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让人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
“在哈尔滨旅游,就像到了欧洲的城市,处处精致大气有品位。这是一座让人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十一”过后,一位外地游客在网上的留言不吝赞美之词。
“回到家乡,感觉这里变得美丽、整洁,都有些认不出了。我真心为家乡的变化感到自豪。”近日,一位在京工作的哈尔滨人回乡后发出由衷的感慨。
天蓝水清,四季美如画;路畅楼靓,一城洁似家——近年来,“创城效应”带来哈尔滨城市形象的提升和气质的升华,不仅让每个外来游客为之惊艳,也吸引着游子们回望家乡的目光。
微信热传冰城靓照:你相信这是哈尔滨吗?
“十一”黄金周期间,一则图文并茂的微信在手机上被大量转发。主题是:你相信这是哈尔滨吗?
微信上展示出一组外地游客镜头下的哈尔滨:唯美浪漫的“老街音乐汇”、大气灵动的松花江湿地、欧陆风情的城市街景、层林尽染的五花山色、整洁热闹的市井小巷、时尚优雅的冰城美女……
图片马上引起网友裂变式传阅转发,并纷纷热情地跟帖留言:对不起,哈尔滨,我来晚了;太美了,闪瞎我的钛合金神眼;这是我曾经的家乡吗?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早知道这样,当年毕业就留在哈尔滨了;哈尔滨,不来后悔,来了更后悔,后悔没早来……
微信还勾起了许多游子的“乡愁”,在北京工作的哈尔滨人吴冰留言说:“尽管离开家乡十多年了,但哈尔滨始终是我心中最美好的城市,那里有我的兄弟姐妹和老师,看到她变得美丽了,我突然生出对家乡的丝丝眷恋。许个愿吧,今年春节一定要回家看看……”
仅仅微信上的照片就引起了网友的共鸣,而对刚刚游历过冰城的游客来说,切身的感受则更为强烈。
“这个黄金周最成功的一件事就是选择了哈尔滨作为自驾游的目的地。”网名“明哲”的江苏游客在博客上留言说,“一进哈尔滨市区,我就震撼了,这座城市太干净、太漂亮了,处处透着异国情调。尤其是夜色中的中央大街,霓虹璀璨的欧式建筑中,交织着音乐、啤酒、美女,让我为之陶醉。”
“明哲”最后评价说:“到哈尔滨转转吧,来了准忘不了,这是一座有旋律、有腔调的城市。”
近日,一份新鲜出炉的《韩国来华旅游舆情及传播效果调查报告》显示,韩国游客最想去的中国城市中,哈尔滨仅次于北京、上海,列第三位。
“哈尔滨是一座远超出我期待的城市,这里不仅普通话标准,还有许多吸引人的韵味。”哈市一所高校的韩国留学生黄俊杰说。“十一”黄金周,他特意去了“安重根纪念馆”参观,很受感动。
“在韩国,哈尔滨是知名度最高的中国城市。以前知道这里是因为历史事件,今后,我要告诉国内的朋友,哈尔滨还是一座适合旅游、留学的美丽城市。”黄俊杰说。
一路向北深呼吸:环境也是生产力
“变化太大了,仅仅两年时间,哈尔滨环境的改变之大简直令我难以想象!”今年6月,加拿大籍哈尔滨人许明俊回乡后心绪难平,于是提笔写给故乡一封“情书”。
信中,许明俊写道:“几年前回来时,看到城市的陋习、秩序的混乱、环境的脏乱,一度对自己深爱的故乡产生了一种疏离感。但这一回,从机场路沿群力新区驶入市中心,当一幢幢拔地而起的高楼,一条条宽敞整洁的道路沿着古老而美丽的松花江展现在我眼前时,我不禁怦然心动。”
信中还说:“当汽车沿着闹市的小街窄道穿梭时,我更惊喜地发现,无论是哪一条道路,无论是哪一个角落,甚至是在旧式的、墙体已经斑驳的矮屋前,也处处整洁、干净,地面上看不到一片碎纸屑……看到家乡在向着现代文明进步,城市的管理者作出踏实的努力,我为家乡感到自豪,也萌生了回到家乡投资兴业的愿望。”
“不到哈尔滨,不知道这座城市已变得这么有风情,这里的旅游资源这么丰富。”今年8月,来哈参加“全国百强旅行社龙江行”活动的中国铁道旅行社集团总经理杜宪忠说,“且不说冰雪大世界、亚布力、雪乡这些知名景点,单是哈尔滨这座城市本身就能做出深度游的大文章。”
