基地的大门都是她们自己做的。”基地的张老师一边展示着学生们的“作品”,一边把自己的学生介绍给记者。赞叹于“作品”精良工艺的同时,让记者更为惊讶的是,眼前这个文静的女孩竟是张老师的得意门生,一时间,难以把她与“焊接工人”的形象联系在一起。

  “焊接是个精细活,技术含量要求很高,女孩子学这个的确实很少。”对于记者的疑惑,张老师介绍说,这几年总体来看,学校焊接专业的毕业生都处在供不应求的状态,而焊接人才的缺员最大,每年都招不满。很多企业招聘焊接技术专业的学生时,开出的薪水也很高,但现有焊接技术专业的学生远远满足不了用人单位的需求。

  焊接技术作为制造业的命脉之一,其人才的需求量在逐年激增。当前,黑龙江省焊接技能人才培养状况如何?技能人才能否适应企业的用工和技能需求?怎样改进完善职教方式服务人才强省战略?连日来,带着上述问题,记者先后走进我省部分中职、高职院校及技工院校进行了采访。

   就业率高、薪资,好专业却遇有校“无人

  罗全成,这个20出头的小伙子刚刚在全省第四届高职院校学生焊接技能大赛上获得一等奖,作为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焊接技术专业的一名高职学生,当初他选择这个专业的目的十分明确,用罗全成的话说,就是学习一技之长,找到一份好的工作。如今他喜获“大奖”,为其他同学树立了榜样,这让他对当初的选择更加坚定了信心。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的背景下,我省高职毕业生就业率却逐年攀升。但就业率的光鲜并不能掩盖招生录取时的尴尬。

  “职业院校招生形势严峻,招生数量近年来呈下降趋势。”哈尔滨轻工业学校机械制造技术专业魏志海主任介绍,哈轻工学校机械制造技术教研室在2009年针对社会上焊接技工紧缺及学校招生较难的情况成立了焊接专业。2009年、2010年每年只能招几名焊接专业的学生,所以不得不把焊接专业的学生与模具专业的学生混班上课,2011年起焊接专业才独立办班。

  “截至2013年底,我省企业职工总数约272.3万人,技术工人总数为178.8万人。我省技能人才队伍在加快我省产业优化升级、提高企业竞争力、推动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可是初中毕业考高中,高中毕业考大学,大学毕业再求一份‘坐办公室’的稳定工作,已成为中国孩子的‘标准化’培养路线。”省人社厅技工教育处处长崔岩对此直言:“尽管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但现实中‘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传统落后观念及‘重白领、轻蓝领’的社会就业观念仍普遍存在,很多企业存在着‘学历为先、学历至上’的用人导向,许多大学毕业生宁可在家待业也不愿意到技工院校接受免费的职业培训,更不愿意从事技能劳动型工作。

  与学校生源紧缺对应的却是用人单位对技能人才的渴求。“技能水平越高,经验越丰富,收入也会相应地水涨船高。”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机械工程学院院长王新年对焊接专业招生不景气的现象分析说:“如今焊接专业的就业方向主要集中在装备制造、安装业和企业服务三个方面,实际上焊接专业的技术含量非常高,操作技能和经验会直接影响到产品质量的好坏,上至‘神十上天’,下到‘蛟龙探海’,哪一样都离不开焊接。”王新年向记者介绍,技术好的电焊工,供不应求,每年不到毕业季,用人单位就会提前联系学校要学生,即使这样也不一定能招到人。

  工作环境苦、培养成本高,掣肘技工人才锻造孵化

  一方面是高薪急聘人才,一方面是人才供应短缺,究其供求失衡状况的背后隐藏着哪些原因呢?

  “焊工不是那么容易炼成的。”吴春龙毕业于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09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目前在宝钢钢构(江苏)有限公司工作。“高中毕业以后开始选择这个专业时还很犹豫,犹豫以后的工作是不是又苦又累,犹豫以后的工作会不会连件新衣服都不能穿,每天只能穿着焊工服,戴着安全帽。

  如今看来,吴春龙在焊接的道路上成长的确是“漫长”的。说起自己的“艰辛”成长路,小吴感触很深:“焊接有平焊、立焊、横焊、仰焊,每个方式都不一样,需要一样一样地学,由于焊接的不规则性,有些焊位地方狭小,必须蹲着、跪着,甚至趴着才能施焊。更为辛苦的是,干这一行上岗时任何时候衣服都得穿两层,戴着帽子,焊渣达600多摄氏度的高温,溅到身上也有二三百摄氏度,碰到皮肤就会烙疤。

  此外,出色技工人才培养的成本也很大。

  同吴春龙一样,凭借努力干出成绩的焊接工人不少,学校也为培养一名出色的焊接工人承担着巨大的成本。

  在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的焊接技术实训室里,记者看到,学校根据焊接的门类把实训室分成了一个个独立的区域,有电焊、二氧化碳保护焊及等离子切割焊等。学院副院长李敏告诉记者,培养一个熟练的焊接技能工人成本很高,因为需要消耗大量的金属原材料,为此,学校采用了“把工厂搬进学校”的办学模式,学生一边实习,一边为工厂加工产品。

  李敏认为,培养一名好的技术工人比培养一个大学生还不容易,不但要有扎实的技能、懂理论,还要知道该如何解决生产方面的技术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改进工艺,降低成本,提高进度。

  一体化教学、产学融合,学生实现成长加速度

  面临诸多困境的情况下,怎样才能让新时代的技能型工人队伍越发壮大?一体化教学、产学融合,无疑是一个好办法。

  在各学校的实训车间墙壁上,经常会看到此类宣传语:上课即是上岗、上学即是上班、作品即是产品。很多学生在这里通过一体化教学实现了成长的加速度。

  “一体化教学的最大意义在于给教学带来了一场变革。它以‘在工作中学习’为模式,通过生产实践,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的职场情境,培养学生解决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崔岩介绍说,培养好技工人才,应以深化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为重点,创新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深化以职业分类为基础、以职业技能标准为依据、以企业岗位需求为导向、以综合职业能力为培养目标的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并完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符合企业生产需要的技能人才“订单式”培养模式。同时,加强全省技工院校科研能力和教研水平,推动我省技工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建设,并建立督学制度,不断提高我省技工院校的办学水平。

  为建设打造高素质的“龙江蓝领”,形成有利于黑龙江省技能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制度环境和社会氛围,省教育厅高教处相关负责人说,我省将加大专业结构调整力度,根据相关产业和行业对焊接人才的实际需求,设置相关专业,扩大焊接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模,优化人才培养结构,为产业部门提供人才支持。同时鼓励高等学校与企业开展合作办学,联合建设专业,按照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实行“订单式”培养。聘请行业主管部门和企业共同参与制订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课程设置、开展教学质量评估,并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此外,还要加大焊接专业建设经费的投入,在“国家和省示范骨干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以及相关专项建设中向焊接专业倾斜,给予重点支持,为紧缺人才培养提供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