“现在,旅游业正面临由观光式向体验式的转变。以前,我们推出过‘冰雪列车’旅游专线。现在,我们推出的旅游主题是‘一路向北深呼吸’。”杜宪忠说,“在哈尔滨,我不仅感受到蓝天、湿地的自然生态之美,更体验了音乐、建筑与时尚的融合之美。这些与黑龙江众多旅游元素一起,为我们打造新型体验式旅游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统计数字显示,今年“十一”黄金周,哈尔滨市累计接待过夜游客33.63万人次,同比增长4.13%;过夜游收入10.02亿元,同比增长22.78%。
旅游业的“井喷”得益于哈尔滨“创城”带来的城市整体竞争力的提升。今年6月,中国旅游研究院和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共同发布《2014年中国城市避暑旅游发展报告》。《报告》对中国60个避暑旅游城市进行综合排名,哈尔滨位列排行榜第一名。
在10月举行的第二届旅游业融合与创新论坛暨2014最美中国榜发布会上,哈尔滨跻身“2014旅游业最美中国榜”,上榜理由是“独特的生态资源”和“旅游业巨大的投资潜力”。
“避暑”与“最美”的双重标签,不仅让哈尔滨成为国内外客人旅游的“热点”,更受到投资者的青睐。
“到了哈尔滨,禁不住要多吸几口空气,这里的生态环境太好了。要我看,环境也是生产力,这么好的生活工作环境在国内难找。”东湖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马小援在游览了“迷人的哈尔滨之夏”后说,“我出生在上海,生活在北京,工作在武汉,但对哈尔滨却有一见如故之感。这座城市的管理和文化都是上乘的,处处可见城市决策者和管理者的良苦用心,在这样的城市投资也一定会放心。”
“创城效应”渐显:最动人处是文明
“哈尔滨的欧式公交站台是一道美丽的街景,哈尔滨人排队乘车的习惯更是一道难忘的风景。”河南郑州游客高女士在网上留言说,“这些彬彬有礼的市民让人肃然起敬。”
10月2日,高女士在游览防洪纪念塔后,到友谊路公交乘降点候车。她惊异地发现,在没有人监督的情况下,50多名乘客自觉排起了长队。“队伍拐了俩弯依然井然有序,没有人加塞儿,大家的表情都很自然。”高女士说,“我也很自觉地排队上车,这种体验让人感觉很有尊严。”
“哈尔滨吸引我的不仅是良好的生态环境,还有这座城市处处透出的热情和文明。”福建商会常务副会长、福建罗源闽泰石材有限公司总经理刘鲁平说,“我的感受是,这是一座有人情味的城市。”
今年6月,刘鲁平来哈参加“民企龙江行”活动,乘坐出租车时,他听到收音机里一则插播新闻,主持人呼吁出租车司机为一名来哈就医的的外地车带路。“通过电波,我了解到这辆外地车被一路开绿灯送到医院,这让我感到很新奇。”刘鲁平说,“这座城市的市民能为素不相识的人提供贴心的服务,真是了不起。”
接下来的事更让刘鲁平感动,在会议期间,他一直得到一名来东北农业大学志愿者的照顾,从提供资料,到介绍景点,非常细心周道。“他对我说,你是哈尔滨的客人,我们要让你有回家的感觉。”刘鲁平说,“哈尔滨的招商服务真是体贴入微,每一个细节都让我感动。哈尔滨人的文明素质打动了我,如果有合适的项目,我会首选在这里投资。”
从提升城市面貌的外在美,到重塑精神文明的内在美,哈尔滨正在“创城”中“蝶变”——焕然一新的冰城不仅呈现出大气、灵气、洋气的独特风韵,也升华出互助友爱的城市文明。
“文明是哈尔滨最动人的风景,也是‘创城效应’的具体体现。”市社科院专家姜鸥说,“‘创城’三年来,哈尔滨准确把握‘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主题,做到城市精神文明建设与城市硬件建设‘齐步走’,彰显并激发出一座城市的大美大爱。”
(稿源:哈尔滨新闻网—哈尔滨日报)
(作者:姜雪松)
(编辑:张建华)